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检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2 11:08
【摘要】: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高危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确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的正常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尝试筛选出与高危人群有关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标识,确定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Hp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30例患者和60例健康人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探查,测定颈动脉IMT和血流状态参数的变化,了解斑块情况并判断斑块性质。 结果:在A组中,测得正常颈动脉IMT均值为0.605mm±0.152mm。随年龄的增加,各年龄亚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亦随之增厚。在B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男女性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斑块类型以扁平斑较为常见,其次为软斑和硬斑,溃疡斑较少发生;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为常见。在C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男女性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斑块类型以硬斑较为常见,其次为扁平斑和软斑,未发现溃疡斑;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为常见。通过对A、B、C三组颈动脉超声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在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剪切率(SR)这四项超声指标中,B、C两组均与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阻力指数(RI)一项三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不同性质的斑块呈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性别、年龄、收缩压、脉压、吸烟指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结论:超声是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颈动脉内-中正常厚度(IMT)为0.605±0.152mm,将IMT≥1.2mm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标准。剪切力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局部力学因素,是斑块发生的重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性别、年龄、收缩压、脉压、吸烟指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但危险因素的强度有一定的差别。颈动脉IMT增厚、扁平斑和硬斑发生率高、血流速度EDV降低是较有价值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标识。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445.1;R543.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B超诊断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15期



本文编号:2738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38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