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在国人破裂的颅内动脉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06:17
   颅内动脉瘤是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临床威胁是动脉瘤破裂后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伴发颅内血肿等,治疗前后死亡率、致残率都较高。3.6%-6.0%的成人具有隐匿性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一旦出血,后果严重。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其对动脉瘤破裂倾向的认识,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结合常规扫描,作为安全、快捷的影像方法,能够对破裂的动脉瘤及其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颅内继发病变做出诊断,是一种目前临床常用的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近年来,多层螺旋CT设备更新较快,不断升级,设备成本较高。本文旨在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等级的多层螺旋CT设备对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进行检查,利用其多种重建技术对破裂的动脉瘤做出全面的诊断,并与手术、DSA进行对比,评价不同等级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以及造影剂用量、射线剂量的差异;评价多层螺旋CT在破裂动脉瘤治疗方案选择及动脉瘤夹闭手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分析破裂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动脉瘤破裂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从而指导临床有效选择多层螺旋CT设备、降低社会成本,为临床提供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信息、破裂因素信息及出血类型信息,进一步提高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在有效诊断方法的选择、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减少致死率、致残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816.1
【部分图文】:

动脉瘤,前交通动脉,指状


指状动脉瘤(前交通动脉)

动脉瘤,分叶状


图3分叶状动脉瘤(基底动脉尖)

颈内动脉,囊状动脉瘤


巨大囊状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瑞敏;王晶;王忠耕;;多层64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2 袁秀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田向阳;;脑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体会[J];北方药学;2011年08期

4 乐永平;邵伯;吴晓宏;王大鹏;姜河;杨延池;肖国栋;;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17期

5 杜志君;李朝晖;祝子峰;;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年20期

6 鲁成;;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5期

7 范伟雄;;颅内动脉瘤多排螺旋CTA诊断价值与DSA的对比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8 周玮;刘科;朱政鸣;程凯敏;邹胜伟;黄涛;邓永兵;黄警锐;许毅;邓建平;;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1年24期

9 潜艳;张丽萍;曾铁英;;1例先天性多囊肾、多囊肝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年23期

10 蔡明玉;何亮;王立富;王书祥;孙陵;吕朋华;耿素萍;黄文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选民;徐霖;李小力;;3D DSA与常规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于丽丽;戴敏;;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围术期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祝向东;周峰;周景义;应广宇;许景;陈高;张建民;;儿童颅内动脉瘤6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孙军;陆川;陈献东;蔡建勇;陈茂华;巴华君;林建虎;何学雄;林震旦;;颅内动脉瘤的自然发生史认识[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5 毛海英;陈志仁;梁妍;方昊;吴祥才;佟影;;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CTA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李春华;;旋转DSA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孙堂胜;魏世辉;武琛;;颅内动脉瘤与眼部改变的关系[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孙堂胜;魏世辉;武琛;;伴有眼部症状的颅内动脉瘤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德秀;李春华;赵年;夏进东;;3D DSA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广宁;;颅内动脉瘤手术时机与预后关系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凤霞;山铝医院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N];淄博日报;2011年

2 刘建民 张永巍 (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 刘建民);颅内动脉瘤[N];文汇报;2009年

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杨鹏飞;颅内动脉瘤治疗思路要变?[N];健康报;2009年

4 白毅;用AR值比用瘤体大小衡量破裂风险更有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记者 杨颖 通讯员 翟伟 建军;市传染病医院多层螺旋CT投入使用[N];保定日报;2010年

6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杨凯艳;颅内动脉瘤引发脑出血的“定时炸弹”[N];大众卫生报;2009年

7 于骅琴;显微外科技术将在新世纪得到更快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8 李华;我市首次采用介入疗法治疗脑动脉瘤[N];自贡日报;2010年

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 石祥恩;血管搭桥 巧治颅内动脉瘤[N];健康报;2009年

10 驻沪记者 魏峗;关注动脉瘤 清除脑中炸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丹;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在国人破裂的颅内动脉瘤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文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的比较影像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陈家亮;颅内动脉瘤的血液动力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4 鲁刚;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卢海涛;颅内动脉瘤发生与治疗后复发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6 蒲朝霞;主动脉内径和弹性改变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罗望池;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朱文焕;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祝源;颅内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因子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辛涛;数字减影三维重建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锐钿;颅内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临床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2 张兴华;介入栓塞治疗80例颅内动脉瘤的疗效与经验[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崔景余;颅内动脉瘤5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吕丙波;颅内动脉瘤术前手术时机选择及术中电生理监测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5 温玉东;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短中期复发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双全;雌激素缺乏对大鼠颅内动脉瘤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赵勇;手术治疗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疗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8 凌峻;Th17免疫应答参与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何宗泽;NF-κB和MMP-9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10 尹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中表达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25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25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