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颈性眩晕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8:12
【摘要】: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颈性眩晕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价值。 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机,经syngo.wizardT作站软件掌控增强扫描时相,对46例符合颈性眩晕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做脑头颅CT平扫、脑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应用VR、MPR和AVA方法处理数掘。并将两组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1、46例患者成功重建92条椎基动脉,其中正常26条,异常66条,异常者分别为:轻、中、重度椎动脉和/或基底动脉局部狭窄分别是31、23、12条,其中,扭曲伴狭窄5条,钙化伴狭窄7条。另外,6条扭曲,发育不良8条。AVA全程满意显示椎基动脉,VR除8支寰椎段椎动脉显示不满意外,其余各段均满意显示。①CT平扫:显示脑梗塞4例,未见异常42例;②CT灌注(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 CTPI):脑血流灌注正常19例,异常27例;③CTA:46例颈性眩晕患者中有21例存在椎动脉狭窄。18例患者脑血管存在局限性狭窄,未见异常7例;④CTPI显示的17例脑梗死前期患者在CTA中均显示有相应血管狭窄或闭塞。 2、对照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及毗邻颈椎结构均显示正常。 3、正常及狭窄的血管内径统计显示,对照组与所有狭窄以及轻度狭窄组与中、重度狭窄组之间皆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多层面螺旋CT扫描技术结合脑血流灌注技术,能很好的显示正常和异常椎-基底动脉及其邻近解剖结构,了解脑缺血损伤情况对颈性眩晕病因及发病机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意义:CT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脑血流灌注(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获得CT扫描、造影剂强化、脑动脉血流灌注状况等多方面信息,能清晰地显示全程的椎基底动脉并能独特地显示椎-基底动脉与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显示血管硬化的同时,在颈椎段能很好地显示椎动脉局部受压的部位、原因及程度。因此,对颈性眩晕的病因诊断、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无创性检查椎基动脉血管异常开辟了新的途径,就方便性、可行性、实用性而言,MSCTA联合CTA检查是辅助诊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重要的检查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16.1
【图文】:
异常yR示:当血管周围有钙化时,狭窄部位不清楚
cr扫描示:脑实质密度未见异常,异常强化影像,脑液腔系及中线结构未见改变
增强扫描示:左侧丘脑前部局限性略强化灶,大小约0.6cm直径,边界欠清
本文编号:2746313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16.1
【图文】:
异常yR示:当血管周围有钙化时,狭窄部位不清楚
cr扫描示:脑实质密度未见异常,异常强化影像,脑液腔系及中线结构未见改变
增强扫描示:左侧丘脑前部局限性略强化灶,大小约0.6cm直径,边界欠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颖;脑CT血管成像的基本方法及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年04期
2 罗建光,杨东益;影响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因素[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年05期
3 茹选良,葛焕祥,赵大正,杨泉森;螺旋CT血管成像(SCT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1年01期
4 韩军良,万琪,王洪典;CT血管造影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5期
5 裘敏剑,周晓峻,章士正,郑伟良;CTA和DSA应用于脑血管病变的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年02期
6 徐德永,栾红梅,李联忠,徐爱德,曹来宾,张忻宇;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初探[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年01期
7 华锦明,郑祖根,范跃进,蔡丽君;成人颈段椎动脉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8 冯世庆;颈性眩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9 陶庆玲,龚承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CTA与DSA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年01期
10 陈向阳,周华东;经颅彩色多普勒与脑动脉解剖学特点的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07期
本文编号:2746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4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