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形态学三维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1 19:42
【摘要】: 目的 运用三维CT重建影像学技术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变脊椎进行三维分析,得出畸变椎体和相应椎板的对应关系,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方法 对40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脊柱三维CT重建影像学检查,观察畸变脊椎的前、后方结构。将前方结构畸形分为形成障碍组(包括完全分节半椎体,半分节半椎体、楔形椎体和蝴蝶椎体)和分节障碍组(融合椎体和单侧不分节骨桥)。将后方结构分为完全分节单侧半椎板、完全分节双侧半椎板、半分节半椎板、错位椎板、融合椎板、椎板裂和正常椎板7种类型。 结果 40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共有105个畸变椎体,其中33个完全分节半椎体对应6种后方结构,14个半分节半椎体对应5种后方结构,8个楔形椎体对应3种后方结构,18个蝴蝶椎对应3种后方结构,5组融合椎体对应2种后方结构,7组单侧不分节骨桥对应1种后方结构。 结论 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不仅存在不同类型椎体的畸形,同时伴有不同类型的椎板结构,并且两者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图文】:

分节,椎板,单侧,箭头


Tll(流箭头)完个分节半椎体对应后方结构为完个分节单侧T12(紫箭头)楔形椎体对应后方结构为椎板裂降16,Ll(粉箭头)半分}丁半椎体对应后力一结构为完全分节单侧椎IJ3(监箭头)半分竹半椎体对应后方结构为错位椎板L4、LS(红箭头)融合椎对应后方结构为:L3了、侧半椎板左侧半椎板融合,L4右侧为完个分节单侧‘1之椎板,LS为正

椎板,蝴蝶,箭头,分节


TS(白箭头)蝴蝶椎对应后方结构为正常椎板Ll(灰箭头)完全分节半椎体对应后方结构完全分节单侧半椎LZ楔形椎(紫箭头)对应后方结构融合椎板讨论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椎发生畸变导致脊柱两侧的不对称生长,柱侧弯畸形。随着畸形的加重,胸廓、肋骨、骨盆、卜肢的长度,之变化,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瘫痪,严重影响量,因此,外科矫形对改善外观和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先天性脊柱侧弯进展速度和最终的严重程度决定于畸形类型和发病形类型的不同,侧弯的进展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单侧不分节骨桥对侧完全分节半椎体,,单侧不分节骨桥,同侧的两个完全分节半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81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雅洁;;北京协和医院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一次矫形成功[J];首都医药;2011年17期

2 陈刚;徐万龙;锡林宝勒日;白靖平;;放疗后椎体骨细胞放射性损伤的评估[J];江苏医药;2011年16期

3 雷海英;;26例采用经椎弓根空心椎体植骨器行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3期

4 侯刚;陈明娟;戎利民;陈建庭;陈昌燕;;个体发育与椎体生理性旋转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年03期

5 刘国太;周学文;佟杰;董康然;张居适;;后路一期椎体全切除治疗胸椎椎体肿瘤[J];实用骨科杂志;2011年08期

6 李庆春;;椎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10期

7 袁太珍;李刚;赵敏;龚国龄;申军;;椎体内与后外侧植β-TCP人工骨联合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05期

8 陈明雁;段文利;彭慧明;;明天计划让孤残儿童的梦想重新放飞——记北京协和医院“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J];首都医药;2011年13期

9 胡伟;黄辉;;椎体侧前方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3期

10 王东;王伯源;陈仁裕;;X线摄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文飞;徐华梓;池永龙;林焱;何家维;黄其杉;毛方敏;王胜;王向阳;徐晖;;椎体裂隙征对经皮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惠林;王根林;;磁共振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中确定疼痛椎体的应用:一项前瞻性研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3 唐海;张寰;;250例老年女性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中长期随访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建常;张春浩;陈文红;刘聪;张保东;;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A];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宋渭锋;柳健;秦耀维;;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5例临床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行浩;陈长贤;王汉龙;赖展龙;吴志强;吴毅峰;陶海涛;杨杰;;PVP、PKP、SKY三种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及选择策略[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倩;王宇;;后路全椎体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围术期护理[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1年

8 费琦;王炳强;唐海;李东;杨雍;李锦军;王以朋;;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对邻近节段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赵晖;王林森;潘涛;陈思;李晓峰;张晓光;;老年人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MR鉴别[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杜心如;刘端;;利用膈肌脚进行胸腰椎骨折椎体解剖复位技术的解剖与临床[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德利;球囊椎体扩张成型术在矿医院骨科成功应用[N];辽源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向佳;颈腰病诊疗应重视椎曲改变[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3 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主任委员 韦以宗;治疗颈腰病 调曲是关键[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白俊峰 王永亮;撑直女儿弯曲的脊梁[N];天津日报;2010年

5 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脊柱关节科 罗德民;老人易发胸腰椎骨折 手术细看椎体形态[N];健康报;2010年

6 窦清阳 张志国 提志强;刘丽红:走出一条从自立到助人的人生路[N];河北日报;2011年

7 陈明雁 高雅洁 整理;科研发现 提升临床疗效[N];健康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崔耕铭 岳春生;用爱心放飞理想和希望[N];科技日报;2010年

9 殷龙 于洪臣;两项医学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N];青岛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刘小娟;数百贫困家庭感受温暖[N];金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兴;椎基静脉孔的形态特征及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体后缘骨折块形成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0年

2 邹德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滔;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META分析及骨水泥注射技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李利;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随访结果[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5 孟斌;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防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杜峻华;颈前路单螺钉钢板在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陈珑;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骨水泥对椎柱肿瘤细胞毒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8 李筱贺;中、下段胸椎(侧)前方固定置钉点数字化定位系统与有限元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梁朝革;不同弹速椎体火器贯通伤对机体早期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鲁世金;应用小干扰RNA研究ERβ在青春期椎体线性生长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均动;椎体成形术结合手法复位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椎复位效果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赵毅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法敬;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陈福友;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对疗效的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高远;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争明;疼痛性许莫氏结节的PET/CT影像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严小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柱椎体高度维持作用的中期结果(69例5年以上随访)[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伍瑛;原发性骨质疏松与转移瘤继发椎体压缩骨折的X线及MRI诊断与鉴别诊断[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莺耀;腰椎椎体分析系统研究与开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8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08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