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磁共振新技术在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16:48
【摘要】:背景与目的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软组织常见的良性血管性病变,其中血管畸形又有高流量(动脉畸形、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和低流量(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之分,不同类型病变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法及愈后明显不同。 MRI是目前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不同类型病变MRI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是一种非侵袭性判断组织血流灌注信息的磁共振新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是目前唯一非侵入性检测活体组织水分子弥散信息的技术。 本文拟通过动脉自旋标记(ASL)、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别探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在血流灌注与弥散方面的差别,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 1.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例39例,男11例,女28例,年龄1岁~46岁,平均年龄18岁。发病部位:上肢12例、下肢25例、上下肢多发2例。 2.使用美国GE公司HDxt 1.5TMR扫描仪,8通道体线圈,行常规横断位T1WI、T2WI以及ASL、DWI扫描。 T1WI (TR/TE 380.0ms/14.9ms)、T2WI (TR/TE 3020ms/85.0ms)均采用FSE序列,激励次数2,矩阵320×224,层数6,层厚5mm,层间距1.5mm,其中T2WI为压脂像。 ASL扫描采用平面回波血流敏感性交替反转恢复序列(echo planar imaging flow sensitive alternating inversion recovery,EPI-FAIR),TR=800ms, TE=81.8ms, TI=1200ms,翻转角90。,激励次数1,矩阵128×96,层数6,层厚5mm,层间距1.5mm。视野根据病变大小调整。 DWI扫描:采用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echo planar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EPI-DWI), TR=4200ms, TE=70.9ms,激励次数1,矩阵128×128,层数6,层厚5mm,层间距1.5mm。弥散敏感系数b值设为500s·mm-2。视野根据病变大小调整。 3.图像处理及数据采集在GE公司AW4.4工作站上进行。 ASL:EPI-FAIR序列采集的数据经处理获得ASL图,于病变最大层面手绘选择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获取BF病变;另选取镜像部位的正常软组织ROI做对照,获取BF正常。计算相对血流量(relative blood flow, rBF, rBF=BF病变/BF正常)。 DWI:EPI-DWI序列采集的数据经处理获得ADC图,于病变最大层面手绘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均值。 4.手术切除标本全部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脱水后石蜡包埋,HE染色,行常规病理检查。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秩合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常规MRI表现 8例血管瘤形态学均表现为四肢软组织内结节或肿块,其中6例边界不清,2例边界清晰;TlWl6例表现为不均匀等信号,1例表现为均匀等信号,1例为高、等混杂信号;T2W17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1例为均匀高信号。 23例低流量血管畸形形态学表现为肢体内形状不规则、境界不清晰的软组织肿块;T1WIl2例表现为高、等混杂信号,9例为不均匀等信号,2例为均匀等信号;T2W121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2例为均匀高信号。 8例高流量血管畸形形态学表现同低流量血管畸形;T1W15例为高、等混杂信号,3例表现为不均匀等信号;T2W18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 2.血管瘤和血管畸形ASL表现 血管瘤与血管畸形ASL-BF图均表现为高、中、低灌注区混合存在,不均匀分布。8例血管瘤中7例较正常区呈明显高灌注,1例较正常区呈稍高灌注;23低流量血管畸形中20例较正常区呈低灌区,3例较正常区呈等灌注;8例高流量血管畸形较正常区均呈明显高灌注。 血管瘤、低流量血管畸形和高流量血管畸形平均rBF依次为1.2237±0.1232、0.9616±0.1112和2.7481±1.1966,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69,P0.05)。两两比较:血管瘤与低流量血管畸形组Z=-4.153,P=0.000;血管瘤与高流量血管畸形Z=-3.361,P=0.001;低流量与高流量血管畸形Z=-4.153,P=0.000;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血管瘤和血管畸形DWI表现 血管瘤、低流量血管畸形和高流量血管畸形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图表现为弥散受限。8例血管瘤中6例表现为明显混杂高信号,1例表现为均匀明显高信号,1例表现为混杂稍高信号;23例低流量血管畸形均表现为混杂高信号,其中19例表现为明显高信号,4例表现为稍高信号;8例高流量血管畸形均表现为混杂高信号,3例为明显高信号,5例为稍高信号。 血管瘤、低流量血管畸形和高流量血管畸形平均ADC值依次为(1.1734±0.3208)×10-3mm2·s-1(1.7766±0.4033)×10-3mm2·s-1和(2.3251±0.5145)×10-3111m2.s-1。三组间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47,P0.05),组间两两比较,血管瘤与低流量血管畸形P=0.001;血管瘤与高流量血管畸形组P=0.000;低流量与高流量血管畸形P=0.003;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理结果 依据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协会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分类标准,本组资料中血管瘤8例;血管畸形31例,其中23例为低流量血管畸形,8例为高流量血管畸形。 结论 1.常规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病变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组织成分,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2.ASL可提供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流灌注信息和灌注差别,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3.DWI可反映软组织血管瘤和不同类型血管畸形水分子弥散的差别,有助于鉴别诊断。 4.ASL、DWI与常规MRI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诊断的正确率,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具体、可靠的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福运;高岩;吴美娟;骆泉丰;刘宇;许振起;;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新分类诊断和治疗[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2 王劲,张雪林,张玉忠,文戈,金玲,连海英;MRI及CT对软组织海绵状、蔓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5年01期

3 凌雪英;黄力;;磁共振ASL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年03期

4 付时章;杨晓楠;殷国前;;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诊断治疗进展[J];广西医学;2005年11期

5 黄穰浪;聂晚频;程献杰;夏明智;肖容;;根据局部血流速度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8期

6 范新东,邱蔚六,罗济程,余强;MRI结合动脉造影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7 温洋,戴建平;ASL脑灌注成像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4年01期

8 黄莹滢;欧阳天祥;;体表软组织内静脉畸形的影像学表现与分类[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10期

9 孙智勇;杨健祥;殷国前;;体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7期

10 冯耀良,王杰,李麟荪;肢体血管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2756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56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