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彩超组织动态灌注(DTPM)定量评价IgA肾病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2:49
【摘要】:研究背景: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类型,也是终末期肾衰(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复杂多样,以致于临床表现—病理分级不一致,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严重困难,故研究其疗效判别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成为当前临床医学的难点和热点。IgAN的病理改变除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外,肾血管病变在疾病演变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受重视,并且成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有许多方法如肾活检、肾血管造影、MRI及CT灌注成像等均可评估肾血管病变,其中以肾活检最为可靠,但受主客观条件所限,这些方法均不能作为常规手段,为监测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进展,而进行人的活体重复性肾活检更不适宜。无创性的彩超组织动态灌注(DTPM)技术明显克服了上述技术有创损伤和不便于重复进行等缺点,而且可定量观察分析,它从血流动力学改变入手研究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从而反映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 目的: 用彩超组织动态灌注测量(DTPM)技术对各IgA肾病肾间质血管病变组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监测IgA肾病肾间质血管病变进展的可行性观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对象及方法: 2010年02月-2012年02月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经免疫病理证实为原发性IgAN患者158例,所有入选病例排除急性期的IgAN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IgAN,经病理学检查参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法对其肾间质血管损害程度分级后分为四组:无间质血管病变组、轻度间质血管病变组、中度间质血管病变组、重度间质血管病变组,于肾活检术前三天应用GE Vivid7彩超诊断仪采集拟诊为IgAN的患者右肾2-3个心动周期的彩色血流视频图像,待病理确诊后回顾性收集入选病例肾穿年龄、病程、血压等临床指标,并选出其肾脏彩色动态图像运用PixelFlux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得各组DTPM技术血流灌注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ix)、平均灌注强度(Imix)、组织阻力指数(TRI),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各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组间DTPM技术灌注参数比较:与无间质血管病变组相比:轻度间质血管病变组Imix、Vmix值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间质血管病变组Imix及Vmix减低,TRI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间质血管病变组相比:中、重度间质血管病变组Imix、Vmix减低,TR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gAN中度间质血管病变组相比:重度组Vmix、Imix减低,T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DTPM技术灌注参数与IgA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各组Imix、Vmix与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分级呈等级负相关,TRI与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分级呈正相关。 3.ROC曲线分析可知:TRI. Imix及Vmix评价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良好。 结论: 1、DTPM技术灌注参数与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分级呈良好的等级相关,表明相关灌注参数可以较好的反映IgA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可以作为监测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进展的观测指标。 2、DTPM技术灌注参数Vmix及Imix随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的加重而降低,TRI随其肾间质血管病变的加重而升高。 3、ROC曲线分析表明:DTPM技术灌注参数Vmix、Imix及TRI对于评价IgA肾间质血管病变严重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良好。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445.1;R6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丽英;;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分析[J];上海医学影像;2011年02期

2 韩志武;孙世澜;;IgA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探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3 聂红莲;廖翕和;;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彩超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9期

4 刘宏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IgA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5期

5 王玉姝;王红月;刘立群;崔明姬;;氯沙坦治疗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7期

6 朱伟峰;;小儿IgA肾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6期

7 边莹;;孕早期彩超检出胎儿羊膜带综合征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0期

8 刘翠云;周晓玲;陈孟华;;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9 郭建军;寇玮蔚;;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2期

10 潘楚瑛;符克英;林书典;陈道军;詹锋;;IgA肾病患者的血液及尿液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俊文;李美珍;张小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2 朱起之;;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68例疗效分析[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3 路杰;许勇芝;唐荣;李尚妹;刘华锋;;肾功能代偿期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陈香美;;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认识IgA肾病进展的机制及其干预措施[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5 刘云海;李冀军;;IgA肾病的发病机理及中西医治疗进展[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3年

6 徐旭东;顾勇;薛杨勇;徐元钊;王余民;张绮;朱济众;;激素联合二地汤治疗IgA肾病的随访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卢君健;;IgA肾病发病机理进展及其中西医治则与命名探讨[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杜勇;李幼姬;黄锋先;陈伟英;杨念生;李广然;姜宗培;余学清;;家族性IgA肾病:860例IgA肾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周春华;;对IgA肾病间质纤维化的认识[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10 周家俊;郑平东;朱燕俐;;固体通络冲剂治疗IgA肾病小鼠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世让;全球去年售彩超2500亿美元[N];中国体育报;2011年

2 王聪 蔡天智;我国彩超需求步入激增阶段[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中国医保商会 王聪 蔡天智;彩超需求激增 行业竞争白热化[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波;彩超,第四维到底是什么?[N];青岛日报;2011年

5 初卫华 艾素;再谈中医治疗IgA肾病[N];健康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陈玉军;四维彩超岂能如此随意[N];天津日报;2010年

7 张新萍;IGA肾病的防治[N];大众卫生报;2003年

8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 钟逸裴;中医治疗IgA肾病有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9 张中桥;福辛普利钠配合中药治疗IgA肾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记者 李天舒;广东轮训基层彩超技术人员[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军;IgA肾病药物治疗的系统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杨莎;IgA肾病扁桃体细胞上清对肾系膜细胞及小管细胞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3 彭用华;牛津分型病理指标的预测价值及IgA肾病危险因素分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程小燕;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肾系膜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柳方娥;IgA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萨茹拉;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与转归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陈瑜;槐杞黄对小鼠IgA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梁倩;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化与凋亡及雷公藤甲素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张春艳;肾血宁胶囊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刘育军;肾络宁对实验性IgA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冰心;IgA肾病证候要素及其与血清分泌型IgA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黄莉;HLA-DR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IgA肾病关联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3 宋艳艳;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0年

4 邬俊勇;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gA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黎惠芸;185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分期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耿兴花;中国长春地区汉族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媛;早期IgA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病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吴杰;903例IgA肾病临床预后指标与病理相关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9 刘英;益肾胶囊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10 金秀男;小柴胡汤加减治疗IgA肾病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90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90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