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DSA与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06-03 16:39
【摘要】: 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数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准确诊断、详细评价颅内动脉瘤病理解剖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通常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只能提供颅内血管的二维影像,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通过旋转采集数据后重建获得三维立体影像,对动脉瘤的确切诊断及外科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D-DSA与3D-DSA在动脉瘤检出情况、瘤体与瘤颈细节解剖结构、对比剂用量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价值及其优势,评价3D-DSA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自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选择我院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53例患者行常规2D-DSA后再行旋转DSA并三维重建。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6.8岁。临床首发症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间断或突发头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等,CT或MRI扫描诊断或高度怀疑脑血管性疾病。 2、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Allura Xper FD 20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进行2D-、3D-DSA造影,Advantage Workstation 4.0工作站图像后处理。对53例患者同时进行2D-DSA和3D-DSA检查。2D-DSA采用常规股动脉入径血管造影法,分别摄取前后位、侧位血管造影像,必要时加拍斜位像。3D-DSA旋转造影采集数据,所获得的系列图像在工作站进行3D重建后显影。由2名资深神经影像医师采用盲法分别阅片并记录两种方法动脉瘤的检出情况、瘤颈显示情况、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及对比剂用量,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t检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D-DSA与3D-DSA检查结果比较 53例患者中2D-DSA检查发现46例颅内动脉瘤(共49枚),占84.5%(49/58),诊断的阳性率为86.8%(46/53),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66.7%;3D-DSA检查发现50例颅内动脉瘤(共58枚),占100%(58/58),诊断的阳性率为94.3%(50/53),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在2D-DSA的检查结果中,有5例假阴性和1例假阳性,而3D-DSA没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2D-DSA诊断的46例患者中,真阳性者45例,真阳性率为90%(45/50);真阴性者2例,真阴性率为66.7%(2/3);假阳性者1例,假阳性率为33.3%(1/3);假阴性者5例,假阴性率为10%(5/50)。3D-DSA检查诊断的50例患者中,真阳性者50例,真阳性率为100%(50/50);真阴性者3例,真阴性率为100%(3/3);假阳性者0例,假阴性者0例,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 2、2D-DSA与3D-DSA对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效果的比较 2D-DSA检出的49枚动脉瘤中,能清楚显示瘤颈者23枚,能清楚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者22枚;3D-DSA检出的58枚动脉瘤中,能清楚显示瘤颈者58枚(与2D-DSA比较χ~2=40.654,P<0.05),能清楚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者56枚(与2D-DSA比较χ~2=35.869,P<0.05),3D-DSA组的两项指标与2D-DS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2D-DSA与3D-DSA对比剂用量的比较结果 53例患者行全脑2D-DSA检查时,平均对比剂用量为74.57±11.95mL;3D-DSA检查时平均对比剂用量为54.15±7.05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1,P<0.05)。 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视为诊断颅内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对复杂的血管解剖结构,常规2D-DSA有时很难提供完整的诊断信息,而3D-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较2D-DSA有更高的准确率、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同时3D-DSA还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对微小动脉瘤的确诊及巨大动脉瘤瘤腔内有无“危险”动脉穿支的辨别方面均较2D-DSA有明显优势。3D-DSA能准确地描述动脉瘤的特点,为外科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提供更佳的工作角度,并能明显减少诊断和手术治疗中对比剂的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医护人员放射防护的安全性。进一步研究、开发3D-DSA的功能,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将有更大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816.1;R651
本文编号:2695099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816.1;R6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黄庆,杨绮帆,张昊,徐如祥;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附86例报道)[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2 方淳,华佳,陈克敏,殷炎,戈欣,应逸萍;颅内动脉瘤的DSA与临床相关性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年01期
3 张晓龙,凌锋,沈天真,黄祥龙,王大明,张鸿祺,缪中荣,宋庆斌;三维DSA与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价值的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年02期
4 李文化,穆民,刘晓;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年02期
5 王大明,凌锋,李萌,张鸿祺,宋庆斌,郝蔓春;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与动脉瘤瘤体和瘤颈的关系[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年01期
6 张成琪,张增芳,柳澄;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1期
7 赵英,戴敏方,赵新湘,沈永安;脑动脉瘤的MRI、MRA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5期
8 黄光富;脑动脉瘤诊治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9 于宏伟,关俊宏,王成林,唐广海,田悏纯嘉,端和夫;三维CT对颈内动脉硬膜环附近动脉瘤的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10 李京生,关树森,,王忠诚,赵继宗;131例自发性脑内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年05期
本文编号:2695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9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