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MRU的方法、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0:04
   目的:一、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的检查技术和方法,观测尿路显像的解剖和变异。 二、探讨MRU在泌尿系疾病,尤其是尿路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材料与方法:一、共对110例同时行2D重T2厚层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和多层薄层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分别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出3D MRU图像。并分别对两种技术的影像资料进行分类、分级判读,全面比较、评价。 二、对尿路的正常解剖和先天性变异进行评估,并计算其在样本总数和本类型中的所占比例。重点分析本研究中20例共6种泌尿系先天性发育异常的MRU表现及相关特征,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1例,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3例,孤立肾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肾发育不良2例(1例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 三、分析73例泌尿系病变的MRU图像。尿路梗阻病变中,输尿管结石22例,输尿管炎性缩窄12例,原发性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转移癌5例,术后疤痕形成4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2例,盆腔脂肪增多症1例。非尿路梗阻病变中,肾结石9例,肾结核7例,肾盂癌3例,膀胱癌4例,单纯性肾囊肿15例,多囊肾3例,获得性肾囊肿3例,非梗阻性尿路扩张2例。分类评估和探讨各病种的MRU特征性表现及征象。 结果:一、MRU两种扫描方法(重T2厚层TSE和多层薄层HASTE)对于梗阻平面和程度的诊断准确性均达到100%,没有差异性。对于梗阻原因的局部定位,TSE明显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关尿路结石的检出,TSE和HASTE的敏感性分别为68.8%和78.6%。TSE MRU勾画尿路形态更为清晰,周围部分器官的伪影得以抑制;HASTE 3DMRU及其原始图像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
【学位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R445.2
【部分图文】:

结石,尿路梗阻,双侧,重建图像


对于梗阻原因的局部定位,TSE的明显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关检出尿路结石,TSE和HASTE的敏感性分别为68.8%和78.6%(表2),对于细节的显示,后者较前者为优(图2)。TSEMRU勾画尿路形态更为清晰,周围部分器官的伪影得以抑制;HASTE3DMRU及其原始图像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影像资料。故而,将两者结合应用更利于做出定性诊断。表298例MUR两种扫描方法显示梗阻原因和图像质量的情况(例)局部定位尿路结石图像质量外压内生不确定+一很好适中较差69006,山月j64530︸6曰..1,白一‘U,.二,.16Q肉JZ︸、曰Un,‘内j4尹6TSEHASTEABC图2左输尿管结石(膀胧癌术后双侧尿路梗阻):A

示意图,腔静脉后输尿管,输尿管,肾发育不良


2例均为低拌型;尿路梗阻:狭窄端逐渐变细,并向上向向中线移位(图5)。I型ll型图4腔静脉后输尿管Baetosn分型示意图图5移位,图像。A腔静脉后输尿管(低拌型):A,MRU示输尿管在中上段处呈“S”形弯曲,并向中线梗阻端逐渐变细;B,轴位TZWI示输尿管明显扩张并绕至WC后方(箭);C,即(5)肾发育不良:2例(10%),单侧发病,左右各1例,分别为中年男性和青年女性

肾盂,肾盏,肾发育不良,系统发育


其体积仅为正常肾的1/3一1/6,肾实质变薄,肾盏数目稀少,肾盂输尿管小;健侧肾代偿性肥大。其中1例术中发现同侧输尿管下端异位开口于阴道,尿路无梗阻,M丑U未能发现(图6)。图6肾发育不良:A,MRU及3DMRA图像,MRU示右肾体积小,肾盂肾盏轻度扩张;MRA示右肾动脉细小;B与C为同一病例,MRU示左肾集合系统发育不良,肾盂小,肾盏数目稀少;DSA及大体标本图像示肾脏仍有染色(箭),体积小但轮廓光整。讨论一、MRU的成像原理与技术特点MRU是利用尿液中的水作天然对比剂达到“造影”目的,尿液中的水有很长的TZ弛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丽;李延清;冯蓉;拓明祥;田青;;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及保护方法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5期

2 张晓非;陈建;刘朝晖;;锁骨上神经手术损伤及尸体解剖分布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赵丽君;陈珞珈;张平;周杰;;浅谈《黄帝内经》对脑的认识[J];中医杂志;2011年17期

4 T.Bilhim;J.M.Pisco;A.Furtado;D.Casal;D.Pais;L.C.Pinheiro;金吟;;利用多层CT血管成像和导管血管造影显示前列腺的动脉供血[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4期

5 王佳璐;谭梁飞;;白纹伊蚊的饲养技巧及其卵巢的解剖方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4期

6 徐纪勇;;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岳月红;宋为群;霍速;刘霖;孟志勇;;非自我为中心的偏侧忽略的发生及其解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8 ;第十届新华耳科论坛暨颞骨及侧颅底解剖训练班通知[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年04期

9 ;第十届新华耳科论坛暨颞骨及侧颅底解剖训练班通知[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08期

10 ;第十届新华耳科论坛暨颞骨及侧颅底解剖训练班通知[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威;东方人面中部脂肪垫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年轻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2 辛华;珊瑚菜的发育解剖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何爱咏;颈椎解剖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上位椎间小关节压力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06年

4 林志春;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透明软骨病变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5 张庆霞;盆底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周双德;山莓叶形态解剖与抗菌成分及毒副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思鸿;前交叉韧带断裂对内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刘红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解剖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肖文峰;前交叉韧带分束及其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谭雄进;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孔形态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蒨蒨;MRU的方法、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白晨平;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认识及治疗进展[D];郑州大学;2005年

3 杜鑫丹;硬膜下腔的解剖与麻醉的相关分析[D];延边大学;2007年

4 王凯;山羊鼻腔与人类鼻腔对比解剖以及山羊鼻腔支架植入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刘传圣;国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应用解剖学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王砚东;胸外侧动脉与胸长神经的关系及对乳房血液供应的解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宫德峰;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蒋学建;川硬皮肿腿蜂内部解剖及寄主对其取食和产卵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9 范立北;膝关节TCL、FCL的解剖、X线和MR相关研究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0 卢川;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3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43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