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肺孤立性球形病变的64层CT灌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7:55
【摘要】: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肺部64层CT灌注成像(CTPI)后处理技术对参数值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部分借助CT灌注参数研究肺孤立性球形病变及其灶周肺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第一部分:肺部64层CT灌注成像后处理技术稳定性的评价 目的通过相同和不同测量者对同一组原始数据行后处理测定灌注参数值,以评价肺部CTPI后处理技术对灌注参数测量的稳定性。 材料和方法肺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利用64层CT随机配置的body perfusion软件,用cine模式进行数据采集,以病灶最大层面为中心上下各包括1.44cm为扫描范围,高压注射器匀速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50mL,注射速率为6.0 mL/s,注射后延迟2s开始扫描,采集时间共30s。所得原始数据传至Syngo工作站,由两名经过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培训的测量者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法分别行后处理,得到CTPI图并测量病变的BF、BV、PS、MTT等灌注参数值;一个月后其中一名测量者再以同样的方法重新处理一次。比较不同测量者间及相同测量者不同时间测量结果间有无差异。 结果⑴不同测量者各灌注参数测量值的均差(Bland-Altman 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BF 2.10mL/100mL/min(-3.7~7.9)、BV -0.75 mL/100mL(-2.33~0.83)、PS 0.62 mL/100mL/min(-3.67~4.91)、MTT -1.00s(-1.8~2.8);对应的组内相关系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7(0.74~0.92)、0.85(0.71~0.94)、0.90(0.81~0.98)、0.93(0.76~0.98);⑵相同测量者各灌注参数测量值的均差(Bland-Altman 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BF -0.71mL/100mL/min(-1.8~0.38)、BV 0.06 mL/100mL(-0.337~0.457)、PS -0.71mL/100mL/min(-1.89~1.2)、MTT -0.70s(-2.5~1.1);对应的组内相关系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3(0.88~0.98)、0.88(0.75~0.93)、0.97(0.94~0.99)、0.96(0.86~0.99)。 结论64层CTPI后处理技术对肺孤立性球形病变灌注参数的测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获得的参数(BF、BV、PS、MTT)可用于定量分析。 第二部分:病灶及灶周CT灌注参数对肺部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及灶周CTPI参数定量分析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57例孤立性肺部球形病变,分成恶性肿瘤组:共37例(腺癌18例,鳞癌4例,腺鳞癌5例,肺泡细胞癌4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及血管外皮瘤各1例;余1例临床发现其他部位出现转移灶,考虑为恶性病变);良性肿瘤组:共11例(硬化性血管瘤5例,结核瘤4例,腺瘤2例);炎性病变组:共9例(炎性假瘤4例,活动性结核2例,炎性肉芽肿3例)行CTPI分析。另选取上述病变中位于肺动脉或右心室所在层面者22例,其中恶性组14例(腺癌8例,肺泡癌3例,大细胞癌1例,腺鳞癌及血管外皮瘤1例),良性组8例(炎性假瘤2例,活动性结核1例,结核球2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行灶周CTPI分析。使用64层CT随机配置的body perfusion软件,采用cine模式行数据采集,以病灶最大层面为中心上下各包括1.44cm为扫描范围,高压注射器匀速注射非离子对比剂50mL,注射速率为6.0 mL/s,注射后延迟2s开始扫描,采集时间共30s。所得原始数据传至Syngo工作站行后处理,得到CTPI图并测量病变及灶周的BF、BV、PS、MTT等灌注参数值。对测量灶周灌注参数值的病例,取得术后病灶近肺门侧、远肺门侧(邻近胸膜下病变则取病灶前侧或后侧组织)边缘外侧1.0cm范围内的肺组织以及远离病变区域的肺组织各一块,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MVD有无差异。 结果⑴良、恶性肿瘤组BF、BV及PS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BF≥55、BV≥6且PS≥23为界值,敏感性97.3%,特异性94.6%;炎性病变组和良性肿瘤组间BF、BV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S值无显著差异(P0.05),以BF≥55且BV≥6为界值,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9.9%;恶性肿瘤组和炎性病变组间BF、BV值无显著差异(P0.05),PS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PS≥23作为界值,其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90.2%;MTT值三组病变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⑵良、恶性组灶周分别与其对侧对应区域肺组织各灌注值之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恶性组灶周灌注参数相对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⑶良、恶性组灶周MVD值分别与其同侧正常肺组织MVD值之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恶性组灶周MVD相对值(相对值=病变灶周MVD值/同侧正常肺MVD值)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⑴64层CTPI能够客观评价肺部球形病变及其灶周的血流动力学状况;灌注参数BF、BV及PS对肺部球形病变具有不同的诊断效能,参数间联合后其诊断效能更高;⑵肺部球形病变灶周CT灌注参数对鉴别诊断无明确帮助。
【图文】:

曲线下面积,良性肿瘤,恶性肿瘤,ROC分析


BF+BV+PS 0.985(0.970~1.010) ≥55,,≥6,≥23 97.3 94.6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未做ROC分析,表中无测量值,以下表格相同。图1 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BF诊断效能曲线,曲线下面积0.897图2 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BV诊断效能曲线,曲线下面积0.931

曲线下面积,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BV诊断效能曲线,曲线下面积0.931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8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F.Fraioli;M.Anzidei;F.Zaccagna;M.L.Mennini;G.Serra;B.Gori;金吟;;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常规及抗血管生成化学治疗的进展性肺腺癌病人中的应用:初步经验[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4期

2 颜学兵;钟平勇;;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2期

3 马庆龙;张庆彦;;胸部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4 匡雄伟;李澄;刘振生;王稼祥;王苇;;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及CTA诊断肺动脉假性动脉瘤[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3期

5 孟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年03期

6 张卫生;;经CT引导肾囊肿穿刺治疗术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4期

7 鲁大双;王启华;崔杰;乔柏林;贾济;王景春;李树祥;;ABC/2公式过高估算自发性脑出血血肿量[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8 杨建伟;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宋涛;杜峰;;原发性肝癌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1期

9 尹峰;朱静;綦书抑;张洪伟;韩辉;;CT灌注成像对大鼠脑梗死半暗带的时间依赖性[J];放射学实践;2011年07期

10 米华;王冶;;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银锋;郑斐群;余永强;张诚;;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术前分型中的价值[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于宝;梁长虹;;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直肠癌术后复发或瘢痕组织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3 张建华;;人脑胶质瘤CT灌注成像与VEGF表达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梁斌;肖恩华;颜荣华;袁友红;罗建光;贺忠;;对比剂剂量对兔肝VX2瘤MRI灌注成像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唐维国;何松彬;王和平;孙茂军;朱永礼;吴阿淼;;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研究[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林曰增;张雪林;阎卫平;苍鹏;刘丹;张英;;颅脑CT灌注成像的方法学研究[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梁宗辉;冯晓源;祝瑞江;金忱;;正常胰腺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坤成;;VCT的初步临床应用[A];2005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西部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杨建勇;黄勇慧;;肝脏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林于峰;;CT灌注成像在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赵冠菁;低辐射快速全息成像CT受热捧[N];宁波日报;2010年

2 江春;能拍胸片 就不做CT[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3 高培毅;规范CT、MR检查 为急性缺血性脑病患者抢时间[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马艳红;更宽 更快 更高性能[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朱茜;速度最快的容积成像CT扫描仪问世[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小莫;滥用CT可致癌[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元;数学,就在我们身边[N];海南日报;2010年

8 王骏;医学影像检查概述之二[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徐文端;CT能查哪些病[N];大众卫生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韩显阳;人类为何“追星逐月”[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守安;肝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秦海燕;CT灌注成像和MR弥散加权成像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表现对照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3 杨本强;脑胶质瘤磁共振灌注成像与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管生;肝脏弥散、灌注成像及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建华;CT灌注成像与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病理对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郝强;胰腺癌CT灌注成像和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王琦;正常胰腺和胰腺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李树平;肺部肿瘤首过期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孙建男;MSCT肾脏灌注成像的实验性研究及临床应用初探[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0 梁宗辉;多层螺旋CT胰腺病变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晓云;放射性肺损伤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方向明;放射性肺损伤64层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袁庆中;肾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顾科;胸部肿瘤放疗后肺组织灌注变化及放射性肺炎形成的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钱银锋;大鼠脑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前后MR灌注成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6 张继斌;MR弥散和灌注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孙美玉;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8 杨亮;CT灌注成像对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价值[D];佳木斯大学;2007年

9 王玉理;肝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10 王振松;非梗死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CT灌注成像诊断价值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4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74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