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髓MRIT2高信号强度及范围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0:23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患者颈椎MRIT2高信号强度及范围,计算出脊髓信号强度比值,并对所测定的髓内高信号比值进行量化分级,同时利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 JOA评分)进行临床症状评价,分析并探讨(1)颈髓MRIT2高信号强度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程、年龄及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即脊髓功能的JOA评分)的相关性;(2)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受压节段数与颈髓MRIT2高信号强度、病程、年龄及临床症状严重程度(JOA评分)的相关性,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髓MRIT2高信号强度、范围及脊髓受压节段数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并将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核磁室行高分辨率1.5T MRI成像。于颈椎MRIT2加权像矢状面T2WI脊髓受压信号增高最明显处测量信号强度值,取面积为0.05cm~2的兴趣区,再于同一层面取颈7胸1椎体水平脊髓信号正常部位兴趣区面积为0.3cm~2测量信号强度值,计算得出两者比值(0.05cm~2面积信号强度值"0.3cm~2面积信号强度值)。如患者MRIT2WI脊髓信号无明显改变,则于脊髓受压最严重部位取0.05cm~2为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值。同时记录受损节段,受损节段数的计算以脊髓受压为准:当致压物压迫硬脊膜使其与脊髓间在颈椎MRIT2加权像矢状面脑脊液的高信号消失即认为该节段受损。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1)按测得信号强度比值经K类中心聚类法分为3组:高信号组、中信号组、低信号组;(2)按受损节段数分为两组:单节段组和多节段组。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并依JOA评分标准进行脊髓功能评定。分析性别、年龄、病程、JOA评分与信号强度比值之间以及性别、年龄、病程、JOA评分、信号强度比值与受损节段之间的关系。 结果:研究期间共有50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3岁~78岁,平均为53.06岁;病程0.5月~4年,平均9.45月;颈髓受压范围,单节段受损者20例,多节段(包括2节段及2节段以上)受损者30例。①按MRIT2WI信号强度比值采用K类中心聚类法进行聚类,将所研究患者分为3组,其中低信号组21例,中信号组15例,高信号组14例。各组平均信号强度比值分别为1.138±0.078,1.425±0.070,1.804±0.090。②根据颈髓受压范围分类:单节段组患者30例,多节段(包括2节段及2节段以上)组患者20例。按信号强度比值分组,各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病程、JO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F=6.905、P=0.032;F=12.491、P=0.002)。进一步对各组病程及JOA评分进行两两比较,表明低信号组与中信号组病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9),而低信号组、中信号组与高信号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133, P =0.288);低信号组、中信号组与高信号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P =0.025),而低信号组与中信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按受损节段数分组,两组间性别及信号强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906,P=0.000),两组间年龄、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40、P=0.001;t=2.882、P=0.003)。 结论:低信号比值组以及单节段受损者,往往病程相对较短,JOA评分分值较高。反之,如果T2WI高信号高且受损节段较多者,病程相对较长,JOA评分分值较低。即患者随信号强度增加、受损节段数增多及病程增长,脊髓功能受损情况有加重趋势,提示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脊髓信号强度高,受损节段多,应尽早行手术等治疗进行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2;R681.55
本文编号:2607423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2;R68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2 刘衡,贾连顺,张维岳;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和病理改变的对比研究及MRI分型[J];解剖与临床;2004年02期
3 孙崇毅,徐阳,刘庆鹏,陈立民,姜永庆;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受损特征:84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6期
4 陈道莅,蔡宝贤,季志雄,施士德,丁一,,朱晓江;广泛椎板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华骨科杂志;1994年09期
5 刘成,陈德玉,贾连顺;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MRI的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年08期
6 徐华梓,池永龙,虞志康;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再认识[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年02期
7 蔡钦林,黄云钟,杨文,党耕町,张之虎;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超微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年06期
8 杨召,杨华,林渝,王波;脊髓型颈椎病MRI髓内高信号的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2607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0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