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磁共振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2:20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描述正常胎儿标本小脑蚓部在不同孕周时的正常发育生长曲线,并进一步探讨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DWS)的磁共振相关表现。 材料与方法: 共63例15-40孕周的胎儿标本接受了3.0T磁共振扫描,从中选出了52例符合本文要求的病例进行本次测量,扫描序列为SE T1加权像、T2加权像;扫描方位以矢状位扫描为主,并辅以冠状位及横轴位扫描;观察及测量内容:测量小脑蚓部的前后径(正中矢状面第四脑室顶点至水平裂处蚓部后缘最大距离)、上蚓高度及下蚓高度(上蚓的最高点及下蚓的最低点分别到前后径线的垂直距离)。对上述测量结果和孕龄间作回归分析。然后对6例经MRI诊断为DWS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小脑蚓部前后径、上蚓高度及下蚓高度分别和孕龄成线性正相关,而其中上蚓高度总是略大于下蚓高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数标本正中矢状面于T1WI、T2WI上可清晰显示原裂及下后裂。而DWS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如或发育不良,测量其数据均明显小于正常胎儿,以及第四脑室与后颅窝囊肿相通或小脑延髓池增宽。 结论: 磁共振可明确显示正常胎儿小脑蚓部在17孕周以后的正常发育表现及变化规律,而DW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用本研究之数据作为判断标准,MRI是诊断DWS的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1;R7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海明,袁国奇,李清水,赖美莲,沈长青,吴以斌,李耀强;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诊断(附6例报告)[J];海南医学;2004年05期

2 谭金秀;伍招娣;张卫社;陈其能;吴新华;黄向红;邓佑霞;;中晚期妊娠超声测量胎儿后颅窝池的临床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3 罗辉宇;吴小勤;王悦兵;;脑干、小脑MRI测量及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2010年01期

4 吴福根;王之平;江金彪;陈弘;;Dandy-Walker畸形的影像学特征(附3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5 谢红宁;蔡丹蕾;朱云晓;李丽娟;;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监测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年01期

6 王光彬,单瑞芹,尹虹,陈立光,马玉香,刘雯,林祥涛,史浩,杨贞振,曲军;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06期

7 蔡宗尧,刘文,吕耀娟;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诊断(附七例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年08期

8 刘菲;李振平;刘树伟;张忠和;林祥涛;耿鹤群;徐君海;;胎儿小脑发育的MRI研究及其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年02期

9 刘炜;蔡爱露;赵丹;郭淑香;;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2738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38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