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右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1 15:53
   研究背景: 由于单纯房间隔缺损产生左向右分流,部分左房血液进入右房,尤其在缺损较大时,导致左心容量负荷降低;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容量增多,肺动脉收缩压增高;右心扩大时,室间隔偏向左室一侧,协助右室射血,出现异常运动,右室因形态不规则、室壁较薄和复杂的肌小梁结构使得目前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整体及局部功能仍旧比较困难。虽然对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功能的超声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右室局部功能的研究较少,且都集中在评价房缺矫正术(介入封堵或者外科修补术)前后右室游离壁应变/应变率变化,至今未见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房缺未矫正患者局部右室功能的报道。本研究旨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探讨成人房间隔缺损未矫正患者的右室局部功能变化。 目的 目前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局部功能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房缺未行矫正患者右室游离壁各节段进行测量,获得应变及应变率等相关数据,分析右室局部功能。 方法 35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26例女性,9例男性)和正常组(13例女性,7例男性),采用飞利浦公司IE33彩色超声仪器,患者左侧卧位,分别在心尖四腔切面取得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存盘后用脱机软件QLab中的TMQA功能测得右室游离壁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和应变率数据(结合心电图及计算得到最大应变/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及平均舒张期应变/应变率)。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组间平均值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SD组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应变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基底段仅平均舒张期应变高于正常组(p=0.012。应变率在两组有显著差异,ASD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的最大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率、平均舒张期应变率均普遍高于正常组,仅基底段平均舒张期应变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805)。 结论 成人未行矫正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应变率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右心系统容量负荷增加对右心局部功能产生显著影响。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是一种无创评价右室局部功能的有效手段。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R445.1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目次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幼峰;陈立斌;曹涌;尹凤英;陈伟英;;超声二维应变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区域室壁收缩功能[J];现代实用医学;2010年12期

2 徐锦晖;郭瑞强;陈金玲;周青;;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3 古丽齐满·霍加阿不都拉;卡地尔·依米提;史琪;王春梅;;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覃琴;周春;;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06期

5 褚静洁;李玉宏;;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2831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31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c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