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是人类致死或致残主要疾病之一,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血液成分、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诸多因素相关联。颈动脉是脑供血的主要通路,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CAS)是ICVD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颈动脉的病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及时有效地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 ET)技术能够在动脉管壁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之前发现动脉硬化的病变。在传统超声的基础上结合ET技术既能反映血管的结构、血流,又能定量评价动脉血管的早期弹性病变,为临床评价血管功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 一、研究对象 脑梗死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5-82岁,平均59±13岁。 TIA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1岁,平均55±11岁。 健康自愿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9-73岁,平均56±14岁。 二、仪器 应用Aloka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连接心电图标准导联,测量血压。显示颈动脉长轴,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及内中膜厚度(IMT)。启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硬化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增大指数(AI),储存图像,数据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一、所有受检者左、右侧颈动脉弹性参数的比较 本实验中所有受检者均同时采集左、右侧颈动脉弹性参数,通过比较分析,所有受检者右侧颈动脉β、Ep、AC、PWVβ及AI值与左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每位受检者的颈动脉弹性参数。 二、对照组、TIA组及脑梗死组颈动脉弹性参数的比较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β、Ep及PWVβ值均明显增高,AC值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IA组与对照组比较,β、Ep、PWVβ值均增高,AC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IA组与对照组比较,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p及Ep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WVβ值增高,AC值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对照组、TIA组及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内径比较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IMT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TIA组与对照组比较,IMT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IMT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Ds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TIA组与对照组比较,Ds及Dd值有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D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组和TIA组颈动脉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脑梗死组功能改变较TIA组更明显,表明随着脑血管病变的进程,颈动脉弹性进一步受损。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脑梗死组和TIA组IMT均较对照组增厚,且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了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较TIA患者明显,因此,IMT测量可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颈动脉血管内径直接反应血管扩张性及顺应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Ds和Dd值增宽,提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顺应性较差,弹性下降;TIA组内径有增大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纯测量颈动脉内径不能反映TIA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变化。 比较TIA组颈动脉三种超声测量指标,可以看出ET参数和IMT值能较好的反映颈动脉弹性减低,而内径测量敏感度不高,表明TIA患者在颈动脉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之前,其血管的硬度、弹性、顺应性及扩张性均已发生异常。 综上所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具有实时、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临床实践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颈动脉弹性功能检测研究,可动态评估病情变化,研究并重视改善动脉弹性,对制定治疗策略、方案及疗效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论 1、应用ET技术可以定量评价脑梗死及TIA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的程度。 2、ET技术的测量参数β、Ep、PWVβ和AC值反映脑梗死及TIA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改变较为可靠,AI值可靠性较差。 3、在评价颈动脉弹性改变方面,ET技术与二维超声测量相比,有较好的灵敏度。
【图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图3一7,9,11)。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p及Ep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wVp值增高,AC值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TIA组及脑梗死组颈动脉弹性参数Al值比较照组、TIA组及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内径死组与对照组比较,IMT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A组与对照组比较,IMT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IMT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图8,10,12死组与对照组比较,Ds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TIA组与对照组比较,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比较,DS值(P>0.05),Dd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对照组、TIA组及脑梗死组颈动脉IMT值及Ds、Dd值比较nIMT(mm)Ds(mm)D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445.1;R7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英,张静;E-Tracking技术判定高脂血症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2 贺顺龙,朱兆洪,陈宝国,林煜,白建萍,邓国良,梁玉玲;超声检测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内皮舒张功能[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2期
3 许冬梅;孙怀军;李昆;冷文萍;王忻;季占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4 杜继臣;杨旭;蒲传强;牛小媛;魏利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年01期
5 吴玮,李健,郭桦,付丽娟;高频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检测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年01期
6 关晓猛;杨晓英;徐卉;杨凯;张静;王润兰;;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年05期
7 贾启禹,李敬,高铁麟;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4年04期
8 肖沪生;徐智章;张爱宏;银浩强;章怡yN;汪青良;彭欣;;eTRACKING技术的原理及参数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2006年02期
9 卢漫,唐红,黄鹤;应用回声跟踪技术对围绝经期妇女早期颈动脉硬化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10 王建华,王岳恒,吴春玲,杜昕,张莉,尹洪宁,毛天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
2624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2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