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后左室心功能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1;R542.22
【图文】:
QTVI测量前壁二尖瓣环Vs、Ve、Va
测量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A峰
四腔心切面Simpson法测量LVE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武;;谈谈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救护要素[J];中外医疗;2011年17期
2 高海英;曲鹏;;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_(34)~+干细胞变化影响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5期
3 张宇;常延平;虞东玲;;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翟清华;张振香;;急诊PCI术后低血压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4期
5 于东汇;李中言;荀平;祖全;郭春花;;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 I反复交感电风暴1例[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梁丽珍;叶继亮;;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7 王咏梅;徐静;陈美红;;延伸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戒烟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6期
8 黄革文;;急性心梗时肌钙蛋白检测临床意义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9 路玉英;刘桂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63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年17期
10 赵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危小军;廖伟;钟一鸣;谢东明;谢东阳;;急诊PCI治疗老年AMI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翠芳;张旭日;李伟;王圣;王卫;李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浓度的变化及价值[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陈海燕;;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ST段回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海伟;韩雅玲;马颖艳;徐凯;荆全民;王效增;王耿;王斌;;直接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单中心观察结果[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晋军;王红;黄岚;宋耀明;耿召华;于学军;覃军;赵刚;高云华;刘政;夏红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PCI后心功能的影响[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晋军;王红;黄岚;宋耀明;耿召华;于学军;覃军;赵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PCI后心功能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赵媛媛;赵书俊;刘洋;;基于PCI9810数据采集卡的γ相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邓中龙;孙海凤;罗海明;钱漪;符德玉;金露;戴健;姚望;徐邦杰;;急诊PCI术后中医证型与病变血管及BNP相关性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赵庆凯;索继东;许爽;;DSP与PCI总线接口的设计[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晓丽;张艺;张丽敏;;PCI术围手术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注意事项[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军;没料到!幕后元凶竟是PCI插槽[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慕欣;PCI共识指导心梗规范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李孟;联网企业实施PCI标准[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4 ;PCI——过不了河的桥[N];计算机世界;2002年
5 杨延昊;CPU过热 导致PCI声卡失常[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专业卡搭上PCI E快车[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令人迷惑的PCI标准更新[N];网络世界;2010年
8 白川;Compact PCI 闪亮2002[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9 周忠信 DigiTimes 专稿;DDRⅡ与PCI-E有望成为主流[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思宁;3GIO是PCI的终结者吗?[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春苗;转运PCI与立即溶栓治疗AMI的Meta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祁明;PCI对AMI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影响的斑点追踪技术评价[D];辽宁医学院;2011年
3 寇凤婷;高血糖对急诊PCI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新锋;应用Flo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监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5 林丽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152例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邓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临床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程义伟;替罗非班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田小平;不同时段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四海;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邱乃艳;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糖原磷酸化酶B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83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8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