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4:21
【摘要】: 目的:利用校正CT试剂管(TCTDC)对肝脂肪浸润进行定量的特性,对比研究国产DFYП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以下简称“定量仪”)测量实验者的肝脏超声声像图灰阶值(GSL),与对应CTD、肝脾CT比值(CRLS)及HFC之间的关系。以及GSL与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及血脂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超声图像定量分析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制作TCTDC,模拟不同脂肪变的肝脏组织,测其CTD,分析其模拟脂肪含量与对应CTD之间的关系,得出准确的关系曲线,并寻找当脂肪含量在5%时其对应的CTD(简称“CTD5”)。筛选肝脏弥漫型脂肪变且CTD均低于CTD5的30例患者,测其CRLS及临床资料(BMI、WHR、FBG及血脂),同时应用以上所得的标准关系曲线,对此30例患者的肝脏进行脂肪含量定量。使用“定量仪”对患者进行肝脏超声声像图定量分析,得出其最大、最小及平均声像图灰阶值。同时采取5例诊断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组织,进行油红染色,使用病理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脂肪定量,计算肝脏中脂肪的体密度值(VP)。统计分析GSL与其对应CTD、CRLS及HFC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各项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探讨“定量仪”在检诊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1)通过TCTDC方法制作的模拟肝脏CTD与HFC之间的关系为负线性相关(p0.001),当HFC为5%时,其对应CTD为55.13Hu;当HFC为10%时,其对应CTD为44.44Hu。(2)超声图像定量分析所测GSL与其对应CTD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GSL与对应的CRLS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P0.05);CRLS与HFC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p0.001); GSL与经TCDTC测定的HFC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1)。(3)当脂肪含量为5%时,GSL为46.78;当脂肪含量为10%时,GSL为85.24;当脂肪含量为7%时,GSL为62.16。同时发现,当HFC7%时,GSL变化范围较大;而HFC7%时,变化范围不明显。在HFC处于7%-9%时,其变化幅度较CTD及CRLS更明显。(4)对脂肪肝的诊断明显优于单纯超声图像诊断, P0.001。(5)超声衰减定量(UA)与HFC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01。(6)CTD与BMI及WHR之间有相关性,而GSL与BMI、WHR及血糖血脂之间无相关性。(7)肝活组织检查所得的脂肪含量的体密度值(VP)与经TCDTC所测定肝脏脂肪含量(HFC)之间相关系数为0.965, P0.01,呈明显的正相关。VP与GSL之间相关系数为0.964,P0.01,也呈明显的正相关。 结论:(1)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的GSL可以反映肝脏中脂肪含量。(2)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脂肪肝的临界点可能是GSL为62.16时(既HFC为7%时);当HFC处于7%-9%时,通过GSL对肝脏脂肪含量动态变化的量化诊断可能优于CT检查。(3)通过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计算的超声衰减程度(UA)也可以对肝脏进行脂肪定量。(4)GSL与BMI、WHR及血糖血脂之间无明显相关性。(5)超声图像定量分析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及随访观察可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75.5;R445.1
【图文】:
的圆形感兴趣区分别在每一个平面测定肝脏及脾脏的4 个CT值,避开血管以减少CT值的漂移,同时在每个平面上测定校正CT管的CT值2 个,计算每例肝脏平均CT值、脾脏平均CT值及肝脾CT值比值。(如图1)(图1)肝脏CT值的测定方法The method for measuring CTD of livers1.2.3 标准曲线的制作通过测量校正CT管的CT值,分析其CTD与对应试剂管中t-BA浓度的关系,得出试剂管CT值与浓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及标准曲线。寻找当t-BA浓度为5%时,其对应的CT值(简称为“CTD5”)。1.2.4 试验对象筛选及肝脏脂肪含量估计筛选肝脏CT值低于CTD5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应用以上所得的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对患者进行肝脏脂肪含量(HFC)的估计。同时记录患者的BMI、WHR、FBG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1.2.5 超声图像取样及“定量仪”检测分析
应用“定量仪”对所收集的超声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OI)定量分析(取平均灰阶值)。二维图像取样框设置为7.29 mm×7.29 mm,分别取有代表性的区域4 处,避开可视血管及胆管,分别测其最大、最小、平均灰阶值(如图2) 。同时对TGC直行的两幅图进行超声衰减程度分析, 设定定标值为100像素=20mm,在每张肝脏的超声图像上分别于近场肝包膜下20mm及30mm处取两点(设为A、B点),此两点位于图像的正中轴上,避开可视血管及胆管,使用圆形取样框(面积约为20mm2),以此两点为圆心,分别测其声像图灰阶值(GSL),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超声衰减百分比(UA)(即A、B点的声像图灰阶差与A点声像图灰阶值的百分比值)。(图 2)“定量仪”分析图像The image of analysis by DFY1.2.6 病理组织染色及图像分析随机取实验组中 5 位患者的肝脏组织,分别用于普通光镜观察和油红染色后再观察:在 2.5%的戊二醛缓冲液中固定 1 周,参照文献【8】
本文编号:2730435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75.5;R445.1
【图文】:
的圆形感兴趣区分别在每一个平面测定肝脏及脾脏的4 个CT值,避开血管以减少CT值的漂移,同时在每个平面上测定校正CT管的CT值2 个,计算每例肝脏平均CT值、脾脏平均CT值及肝脾CT值比值。(如图1)(图1)肝脏CT值的测定方法The method for measuring CTD of livers1.2.3 标准曲线的制作通过测量校正CT管的CT值,分析其CTD与对应试剂管中t-BA浓度的关系,得出试剂管CT值与浓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及标准曲线。寻找当t-BA浓度为5%时,其对应的CT值(简称为“CTD5”)。1.2.4 试验对象筛选及肝脏脂肪含量估计筛选肝脏CT值低于CTD5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应用以上所得的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对患者进行肝脏脂肪含量(HFC)的估计。同时记录患者的BMI、WHR、FBG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1.2.5 超声图像取样及“定量仪”检测分析
应用“定量仪”对所收集的超声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OI)定量分析(取平均灰阶值)。二维图像取样框设置为7.29 mm×7.29 mm,分别取有代表性的区域4 处,避开可视血管及胆管,分别测其最大、最小、平均灰阶值(如图2) 。同时对TGC直行的两幅图进行超声衰减程度分析, 设定定标值为100像素=20mm,在每张肝脏的超声图像上分别于近场肝包膜下20mm及30mm处取两点(设为A、B点),此两点位于图像的正中轴上,避开可视血管及胆管,使用圆形取样框(面积约为20mm2),以此两点为圆心,分别测其声像图灰阶值(GSL),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超声衰减百分比(UA)(即A、B点的声像图灰阶差与A点声像图灰阶值的百分比值)。(图 2)“定量仪”分析图像The image of analysis by DFY1.2.6 病理组织染色及图像分析随机取实验组中 5 位患者的肝脏组织,分别用于普通光镜观察和油红染色后再观察:在 2.5%的戊二醛缓冲液中固定 1 周,参照文献【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道宾,曹春福,于洁,喻茂;脂肪肝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2 郑元义,王志刚,冉海涛,陈太弟,杨春江,李晓东,张群霞,刘宪,王庆弈,左国庆,戴立里,任红;DFY-II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的设计及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3 丁盛,王丽,闫新民,周建勇;280例脂肪肝CT及B超诊断对比分析[J];武警医学;2002年07期
4 唐海林;唐荣军;宋颖;彭娟;许雄峰;张杨;;一种改良的脂肪染色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邹建中,廖翠蓉,王志刚,刘宪,徐渝,付冀平,程朝英;正常肝脏、脾脏、肾脏及胆囊结石的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年05期
6 王志刚,冉海涛,黄晶,陈庆伟,苏海兵,蒲世玉,邹建中,陈永新,何明菊;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和回声强度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年06期
7 倪燕君,刘厚钰,唐红敏,刘军,周康,张建,高鑫;计算机断层摄影对人肝脏脂肪的定量检测[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10期
8 左国庆,龚建平,刘长安,吴传新,李生伟,戴立里;Synthesis of Toll-like receptor 4 in Kupffer cells and its role in a lcohol-induced liver disease[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730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3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