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分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的测量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高分辨率MRI管壁成像及CT血管成像对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评估效果。 方法:临床已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行DSA检查后,选取一周内完成3D-TOFMRA、HR-MRI管壁成像及CTA三项检查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为双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别对比DSA与3D-TOF MRA、HR-MRI管壁成像及CTA三种检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率评估的一致性。拟定狭窄率分级:轻度0-50%,中度50%-69.99%,重度70%-99.99%,闭塞100%。 结果:以DSA为金标准,31例患者共37支病变血管,轻度狭窄43.24%(16/37),中度狭窄29.73%(11/37),重度狭窄13.51%(5/37),闭塞13.51%(5/37)。DSA与3D-TOF MRA、HR-MRI管壁成像及CTA组间ICC一致性检验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以DSA为金标准,按狭窄率分级,3D-TOF MRA、HR-MRI管壁成像及CTA组内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3D-TOF MRA、HR-MRI管壁成像及CTA均能够较准确评估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率,其诊断效能与DSA相似。 第二部分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组织血流灌注异常的相关性 目的:评价320排螺旋CT全脑灌注(CTP)检查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组织血流灌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临床选取39例经DSA诊断为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评估MCA狭窄程度,并进行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延迟时间(Delay),分析MCA狭窄程度与脑组织血流灌注各参数值的相关性。 结果: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狭窄程度间的CBF增加率(χ2=9.005,P=0.029),CBV增加率(χ2=10.306,P=0.016),TTP增加率(χ2=17.729,P=0.001),Delay增加率(χ2=9.693,P=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狭窄程度组间的MTT增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1,P=0.23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CA狭窄率与CBV(r=0.433, P=0.006)、TTP(r=0.665, P0.001)、MTT(r=0.339,P=0.035)及Delay(r=0.369, P=0.021)均呈正向相关,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CA狭窄率与CBF(P=0.598)无相关性。 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CBV、TTP、MTT及Delay均有关联,且大脑中动脉越狭窄,CBV、TTP、MTT及Delay较对侧增加越大。狭窄程度与TTP相关程度最高。 第三部分3.0T MRI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短期药物治疗(三个月)的初步疗效 目的:1、分析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分布、厚度分布及其可能原因。2、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管腔的重塑性。3、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经过阿斯匹林(抗凝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抗凝作用)、阿托筏他汀(降血脂作用)三个月治疗后复查,通过对比斑块面积的变化初步评估药物疗效。 方法:3.0T MRI检查6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管壁成像(TOF-MRA+管壁断面成像),统计斑块所在位置及斑块的厚度。定义斑块面积比率=斑块面积/斑块所在层面管腔的截面积;重塑率=斑块所在层面管腔的截面积/近远端正常管腔面积的平均;残腔率=剩余管腔面积/近远端正常管腔面积的平均。15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药物(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筏他汀)治疗,通过测量斑块前后面积的变化初步评估药物对斑块的疗效。 结果: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斑块最易形成环形及沉积在管腔的前下壁,斑块的厚度以0.5mm-1.5mm为主,占72.5%。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在管腔呈正性重构。3个月药物治疗前后斑块面积配对t检验,P<0.05。 结论:1、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斑块最易发生环壁及前下壁。斑块厚度以0.5mm-1.5mm为主。2、斑块面积比率与残腔率之间为负相关,管腔重塑率与残腔率无关。3、三个月药物(阿斯匹林,波利维,立普妥)治疗斑块面积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初步有效。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2
【图文】: 图 1 患者 男 76 岁,做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中度狭窄影像检查图像。图 A:DSA,图B:HR-MRI 管壁成像定位像,图 C:最狭窄处血管断面,图 D:最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断面,图 E:3D-TOF MRA,图 F:CTA。
图 2 患者 女,54 岁,右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重度狭窄影像检查图像。A:DSA,B:HR-MRI 管壁成像定位像,C:最狭窄处血管断面,D:最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断面,E:3D-TOF MRA,F:CTA。三、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使用 SPSS20.0;统计学方法:DSA 与 3D-TOF MRA、HR-MRI 管
图 3 A、B、C:DSA 与 3D-TOF MRA、HR-MRI 管壁成像及 CTA 测量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散点图;图 D:DSA 与 3D-TOF MRA、HR-MRI 管壁成像、CTA 不同狭窄程度的箱式图图 4*A:轻度狭窄四种检查方法 ROC 曲线;B:中度狭窄四种检查方法 ROC 曲线。*重度狭窄及闭塞由于样本量较少不能生成 ROC 曲线○4A○4B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永华;王波;金科;裴贻刚;杨伟;汪春红;;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2年01期
2 李润雄;肖卫民;吴志强;陈仰昆;罗根培;;经造影证实短期药物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好转2例报道[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3期
3 张振清;王彦永;时军;王巍;王培芝;顾平;王铭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08年07期
4 初建平;杨建勇;陈伟;;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04期
5 彭化生;孙翠云;刘美华;;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4期
6 程训民,何国祥,仝识非,冉擘力,刘建平,姚青,宋治远;中度狭窄病变中斑块分布对冠状动脉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04年05期
7 卢洁,李坤成,杜祥颖;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04期
8 邓金刚;庄义浩;何国满;;多层螺旋CT评估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斑块疗效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0期
9 崔世民;靳松;雷静;;脑组织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3期
10 李珊;杨庭树;盖鲁粤;王禹;刘宏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斑块分布的CT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
2744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4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