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17:08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前、一疗程后、全程化疗后手术前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半定量参数及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复合胆碱(tCho)峰下面积值的变化对新辅助化疗病理反应性评估的预测及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28例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化疗一疗程后、全程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平扫采用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动态成像序列(3D fast low angle shot,3D FLASH) T1WI横断位扫描和短翻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 STIR) T2WI横断位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ingle Shot Echo Plannar Imaging, SS-EP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亦采用3D FLASH技术,共扫描8次,每次扫描时间60s。第1次蒙片扫描完成后注入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30ml和生理盐水30ml,注药完成后即刻开始连续7次扫描。磁共振波谱检查在动态增强扫描结束后进行,以动态增强第一组图像重建的矢冠横三组图像作为定位像,多体素采用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序列,单体素采用单体素波谱(single voxel spectroscopy, SVS)序列,定位时尽量将病灶全部包括在内。通过Siemens Sygno工作站及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将所有病例按照Miller/Payne病理反应性分级标准分为组织学显著反应组(major histological response, MHR)与非组织学显著反应组(non-major histological response, NMHR)。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NAC前后病灶最大径、ADC值、半定量参数、复合胆碱峰下面积值及变化率的差异。以病理反应性分级作为金标准,采用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值,分析三种方法对病理反应性评估的效能,并获得MHR与NMHR的变化值诊断临界点。 结果: 2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MP分级有15例为MHR组,有13例为NMHR组。化疗前及化疗第一疗程后MHR组和NMHR组各参数:肿瘤最大径、ADC值(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半定量参数(早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最大线性斜率、最大排泄率)、复合胆碱峰下面积值(多体素波谱、单体素波谱)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全程化疗后,手术前两组病例各组参数除最大强化率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参数MHR组和NMHR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疗程化疗后各参数变化率在MHR组和NMHR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化疗后手术前全部参数的变化率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MHR组和NMHR组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各组参数绘制ROC曲线,化疗前、第一疗程后的肿瘤最大径、ADC值(ADCmean、ADCmin)、半定量参数(Ee、Emax、Smax、Ewash)、复合胆碱峰下面积值(CSI、SVS)以及手术前的Emax都不具有诊断效能(P0.05),手术前的其他参数均具有诊断效能,但除手术前ADC值(ADCmean、ADCmin)外,其他参数诊断效能较低,AUC0.5。手术前最小ADC值最佳临界预测值为0.94×10-3mm2/s (AUC=0.954, P=0.000),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2.3%。 各参数在第一疗程化疗后的变化率对MHR亦不具有诊断效能(P0.05)。手术前所有参数的变化值都具有诊断效能,并且诊断效能都较高(AUC0.5)。除肿瘤最大径(AUC=0.964)外,诊断效能最高者为单体素复合胆碱峰下面积值变化率,其最佳临界预测值为54.26%(AUC=0.943,P=0.002),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7%。肿瘤最小ADC值变化率(AUC=0.908)较平均ADC值变化率(AUC=0.892)诊断效能更高;半定量参数中,△Ewash2%(AUC=0.918)△Smax2%(AUC=0.856)△Ee2%(AUC=0.831)△Emax2%(AUC=0.754)。 结论: 1、功能磁共振成像早期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时间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全程化疗后肿瘤最小ADC值具有较好的诊断MHR的价值,其最佳临界预测值为0.94×10-3mm2/s (AUC=0.954, P=0.000),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2.3%。 3、磁共振波谱复合胆碱峰下面积值能够诊断新辅助化疗疗效,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尤其是单体素复合胆碱峰下面积值变化率,其最佳临界预测值为54.26%(AUC=0.943, P=0.002),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7%。 4、新辅助化疗全程化疗结束后,肿瘤最小ADC值变化率较平均ADC值变化率诊断效能更高;动态增强扫描半定量参数中,最大排泄率变化率诊断效能最高,最大线性斜率变化率和早期强化率变化率次之,最大强化率变化率最低。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7.9;R445.2
本文编号:2799635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7.9;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晓红;李瑞敏;彭卫军;;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磁共振成像;2011年03期
2 唐健;沈海林;;单体素和多体素MRS在胶质瘤诊治中的优缺点[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5年03期
3 赵蕤;徐凯;李绍东;龙斌;许倩;;3D MRS在前列腺外周带T2低信号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4期
4 胡文娟;张蓓;潘玉林;谢蕴;刘维燕;;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1年01期
5 尹波;刘莉;邹丽萍;耿道颖;;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DCE-MRI血流动力学与病理学对照[J];放射学实践;2011年10期
6 梅昂;许建荣;华佳;;乳腺多体素~1H-MRS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5期
7 路红;刘佩芳;叶兆祥;鲍润贤;;扩散加权成像中不同扩散敏感系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年07期
8 崔延安;刘红霞;周静;黄海青;;动态增强、扩散加权及波谱成像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年07期
9 姜蕾;杜湘珂;周诚;陈敏;纪立伟;李波;陆旭;陈辉;孙非;申皓;;MRS复合胆碱定量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年11期
10 陈林丽;赵建农;郭大静;;MR氢质子波谱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2799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79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