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诊断
发布时间:2020-07-15 16:14
【摘要】:目的加深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认识,总结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归纳其鉴别诊断要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3月期间所有因不明原因肾盂及输尿管积水而就诊的患者进行详细超声检查,尤其注重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区域的扫查,将所有影像学资料留档。通过随访,最终将26例有手术病理证实,及17例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就诊原因、临床表现、主要阳性体征、实验室及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措施以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重点探讨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结果①共43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0例、女13例,年龄28-78岁,平均(58.7±8.3)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为3周~19.5个月,平均(15.9±3.1)个月。②43例患者中的29例无明确病因,考虑为特发性,占67.4%。14例继发性患者中的11例继发于恶性肿瘤,其余3例分别继发于外伤、慢性炎症及口服药物。③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和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分别为:腰背痛和血沉加快。④62.8%(27/43)患者行超声检查时发现了腹膜后病变,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团块状、条索状低弱或中高回声,CDFI均无血流信号;所有患者均发现了肾积水,其中双肾积水者27例,单纯左肾积水者11例,单纯右肾积水者5例。发现肾脏体积、回声异常者占20.9%(9/43),2例为肾实质回声增强;7例可见一侧肾积水伴对侧肾萎缩。有血管受累表现者占27.9%(12/43),腹主动脉管腔受压变细者2例,管腔内径均约0.9cm;下腔静脉受压变细者1例;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者9例。⑤所有患者同期均行CT检查,其中97.7%(42/43)发现腹膜后异常密度影,密度多近似于肌肉或呈混合密度。 结论①腹膜后纤维化病因复杂、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术前确诊比较困难。②超声能很好的显示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纤维斑块及其所致肾盂输尿管积水的特征性表现,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③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声像图需要与腹膜后恶性肿瘤或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多发性大动脉炎等进行鉴别。④超声检查对腹膜后纤维化的敏感性低于CT,原因可能出于三方面:一是检查者对这一疾病缺乏认识,从而忽视了腹膜后的检查;二是患者的客观条件,影响了腹膜后病变的显示;三是超声空间分辨率和大体解剖范围显示及整体观察均不如CT。⑤如超声医师在检查中发现不明原因肾盂、输尿管扩张,尤其是输尿管向中线移位时,联想到该病,加强对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区域的探查,该病的超声诊断敏感度有望得到提高。⑥与CT、MRI相比,超声更适于进行病变进展的观察监测及治疗效果的随访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1;R572.2
本文编号:2756724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1;R57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毅;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J];腹部外科;2001年03期
2 朱翔;章士正;赵峰;;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年06期
3 张克斌,李星洪,李光昭,杨卫民;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诊治体会[J];广东医学;2005年02期
4 唐光健;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7年02期
5 赵峰;章士正;;腹膜后纤维化[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2期
6 罗功唐;后腹膜纤维化现状[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3年01期
7 许小云;杜联芳;李凡;姜露莹;;超声造影在肾错构瘤与肾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8 倪瑞军;;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1期
9 顾继英;张学梅;白敏;杜联芳;李凡;张会萍;;肾细胞癌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02期
10 李在军;冀刚;李启;张建功;甘甜;;多层螺旋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756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5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