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99)Tc~m-Citrate显像在骨转移癌和良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10 14:03
【摘要】: 目的:~(99)Tc~m-亚甲基二膦酸(MDP)骨显像是评价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的重要方法,其灵敏度虽高,但特异性较低。许多~(99)Tc~m-MDP骨显像阳性的患者,病灶定性比较困难。本研究目的是应用~(99)Tc~m-枸缘酸(Citrate)显像与~(99)Tc~m-MDP显像相结合,探讨其在骨转移癌和良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9)Tc~m-MDP显像阳性的44例患者(107个病灶),在~(99)Tc~m-MDP骨显像后2-7天行~(99)Tc~m-Citrate显像。静脉注射740-925MBq ~(99)Tc~m-Citrate后2~3h行全身显像,并在病灶部位行局部平面或断层显像。所有骨骼病灶性质的诊断最终均由病理学、影像学、临床随访等方法得到证实。据此将病变分为良性骨病、骨转移癌两组。骨转移癌患者伴有良性骨病灶时也同时计为良性骨病组。(1)根据采集图像划定感兴趣区(ROI),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两组病变之间下述两项指标有无差异:每个病灶与健侧的~(99)Tc~m-MDP摄取比,每个病灶与健侧的~(99)Tc~m-citrate/~(99)Tc~m-MDP值(RUR)之比。如果上述指标有差异,则根据相关比值,在两组患者中用受试者操作者特性曲线(ROC曲线)的方法来决定界值点(取此界值点时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最高),并以此界值点为界值,计算~(99)Tc~m-Citrate显像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2)由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师用四级评分法对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计算~(99)Tc~m-Citrate显像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44例(107个病灶)患者中有5例(15个病灶)最终未能作出骨骼病灶的确定诊断,故排除在外。因此纳入本研究范围的共39例(92个病灶),其中良性组44个病灶,恶性组48个病灶。(1)半定量分析:良、恶性两组病灶之间~(99)Tc~m-MDp摄取比分别为1.76±0.30和1.80±0.32,(t=0.61,P=0.54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RUR值分别为0.49±0.19和0.70±0.20;(t=5.39,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故根据RUR值,在两组患者中划ROC曲线来决定区分良、恶骨质病变的界值,取0.66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66.7%,87.4%,76.6%)。(2)定性分析:48个骨转移癌病灶,~(99)Tc~m-Citrate显像在相应部位检出35个。44个良性骨病灶,~(99)Tc~m-Citrate显像在相应部位检出5个病灶。本组病例~(99)Tc~m-Citrate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病灶灵敏度为72.92%,诊断良性骨病灶的特异性为88.64%,准确度为80.43%。结论:~(99)Tc~m-Citrate与~(99)Tc~m-MDP显像相结合进行半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对于骨显像阳性病灶进行鉴别诊断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图文】:

曲线,差别,统计学意义,病灶


山西医利少、学顾卜学位论又图2一1:48个骨转移病灶及44个良性骨病灶中,每个病灶与健侧的MDP(。)及RUR(b)箱式图|吐肛已n比招阳}叼n即48mal一gn已n图2一1可见,良、恶性两组病灶之间99Tcm一MDP摄取比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RUR比值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两组病变的RUR值,利用 SPSSn.5软件,在两组患者中划受试者操作者曲线来决定界值点。界值点取0.66时,灵敏度和特异性之和最高(灵敏度为66.7%,特异性为87.4%,,准确度为76.60%)。图2一2:ROC曲线 ROCCUr

肺癌患者,肋骨


图1:肺癌患者99Tem--]功DP显像,右侧肋骨图2:该患者99Teln--Citrate平面显像,相应单发阳性病灶,良恶性未定部位有显像剂浓聚仁袭龚一一卜农龚奔龚愁乒矛飞于场‘日熟岁一一卜扳卞泥沪墓滚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17.4;R738.1;R6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冬梅;;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所致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年22期

2 杨兰平;黄汉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3 胡莉钧;李毅;聂斌;;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性治疗骨转移癌86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6期

4 刘剑辉;;外照射放疗对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5 刘鹏辉;廖国清;王红梅;曲怡梅;李亮亮;;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疼痛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年08期

6 艾立清;杜渊;;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8期

7 顾玉红;杜佳新;;伊班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10期

8 刘凯;郝强;;放疗联合依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8期

9 刘欣红;;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7期

10 邓江华;赖景春;肖震宇;陈财福;;加速器大剂量放疗控制癌性疼痛64例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顺芳;;骨转移小鼠模型的建模和分子影像方法[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胥桂英;;骨转移癌性疼痛的治疗与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春晓;邵亚辉;赵修义;;~(89)Srcl_2治疗骨转移癌的注意事项[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程艳;李思进;李险峰;刘建中;武志芳;刘海燕;;~(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骨痛[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A];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段昌华;刘云;;阿可达在骨转移癌致痛的应用和护理[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洪愉;邱苏云;马黎明;周平;杨洪文;李亚松;;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8 熊进;骆东山;王骏飞;施鸿飞;;长骨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迪生;;四肢骨转移癌的治疗决策[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学学;;骨转移癌痛的核素内放射治疗[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菲琳;骨转移癌性疼痛的单剂放疗[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一福;癌复查别忘查骨头[N];健康时报;2010年

3 许锦东;骨痛:当心癌症[N];江苏科技报;2002年

4 记者 任勇 实习生 张艳丽;本市医院争开特色门诊[N];天津日报;2011年

5 许锦东 胡献国 杨春 万青;警觉高,毋惧骨头“老”[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黎跃军;“热死”肿瘤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3年

7 杨瑜;李春梅;核素治疗缓解骨转移癌疼痛[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武雷利;早看医生是正理儿[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9 ;如何诊断自己是否患上骨质疏松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湖南省肿瘤医院 唐石初 副主任医师;颈肩疼痛提防恶性脊柱肿瘤[N];大众卫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云飞;针对乳腺癌骨转移的树突状细胞/肿瘤融合瘤苗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汤翠菊;脊髓胶质细胞及前炎性细胞因子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黄鲁豫;辛伐他汀、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在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黄章翔;延髓头端腹内侧核团P2X7受体参与骨癌痛:下行易化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陈珑;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骨水泥对椎柱肿瘤细胞毒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彦;40例骨转移癌放疗止痛疗效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2 丑天舒;阳和汤加味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阳虚寒凝型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郭睿;~(99)Tc~m-Citrate显像在骨转移癌和良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4 周正军;血清NTx在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5 杜玉娟;原发性乳腺癌BSP的表达对早期预测骨转移价值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丁晓颖;肺癌骨转移的中医证素及证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欧阳巧洪;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影响因素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8 刘洪宇;前列腺癌骨转移血清差异性相关蛋白的筛选[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晓明;温阳止痛胶囊对骨转移癌镇痛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10 侯森;放射性核素~(89)Sr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7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57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