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

发布时间:2020-01-24 03:20
【摘要】: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峰值应变(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PLS)、径向峰值应变(Peak radial strain, PRS)、圆周峰值应变(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 PCS)及左室二尖瓣、乳头肌、心尖短轴水平、左室整体扭转角度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其在DCM患者心肌运动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象与方法 应用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配M5S探头(频率1.8~3.6MHz),对27例DCM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志愿者运用STI技术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每例患者分别采集连续三个心动周期的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左室长轴切面和左室二尖瓣环、乳头肌、心尖水平短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GE EchoPAC分析软件对上述各切面图像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的纵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及径向峰值应变、各节段心肌的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并生成各节段的应变值、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曲线图。 结果 DCM组心肌收缩期的PLS、PRS、PC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M组二尖瓣、乳头肌、心尖短轴水平旋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DCM组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CM患者左室心肌运动明显减弱,收缩功能显著下降,应用2D-STI技术可以定量的评价DCM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点,为临床评价DCM患者左室心肌运动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42.2;R540.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兰;吴卫华;陆静;魏松霞;黄艳;谢晓奕;;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J];中国临床医学;2008年03期

2 杨雨;秦石成;张瑞芳;程安玲;;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短期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04期

3 张军;李雪;刘丽文;朱霆;刘兵;李金芳;;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的左心室扭转运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年02期

4 杨英珍,王齐兵;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09期

5 尹丽;郭丽苹;薛炜;;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2572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72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