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与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2:30
【摘要】: 【研究目的】 1.分析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平片、CT与MRI的影像表现。 2.评价这3种影像检查手段的组合(X线+CT、X线+MRI及X线+CT+MRI)对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 3.分析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鉴别诊断。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搜集在佛山市中医院及南方医院诊治的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4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28.4岁。所有病例均行普通X线检查,其中行CT检查者19例,行MRI检查者15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者14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原发病变分别为骨巨细胞瘤34例,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其余为骨母细胞瘤、非骨化性纤维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及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 搜集在佛山市中医院及南方医院诊治的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4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20.1岁,其中20岁及以下的病例有33例,所有病例均行普通X线检查,其中行MRI检查的有22例。 2.检查方法: (1)采用岛津500毫安X光机成像设备及GE直接数字化摄影机,机型Revolution TM XQ/I,XR/d,所有病例均摄患部X线正、侧位平片。(2) 33例患者行CT检查,CT采用菲利浦公司的PICKER IQ PREMIER及16层高档螺旋CT(机型为Mx8000IDT),2003年以前病例采用PICKER IQ PREMIER,层厚5mm,层距5mm,2004年以后病例采用16层高档螺旋CT(机型为Mx8000IDT),准直器为16X1.5mm,螺距0.588,重建矩阵512×512,轴位影像的重建间隔为1.0mm,采用MPR技术重建出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3) 29例患者行MRI检查,MRI采用日立0.3T永磁型及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型,2006年以前病例采用日立0.3T永磁型,常规自旋回波及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平扫行T_1WI(TR/TE 620ms/20ms)及T_2WI(TR/TE 4000ms/117ms),扫描层厚5mm,层距6mm。2007年以后病例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型,常规自旋回波及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_1WI(TR/TE 512~700ms/11~12ms)、T_2WI(TR/TE3600~6500ms/76~120ms)扫描,部分病例采用了短时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技术(STIR:TR/TE 3100~5000/38~78ms)。扫描层厚3~6mm,层间隔0.3~0.6mm,视野150mm×384mm~289mm×384mm,矩阵126×512~270×512。所有行MRI检查病人均采用Gd—DTPA增强扫描。 3.影像分析: 分析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分析继发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灶中原发病灶与继发病灶的影像表现与特点。(2)重点分析最常见的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与特点。(3)把三种影像学方法病例分成X线+CT组、X线+MRI组及X线+CT+MRI组,用单盲法评价各组影像方法对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及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确定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作x~2检验。(4)选择49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组与34例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临床资料、X线平片及MRI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各因素间关系采用x~2检验,研究两者的鉴别诊断。 【结果】 1.在48例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中有36例发生于长骨,其余跟骨5例、髌骨4例以及耻骨、髂骨及距骨各1例。在34例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病例中,有23例生长于长骨,其余跟骨5例、髌骨3例以及耻骨、髂骨及距骨各1例。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根据病理与影像表现分为三种类型:普通型(原发灶与继发灶成分相仿)、原发为主型(原发成分大于80%)及继发为主型(继发成分大于80%)。在X线及CT上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多表现为偏心溶骨性囊性透亮区,有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及呈分叶状改变,菲薄的骨壳可完整或不完整,病灶边缘有不同程度硬化改变,病灶内可见粗细不等分隔或骨嵴,病理性骨折相对多见,原发灶特点与相同原发病相仿。在MRI上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病变呈膨胀性改变,外缘呈分叶状,病变边缘有在T_1WI及T_2WI上均为低信号的完整或不完整环,病灶内亦可见同样低信号的间隔,囊腔内的液体在T_1WI序列呈不均匀低或中高信号,在T_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其囊壁及囊内间隔一般强化较明显,而囊性部分则未见明显强化,原发灶特点亦与相同原发病相仿。 2.经统计学检验,在诊断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方面,X线+CT组与X线+MRI组、X线+CT组与X线+CT+MRI组诊断正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X线+MRI组与X线+CT+MRI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3.经统计学检验,对于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鉴别,发病年龄、病灶生长部位、是否有实性成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而突破骨皮质虽然按照检验标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P值与检验标准非常接近,病理性骨折、液—液平面、含铁血黄素沉着、分叶状改变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1.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其发病年龄、好发部位与原发灶密切相关。CT与MRI均可显示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原发灶与继发灶特点,MRI的组织分辨力更强,能显示病变的病理特点。 2.X线+MRI组与X线+CT+MRI组对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CT组,X线+MRI组与X线+CT+MRI组之间的诊断正确率则没有明显差别,临床可以把X线+MRI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诊断仍有疑难者可加做CT,采用X线+CT+MRI方法。 3.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根据病理与影像表现为根据分为三种类型:普通型(原发灶与继发灶成分相仿)、原发为主型(原发成分大于80%)及继发为主型(继发成分大于80%)。 4.对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鉴别诊断,发病年龄、病灶生长部位、是否有实性成分可以作为鉴别的重要依据,突破骨皮质其x~2检验P值与检验标准近似,结合病理特点,考虑亦可作为鉴别重要依据。含铁血黄素沉着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本组病例,可考虑作为一般参考指标。病理性骨折、液—液平面、分叶状改变对两者鉴别意义不大。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38;R681;R445
【图文】:

继发,生长部位,巨细胞瘤,成分


②原发为社型(见1到2):少见,}毛要表现为原发病灶成分所己f比例大于80%,继发ABC成分少,在本组病例‘1“有6例。③继发为{毛型(见图3):少见,主要表现为继发的ABC步丙灶成分所l叮比例

矢状面,HE染色,X线平片,正位


图4(l一8)为同一患者,其图片分别为X线平片正位、侧位、TIWI横断面、STIR冠状面、TZWI矢状面、PDWI矢状面、HE染色及HE染色。该患者病理为骨巨细胞瘤继发ABC,X线平片可见胫骨平台后部囊状透亮区,后缘稍膨胀,M租的T,Wl呈低及中等信号,TZWI呈高及稍低信号,可见液一液平面,PDWI呈高及稍低信号,STIR呈高及稍低信号,病变边界清晰。HE染色肿瘤组织由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可见个别核分裂,部分区可见出血及血腔,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的肉芽组织呈飘带状在血腔中。Pieture4(l一8)weresamePatient,thePictureswereenioPicX一rayPlain,lateralX一rayPlain,TIWItransversesectionseanofM租,STIRcoronalscanofM班,TZWIsagittalseanofM租,PDWIsagittalseanofM班,examPleofHEstainandexamPleofHEstain.ThePathologiealrePortofthePatientwasseeond脚ane切rysmalbonecystderi、·edfromgiantcelltumo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张尧;王元;陈伟;柳西陵;;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误诊分析[J];安徽医学;1989年05期

2 刘正平;欧士欢;徐印坎;张文明;;动脉瘤样骨囊肿[J];上海医学;1987年01期

3 贾慧惠;蔡跃增;;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误诊1例[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王兆礼,杨保林;煮沸的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5例报告[J];山东医药;1985年09期

5 李晓娟;李秀娟;;几种易误诊为骨巨细胞瘤的骨瘤样病变[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22期

6 侯明劲;;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误诊1例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7 岳新华;;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报告[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79年11期

8 徐雪梅;膑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89年02期

9 胡利荣;杨光钊;张德钧;;少见部位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诊断[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6期

10 刘正平;徐印坎;张文明;张文林;赵定麟;贾连顺;刘洪奎;周维江;李家顺;侯春林;;骨巨细胞瘤60例报告[J];上海医学;198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健男;王向辉;蒋延彬;;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忠;;罕见T_(4、5)骨巨细胞瘤1例[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强;邹德威;马华松;海涌;吴继功;陈晓明;鲍磊;刘玉增;张乐乐;;超声刀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作用[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沈桂萍;陈信坚;;骶骨骨巨细胞瘤的综合影像学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5 何中美;;右上颌骨骨巨细胞瘤一例[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林萍;陈益光;李坚;;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孙建男;房津辉;蒋超;李彬;;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8 韩月臣;王海波;樊兆民;徐磊;;颞骨少见骨巨细胞瘤[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曾建成;宋跃明;刘浩;龚全;李涛;刘立岷;孔清泉;屠重棋;胡云洲;裴福兴;;脊柱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叶招明;李伟栩;潘伟波;陶惠民;杨迪生;;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晓辉;开足骨窗暴露病变刮净骨巨细胞瘤[N];健康报;2006年

2 吴一福;四军医大建成传代百次人骨巨细胞瘤细胞系[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赵波;良性骨肿瘤的种类[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叶哲伟;不截肢除骨肿瘤[N];健康报;2007年

5 张中桥;骨瘤恶性程度与端粒酶活性有关[N];健康报;2006年

6 ;他们,为“红盾”增辉[N];新华日报;2006年

7 ;他的腿为何被锯掉了?[N];大众卫生报;2003年

8 西江日报记者 梁晓瑶 特约记者 龙许 通讯员 李均阳;“新农合补偿我4.8万多元”[N];西江日报;2011年

9 王贵平;国内首例创新上颈椎手术[N];广东科技报;2006年

10 殷浩 苏州大学医学院;脆骨头背后的“黑手”[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伟;骨巨细胞瘤发病与复发机制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李颖智;骨巨细胞瘤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及临床诊断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杨进城;复合抗肿瘤活性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刘斌;骨巨细胞瘤基因改变的分子病理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5 马保安;肿瘤局部切、刮术、残腔置管灌注化疗治疗骶骨肿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6 李松建;氯化锌对骨巨细胞瘤体外培养细胞杀伤机理及骨巨细胞瘤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7 姜艳;调磷因子在肿瘤性骨软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李振峰;3T磁共振波谱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9 迟志永;重组人类骨保护蛋白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株的构建及系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10 孙鹏飞;BRMS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抑制骨肉瘤远处转移机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效力;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与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沈印;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申文瑞;抑癌基因P16、P21和P53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4 孙正望;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术后疗效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桂峰;IFI16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6 赵志芳;骨巨细胞瘤治疗和复发的相关因素[D];浙江大学;2004年

7 广东;氩气刀灭活结合骨与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伟;Fas/FasL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刘威;Notch信号途径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立生;VEGF、NOS2和NOS3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94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94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