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MDCT在与SPL相关支气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16 12:57
   第一部分 SPL相关支气管的MinIP与MPR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MinIP)与多平面重建(MPR)在显示与孤立性肺病变(SPL)相关支气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搜集100例可显示SPL相关支气管关系的病例,行薄准直(≤1mm)MDCT扫描,以≤1mm层厚重组,重建间隔为0.3~0.4mm。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59±13岁(范围25~85岁)。SPL平均最大径为26.1±11.2mm(范围8.1~62.7mm)。所有病例薄层重组图像传输至GEADW4.3工作站并沿SPL相关支气管长轴分别行MinIP和MPR正交切面重建,两个切面形成两种斜位重建方式,重建层块厚度(层厚)分别为1mm、2mm、3mm和5mm四组,层间距为1mm。对四组MinIP和MPR在支气管显示和肺血管屏蔽方面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在GEADW4.3工作站采用斜位容积显示模式对SPL相关支气管分级。数据采用SPSS15.0(Chicago,USA)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R×C列表采用Fisher Exact检验,支气管显示和肺血管屏蔽平均积分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单因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对MinIP或MPR不同斜位行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果(1)重建方式在两肺近肺尖处以斜冠状位-斜矢状位的组合最为显著(P0.05)。(2)Ⅳ~Ⅵ级支气管在所有病例中占60%,1mm和2mm层块厚度MinIP可清晰显示所有SPL相关支气管,3mm和5mm层块厚度的MinIP可清晰显示所有SPL相关的Ⅳ~Ⅴ级支气管,2mm层厚MPR可清晰显示Ⅳ~Ⅶ级支气管;3mm和5mm层厚MPR不能清晰显示所有SPL相关支气管。(3)MinIP和MPR显示支气管的平均积分,均随层厚增加而减少。1~3mm层块厚度的MinIP图像平均积分高于2mm层厚MPR图像,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MinIP在1mm层块厚度间和2mm层块厚度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和0.708(p0.05),而在3mm层块厚度间和5mm层块厚度间无组内相关性(P0.05)。MinIP层块越厚,肺血管的屏蔽效果越好。而MPR不屏蔽肺血管,2~5mm层块厚度的MinIP屏蔽肺血管与MPR图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2mm层厚的MinIP可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病变相关支气管,与MPR比较更能屏蔽肺血管。 第二部分 MinIP在SPN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MinIP)在显示孤立性肺结节支气管征象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搜集66例可显示SPN与相关支气管关系的病例,进行薄准直(≤1mm)的多排螺旋CT(MDCT)靶扫描(56例)或薄层扫描(10例),薄层扫描病例行靶重建。恶性45例,良性21例。男女各33例。平均年龄59±14岁(范围25~85岁)。所有SPN最大径≤3cm,其平均最大径21.5±5.2mm(范围8.1mm~30.0mm)。66例分别应用2mm和5mm层块厚度的MinIP以及2mm层厚MPR,沿SPN相关支气管的长轴方向进行重建,并分别比较2mm层厚MPR与2mm和5mm层块厚度MinIP显示CT支气管征的差异。2mm层块厚度的MinIP还应用宽窗(窗宽为1500Hu,窗位为-500Hu),且同上述两种层块厚度的MinIP比较显示CT支气管征的差异。对SPN的大小、SPN的病理类型及20例腺癌分化程度与CT支气管征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对照。采用SPSS15.0(Chicago,USA)软件对与CT支气管征分型相关R×C列表进行Fisher Exac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果(1)2mm层块厚度MinIP则为3.89,而2mm层厚MPR显示CT支气管征的平均积分为3.39,且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比较2mm层厚MPR图像,同层块厚度的MinIP图像显示CT支气管征评分更高39例(59.1%),评分相等26例(39.4%),评分稍差1例(1.5%),为左舌叶结节。5mm层块厚度MinIP显示CT支气管征的平均积分为3.30,与2mm层块厚度的MinIP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但与2mm层厚MPR无差异(P0.05)。5mm层块厚度的MinIP图像显示CT支气管征评分优17例(25.8%),良好26例(39.4%),一般20例(30.3%),很差3例(4.5%)。应用宽窗的2mm层块厚度MinIP图像显示CT支气管征评分优39例(59.1%),良好27例(40.9%)。(2)在MinIP图像上,CT支气管征表现为以下5种类型:Ⅰ型,恶性18例(33.3%),良性8例(38.1%),支气管伸至SPN边缘,被截断呈杯口状或平直;Ⅱ型,恶性12例(24.4%),良性4例(19.0%),支气管进入SPN,变细、变尖呈锥状中断于SPN内;Ⅲ型,恶性22例(48.9%),良性4例(19.0%),支气管在SPN内呈长段开放状,管腔可不规则狭窄、扭曲和扩张,并可进一步分叉,甚至穿过SPN;Ⅳ型,恶性20例(44.4%),良性4例(19.0%),支气管紧贴SPN边缘走行,管腔形态正常;Ⅴ型,恶性2例(4.4%),良性10例(47.6%),支气管紧贴SPN边缘走行,管腔不同程度受压变扁或中断。Ⅲ型CT支气管征以恶性病变最多见,且在良恶性病变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次为Ⅳ型和Ⅰ型,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Ⅴ型CT支气管征以良性病变最多见,且在良恶性病变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Ⅰ型次之(P0.05)。CT支气管征随SPN的增大而增多。(3)CT支气管征各型在低分化腺癌(4例)与中分化腺癌(17例)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SPN大小在1cm以内时,仅见Ⅳ~Ⅴ型CT支气管征(各1例);而SPN大小在1~2cm以内时,Ⅰ型CT支气管征最多见(9例),Ⅱ型最少见(3例);当SPN大小在2~3cm时,Ⅲ型CT支气管征最多见(19例),Ⅳ型次之(18例),Ⅴ型最少见(7例)。 结论通过对照观察认为MinIP结合理想的宽窗有助于显示SPN的CT支气管征,而这些征象对于SPN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816.4
【部分图文】:

直方图,层块,斜轴


附图及图例说明图1,斜轴位smm层块图2,斜冠状位smm层块图3,斜矢状位Zmm层块图1一3.显示SPL相关支气管的MinIP斜位重建图像重建方式组合︸、、0.、︸0︸病例数右上叶+左上叶*右中叶+左舌叶右下叶十左下叶.斜轴位+斜冠位目斜冠位+斜矢位.斜轴位+斜矢位图4,不同肺叶肺段重建方式组合直方图图5,斜矢状位图6,斜轴位图7,斜冠状位图5, 2mm层块厚度MinIP示SPL相关IV级支气管图6, 5mm层块厚度MinIP示SPL相关V级支气管图7, 2mm层块厚度MinIP示SPL相关

层块,毕业论文,图例说明,复旦大学


斜冠状位smm层块

层块,毕业论文,图例说明,复旦大学


斜矢状位Zmm层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良;娄明武;范义;胡卫东;王凯;王新;;16层螺旋CT在闭合性肌腱(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年02期

2 强金伟,周康荣,廖治河,鲁刚,陈刚,陈锦;支气管多层螺旋CT后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4年12期

3 张琳;朱铭;李玉华;钟玉敏;孙爱敏;顾晓红;;小型猪低剂量MSCT气道重组的实验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7年11期

4 崔涛,张官萍,张建生,邓星河,王晓红;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在颞骨影像学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年06期

5 张志勇;周康荣;洪应中;;胸膜凹陷征的病理基础及其HRCT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年11期

6 沈小健;龚建平;李平;蔡庆;陈光强;朱建兵;钱铭辉;;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重建间隔和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07期

7 殷薇薇,叶彩儿,陈彦凡,曹国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病变诊断中的意义[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周涛;甘新莲;;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关系的多排螺旋CT和病理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07期

9 李冬梅;易梅;古光君;伍建林;;16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树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08年10期

10 谭理连,李扬彬,李树欣,陈德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843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43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