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氢化可的松

发布时间:2020-10-12 07:14
   人体血清中葡萄糖、氢化可的松的含量测定是临床检测中极为关键的生化指标之一,为临床诊断和病情观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血清葡萄糖与氢化可的松的测定,但由于其测定结果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实现测定标准化迫切需要建立准确、精密的参考方法。 本文中以D-[~(13)C_6]-葡萄糖作为测量内标,分别考查了血清葡萄糖准确测定所需的样品前处理、衍生化反应、色谱质谱的分离和测量条件,建立了同位素稀释质谱技术准确测定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简单方法。 文中采用本法对三种不同浓度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进行定值,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同时采用本法对标准物质SRM965a(level1、level 3)冰冻人血清进行了葡萄糖的方法准确性的验证,与标准物质保证值的相对偏差均在±1%以内;同时,进行了回收率实验,方法的回收率在99~101%之间,证明方法准确度较高。同时本文对葡萄糖的定值结果进行了全面的不确定度评定,总的不确定度在1%以内,符合人体血清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的要求。 本文提出的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方法,前处理过程比较简单,是较为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作为人体血清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 同位素稀释质谱技术同样应用于测定人体血清中氢化可的松。2006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参加了国际计量局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组织血清氢化可的松的国际比对CCQM-P77a,应用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方法精密、准确,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测定结果与其他各国达到等效一致。
【学位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81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意义
        1.1.1 葡萄糖概述
        1.1.2 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意义
    1.2 血清葡萄糖的测定方法
        1.2.1 氧化酶—偶联比色法
        1.2.2 微电流法
        1.2.3 氧速率法
        1.2.4 已糖激酶法
        1.2.5 邻甲苯胺法
        1.2.6 葡萄糖脱氢酶法
        1.2.7 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1.2.8 无损技术检测法
    1.3 血清中氢化可的松的测定意义
        1.3.1 氢化可的松概述
        1.3.2 血清中氢化可的松的测定意义
    1.4 血清中氢化可的松的测定方法
        1.4.1 放射免疫法
        1.4.2 酶分析法
        1.4.3 化学发光法
        1.4.4 荧光光度法
        1.4.5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6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血清葡萄糖
    2.1 仪器、试剂与实验材料
        2.1.1 仪器
        2.1.2 血清样品
        2.1.3 试剂
    2.2 溶液配制及样品预处理
        2.2.1 标准溶液配制
        2.2.2 样品预处理
    2.3 实验条件选择
        2.3.1 蛋白沉淀试剂或除去装置的选择
        2.3.2 葡萄糖标记物稳定性考察
        2.3.3 血清蛋白沉淀离心条件选择
        2.3.4 衍生条件的选择
        2.3.5 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
    2.4 测定与计算方法的选择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方法的线性范围
        2.5.2 检测限与定量限
        2.5.3 单点法测定葡萄糖浓度
        2.5.4 标准交叉测定实验
        2.5.5 方法验证
第三章 气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的不确定度分析
    3.1 随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度
    3.2 非随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度
        3.2.1 重复测定产生的不确定度
        3.2.2 称量的不确定度
        3.2.3 葡萄糖标准物质纯度的不确定度
    3.3 不确定度一览表
    3.4 测定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3.5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3.6 测量结果的表达
第四章 血清氢化可的松测定的国际比对——CCQM-P77a
    4.1 仪器、试剂与实验材料
        4.1.1 仪器
        4.1.2 比对血清样品
        4.1.3 试剂
    4.2 血清中氢化可的松的测定方法
        4.2.1 标准溶液配制
        4.2.2 流动相的配制
        4.2.3 其他溶液配制
        4.2.4 比对样品预处理
        4.2.5 色谱质谱条件
        4.2.6 测定及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测定结果与不确定度分析
        4.3.2 测量结果的表达
        4.3.3 各实验室比对结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介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顺利,李薇,林金明,王学锋;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氢化可的松[J];分析化学;2004年11期

2 肖君;王龙;骆清铭;龚辉;;基于近红外三波长的血糖检测系统研制[J];光电子.激光;2007年09期

3 李耀明,梁剑宁,刘光明,何志强;氧速率法与酶法测葡萄糖的方法学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16期

4 邱辅佑,马明;氧速率法测定血清葡萄糖与其他方法的比较[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俞旭峰;;氧电极法测定血液葡萄糖含量[J];化学传感器;2002年02期

6 吴恒慧;测定血糖两种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J];武汉医学杂志;1994年04期

7 李宏;;血清葡萄糖测定的溶血干扰及结果校正[J];西南军医;2007年04期

8 梁志超,刘敏,王毓三;血清葡萄糖的葡萄糖脱氢酶测定法[J];临床检验杂志;1996年01期

9 何恩萍;冷平;;血糖干化学分析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的对比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吴志兰,洪雪;糖尿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的变化[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837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37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