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高频彩超结合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管特性

发布时间:2020-04-11 07:54
【摘要】:目的:以往国内外对乳腺超声造影的研究都集中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来增强肿块内外血管的多谱勒信号,以改善其肿块内血管形态学的评估。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及时间-强度曲线软件支持,并对比研究乳腺良恶性肿块内血流频谱形态特征来综合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同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来评价肿块内血管形态特性,并与前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提供的乳腺良恶性肿块内血流形态学特性相对照。希望开辟一条新的思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 材料与方法:本课题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03-06 至 09、2004-06 至 10 资料完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恶性肿块共 166 个病灶。另于 2004 年 12 月 16 例常规超声发现的乳腺肿块患者术前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共 16 个病灶,术后均获得病理诊断。常规彩色超声检查仪器为 Philips 公司 HDI 3000 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 5-12MHZ。患者于术前一周内行乳腺彩超检查,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扫查,扫查到病灶后叠加彩色(CDFI)及能量多普勒(CDE)血流显像,观察肿块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引出脉冲多普勒(PW),进行频谱分析,提取血流动力学参数: 超声造影检查采用 Bracco 公司超声造影剂 SonoVue。仪器采用百胜公司 Technos DU8 及超声造影匹配 成像技术(CnTI)和时间- 强度曲线分析软件, 测量定量的声学参数。造影探头型号为 LA 532,频率 7.5~10 MHz。 结果:恶性肿块的彩色血流分级较良性级别高,但二者在 II 级血流有重叠。良性肿块以短线状和散在星点状为主,中央穿入型和分支型的血管形态在诊断恶性肿块的特异性较高。经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后本组病灶内血流信号强度分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造影前病灶内血流分级 50%Ⅲ级以下, 造影后病灶内 80 %达到Ⅲ级,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能明显改善病灶内血流的检出。造影前乳腺肿块内血流形态分型中,分支型、穿入型血流在造影后特征更为明显,包括血流束增宽、延长、血管条数增多,或呈片状彩色血流。可见超声造影提高了彩色多普勒检测低速血流的敏感性。。 肿块内部的 Vmax 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之间有差异,但 RI 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收缩期乳腺癌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AT 缩短,峰值前移。舒张期频谱形态变化较大,根据舒张期流速降幅及持续时间分为 4 种类型。有近 30%的的恶性肿块内可检出超过 1种频谱类型。超声造影后乳腺癌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可以概括为:(1)快上单相慢下型,灌注起始端明显成角,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单相斜型向下;(2)快上多相慢下型,曲线下降支多相斜型向下,即造影剂清除相为多相。乳腺良性肿块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可以概括为:慢上单相慢下型。上升支平缓,维持一个短暂的平台后再缓慢下降。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平均强度差值(肿块区域的平均强度-其周围组织的平均强度)、曲线下面积差值(肿块区域的曲线下面积-其周围组织的曲线下面积)恶性肿块比良性肿块高;良性肿块的造影剂到达峰值时间比恶性肿块长;恶性肿块的造影剂渡越时间远比良性肿块长。灰阶谐波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意义。 结论: 高频彩超结合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管特性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
【图文】:

形态图,血流,形态,形态图


浸润性乳腺癌中央穿入型血流形态

形态图,血流,形态,星点


浸润性乳腺癌分支型血流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4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英;;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6期

2 曹红;;乳腺肿块经彩超检查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5期

3 王嘉悦;;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乳腺肿块40例[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年02期

4 周娟;;256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组织学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3期

5 杨巧梅;;超声在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6 汪维恭;;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7 李保生;马德智;杨云剑;;自制乳房支架配合体线圈在乳腺肿块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8期

8 邹雁冰;胡征华;;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附80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1年02期

9 郝翠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年27期

10 赵倩;;病理诊断对近红外检查乳腺肿块的临床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传芳;吴翠环;;589例乳腺肿块临床病理分析[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3年

2 张红秋;张桂霞;侯剑华;;彩色超声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意义[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江泉;赵玉华;张渊;张婉莹;陈剑;何竹;;SonoLiver~R CAP造影新软件开拓乳腺肿块诊断的新视野[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茅红卫;季平;郑孝志;顾星;;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摘要)[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5 黄艳;;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晓晓;贾懿;计静丹;周建桥;陈曼;詹维伟;;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金德斌;娄建英;刘雪;赵琳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江泉;赵玉华;张渊;张婉莹;陈剑;何竹;;SonoLiver~R CAP造影新软件开拓乳腺肿块诊断的新视野[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田家玮;苏雁欣;王影;承恒达;郭延辉;张英涛;;应用增强算法辅助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红秋;张桂霞;侯剑华;;彩色超声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中桥;鉴别乳腺肿块有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熊青云;乳腺肿块 彩超可辨[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超声诊断科 李群邋杨一林 朱立明 整理;借超声引导准确切除乳腺小肿块[N];健康报;2008年

4 杨锋;增生不典型 乳腺不癌变[N];健康时报;2006年

5 孙天彪;治乳腺肿块方[N];民族医药报;2006年

6 张建平;让伤员和家属共同感受家的温暖[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7 张天华;乳房出现哪些情况应就医[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运红邋赵迎;创可贴粘住“毫米”伤口[N];健康时报;2007年

9 卞卫和;乳腺疾病的诊治[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扬州市妇保健院 潘波;乳房出现哪些表现应到医院就诊[N];扬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万卫平;乳腺肿块的MR增强动力学研究和~1H波谱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2 王燕;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及血管生成活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3 张静;乳腺病变的磁共振诊断策略研究及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4 叶芳;乳腺磁共振成像的多参数研究与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5 刘俊;基于钼靶图像的计算机辅助乳腺癌检测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6 朱庆莉;超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及病理学对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于艳;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临床病理分析及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晓芹;高频彩超结合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管特性[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2 张桂萍;三维容积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高维强;乳腺肿块超声征象与病理对比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晨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鉴别乳腺肿块价值的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5 庞钊;麦默通技术治疗乳腺肿块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冯卫连;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景香香;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8 张佳;乳腺肿块磁共振增强与病理相关性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9 刘泽奇;基于BoW模型与稀疏表示的乳腺肿块良恶性分类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琳;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钼靶摄影对比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23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23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