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后左室心功能变化

发布时间:2020-08-07 05:10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后左室局部、整体与收缩、舒张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应用传统超声心动图来测量左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并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探讨QTVI、传统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寻找敏感指标,由此阐述QTVI技术在评价AMI患者心肌缺血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30例首次发生AMI的患者,经临床诊断罪犯血管为前降支;健康对照组30例。观察AMI行急诊PCI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将各检查指标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1.对照组与AMI组在性别、年龄、心率(HR)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AMI组中高血压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主要为收缩压(SBP)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2. AMI组与对照组比较:E及E/A、Ve-m及Ve-m/Va-m、Vs-m、LVEF明显减低(P0.01,或P0.05),E/Ve-m、IRT明显增高(P0.01);AMI组术后E及E/A、Ve-m及Ve-m/Va-m、Vs-m、LVEF增高,心率(HR)、E/Ve-m显著减低(均为P0.01); 3.AMI患者术后1月、3月与术前比较:前壁及前间隔二尖瓣环Ve提高幅度均较其他二尖瓣环部位显著;术后1月以后间隔及正后壁的二尖瓣环Vs提高幅度为著,术后3月前壁及前间隔二尖瓣环Vs提高幅度均较其他二尖瓣环部位显著。 4.本组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以充盈迟缓型为主,少数为假性正常型,未见限制型。左室舒张功能分级后观察各指标的变化发现舒张功能正常时E/Ve-m10,异常时E/Ve-m10;IRT在左室充盈迟缓时较左室舒张功能正常时延长(P0.01),假性正常化时缩短,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术前舒张功能异常以迟缓型为主,少数为假性正常型,未见限制型,术后多数患者舒张功能恢复正常,少数仍为假性正常型。 5.HR与E/A、Ve-m/Va-m、Ve-m、IRT呈负相关,与E/Ve-m呈正相关;年龄与E/A、Ve-m/Va-m明显负相关。SBP与E、E/A、Ve-m、Ve-m/Va-m呈负相关,与E/Ve-m、IRT呈正相关;Vs-m、LVEF与E、E/A、Ve-m、Ve-m/Va-m呈正相关,与E/Ve-m、IRT呈负相关;DBP与舒张功能各指标无相关关系。HR、年龄、SBP、Vs-m、LVEF都是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 6. AMI组术前与对照组比较各室壁Vs均有明显减低(P0.01或P0.05),AMI组术后1月与术前比较,前间隔中段、前壁中段、下壁基底段及中段Vs提高(P0.01或P0.05);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较,除了侧壁中段Vs未见提高,其余室壁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或P0.05);术后3月与术后1月相比较,除侧壁中段、前间壁中段、正后壁的基底段和中段未见提高,其余室壁运动速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或P0.05),术后3月与正常组比较后间隔中段、正后壁中段、下壁二尖瓣环及中段、前间隔的基底段和中段以及前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室壁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仍较低(P0.01或P0.05)。 7.以Gensini积分分组,四组间患者的年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狭窄病变程度与下列因素存在相关关系:SBP、DBP、E/A、Ve-m、Ve-m/ Va-m、Vs-m、LVEF(P0.01或P0.05),与E、E /Ve-m、LVDd、LVDs(均P0.05)无相关关系。 8.SBP与冠脉狭窄积分呈正相关;E,E/A,Ve-m,Ve-m/ Va-m,Vs-m,LVEF与冠脉狭窄积分呈负相关;年龄,心率,DBP,E /Ve-m,LVDd,LVDs与冠脉狭窄积分未见明显相关关系。 9.以Gensini积分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心率、SBP、DBP、E、E/A、Ve-m、Ve-m/ Va-m、E /Ve-m、Vs-m、LVEF、LVDd、LVDs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和LVEF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子。 结论: 1.AMI患者左心能明显减低,行急诊PCI术后3个月内可得到显著提高。 2.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较收缩功能对缺血更敏感。 3.舒张功能与HR、年龄、SBP呈负相关,与收缩功能呈正相关,舒张功能正常时E/Ve-m10,异常时E/Ve-m10;IRT在舒张功能轻度受损时延长,假性正常化时缩短至正常范围,QTVI所测E/Ve-m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Ve-m、Ve-m/Va-m、E/A联合IRT可更准确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程度,估测AMI后左室心肌缺血受损程度。 4.急诊PCI术对提高年纪较轻患者的心功能作用显著。 5.QTVI技术测量AMI患者舒张、收缩功能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明显相关,可通过测量室壁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来初步估测相应供血冠脉的狭窄程度,为临床CH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左室收缩功能指标联合舒张功能指标评价AMI患者PCI术疗效更有力。 6.SBP和LVEF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独立影响因子,对CHD患者应严格控制SBP,LVEF越低证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越严重。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5.1;R542.22
【图文】:

前壁,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期


QTVI测量前壁二尖瓣环Vs、Ve、Va

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前壁


测量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A峰

两腔心,切面


四腔心切面Simpson法测量LVE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武;;谈谈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救护要素[J];中外医疗;2011年17期

2 高海英;曲鹏;;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_(34)~+干细胞变化影响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5期

3 张宇;常延平;虞东玲;;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翟清华;张振香;;急诊PCI术后低血压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4期

5 于东汇;李中言;荀平;祖全;郭春花;;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 I反复交感电风暴1例[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梁丽珍;叶继亮;;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7 王咏梅;徐静;陈美红;;延伸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戒烟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6期

8 黄革文;;急性心梗时肌钙蛋白检测临床意义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9 路玉英;刘桂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63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年17期

10 赵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危小军;廖伟;钟一鸣;谢东明;谢东阳;;急诊PCI治疗老年AMI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翠芳;张旭日;李伟;王圣;王卫;李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浓度的变化及价值[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陈海燕;;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ST段回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海伟;韩雅玲;马颖艳;徐凯;荆全民;王效增;王耿;王斌;;直接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单中心观察结果[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晋军;王红;黄岚;宋耀明;耿召华;于学军;覃军;赵刚;高云华;刘政;夏红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PCI后心功能的影响[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晋军;王红;黄岚;宋耀明;耿召华;于学军;覃军;赵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状况对PCI后心功能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赵媛媛;赵书俊;刘洋;;基于PCI9810数据采集卡的γ相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邓中龙;孙海凤;罗海明;钱漪;符德玉;金露;戴健;姚望;徐邦杰;;急诊PCI术后中医证型与病变血管及BNP相关性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赵庆凯;索继东;许爽;;DSP与PCI总线接口的设计[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晓丽;张艺;张丽敏;;PCI术围手术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注意事项[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军;没料到!幕后元凶竟是PCI插槽[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慕欣;PCI共识指导心梗规范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李孟;联网企业实施PCI标准[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4 ;PCI——过不了河的桥[N];计算机世界;2002年

5 杨延昊;CPU过热 导致PCI声卡失常[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专业卡搭上PCI E快车[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令人迷惑的PCI标准更新[N];网络世界;2010年

8 白川;Compact PCI 闪亮2002[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9 周忠信 DigiTimes 专稿;DDRⅡ与PCI-E有望成为主流[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思宁;3GIO是PCI的终结者吗?[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春苗;转运PCI与立即溶栓治疗AMI的Meta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祁明;PCI对AMI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影响的斑点追踪技术评价[D];辽宁医学院;2011年

3 寇凤婷;高血糖对急诊PCI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新锋;应用Flo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监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5 林丽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152例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邓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临床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程义伟;替罗非班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田小平;不同时段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四海;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邱乃艳;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糖原磷酸化酶B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83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83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