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弹性超声诊断及其与造影超声诊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08:05
【摘要】:目的 通过对正常志愿者和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ARFI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总结各病种的超声弹性声像特征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提高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尤其是较小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 1、应用弹性超声对184例202个肝脏局灶性病灶及15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和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检查。VTI图像上主要观察指标有:病灶边界、内部回声均匀度、内部回声类型以及弹性图与二维图径线比。VTQ检查主要观察指标有:病灶内所有感兴趣区SWV测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及比值、病灶周围肝实质的测值、病灶与周围肝实质测值的差值等。 2、弹性超声检查中本组有71例80个肝脏局灶性病变同时接受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检查,其中40例进行了肝脏动静脉渡越时间的测定。超声造影的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欧洲的《超声造影使用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 3、弹性超声检查与造影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4、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肝脏局灶性病变弹性超声结果显示恶性病变组硬度最大、良性病变组硬度居中、正常对照组最软,三组间的SWV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WV测值≥2.08m/s作为肝脏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其敏感性90.3%,特异性76.9%,准确率84.2%。低分化肝细胞癌硬度较中、高分化肝细胞肝癌显著增大(P0.05)。 2、肝脏良性病灶硬度可较周围肝实质硬、软或等同,内部质地常较均匀,弹性图与二维图径线比接近1。血管瘤病灶典型VTI弹性图可出现“蜂窝样”改变。肝脏恶性病灶硬度多较周围肝实质硬,弹性图与二维图径线比>1。恶性病灶内部质地均匀度与病灶大小相关,病灶越大越不均匀。转移癌病灶典型VTI弹性图可出现“牛眼症”改变。 3、肝脏局灶性病灶灰阶超声造影诊断率92.5%。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肝动静脉渡越时间测定以HAVTT1≤10.5s作为肝脏恶性病灶的诊断指标,其敏感性82.1%,特异性83.3%,准确率82.5%。肝脏局灶性病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鉴别诊断价值优于HAVTT的测定。 结论 ARFI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客观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质地硬度改变,有利于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灰阶超声造影从微循环方面揭示病灶内部血供变化,其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优于ARFI弹性超声,但ARFI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解决灰阶超声造影诊断难点十分有利。灰阶超声造影技术与ARFI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二者作用互补,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1
【图文】:

二维图像,肝细胞癌,边界,二维图像


其中27 灶(13.8%)在 VTI 弹性图上显示的边界较常规二维图像上显示的边界清晰(图1),125 灶(64.1%)在 VTI 弹性图上显示的边界与常规二维图像上显示的边界相似,43 灶(22.1%)在 VTI 弹性图上显示的边界较常规二维图像上显示的边界模糊。表 2 195 灶肝脏局灶性病变的 VTI 弹性成像图边界特征常规二维超声图/VTI 弹性图病种界清/界清 界清/界欠清 界欠清/界清 界欠清/界欠清血管瘤 26 12 4 1FNH 5 2 0 0肝硬化结节4 10 2 3肝细胞腺瘤 1 0 0 0慢性肉芽肿 1 0 0 0凝固性坏死 0 1 0 0肝脏炎性病灶 0 1 1 0不均匀性脂肪肝 1 0 0 1肝细胞癌48 13 12 5胆管细胞性肝

声像,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血管瘤,结节


图 2 肝海绵状血管瘤 VTI 弹性图图为二维超声图,图中肝血管瘤(箭头所示)显示为一边界清晰、稍高回声的结节;右图 VTI 弹性图,图中肝血管瘤(箭头所示)显示为一边界清晰、呈“蜂窝状”声像的结节图 3 肝转移性腺癌 VTI 弹性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S.S.Bhatia;D.D.Rasalkar;Y.P.Lee;K.T.Wong;A.D.King;H.Y.Yuen;A.T.Ahuja;李秋云;;腮腺及颌下腺局灶性病变实时定性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应用及局限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5期

2 毛雪芬;林芸;;常规超声检查结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3期

3 曾婕;罗葆明;欧冰;智慧;文艳玲;;乳腺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年04期

4 吴华臣;宋云飞;辛乐佳;李丽萍;;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4期

5 徐磊;高培毅;;“影像触诊”——磁共振弹性成像[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年03期

6 孙渭玲;严碧歌;马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9期

7 钟文景;罗葆明;;乳腺疾病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中的现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年04期

8 肖晓云;罗葆明;智慧;;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年03期

9 刘洪军;马新群;陈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23期

10 P.Asbach;D.Klatt;B.Schlosser;M.Biermer;M.Muche;A.Rieger;李sノ

本文编号:2730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30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