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一站式CTP-CTA与磁共振ASL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0-10-18 02:28
   目的本研究试图运用全脑覆盖的动态容积4D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4DCTP-CTA)技术及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技术,对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灌注状态、侧支循环情况做出评价,并结合随访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评分对其预后进行预测;同时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对63例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发病的不同阶段(超急性期~亚急性期)进行CT平扫及动态容积4D CTP-CTA检查。以20%为阈值,根据rCBF或rCBV的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高灌注(患侧与健侧rCBF或rCBV比值120%),正常灌注(患侧与健侧rCBF或rCBV比值在80%~120%)和低灌注组(患侧与健侧rCBF或rCBV匕值80%)。45例患者在4D CTP-CTA检前后的0.5小时~3天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包括磁共振常规成像序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磁共振血管成像),其中15例行ASL灌注成像。40例患者在最初检查后的14-30天进行CT或MRI影像学随诊,其中28例行头颅CT平扫,12例行头颅MRI平扫。41例患者在初诊时由有经验的神经科医师进行NIHSS评分。分析不同程度的灌注结果,并与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检验,结合临床对其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1)本组4D CTP-CTA诊断缺血性病变的敏感性93.44%,特异性100%;(2)4D CTP-CTA可以有效地显示全脑病变,包括幕下病变及侧脑室体部以上平面的病变及腔隙性缺血灶;(3)患侧与健侧rCBF比值56%时,均发生脑梗死;患侧与健侧rCBV比值80%者,临床预后较好,梗死灶面积较小;一侧半球大面积缺血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且预后较差;(4)缺血范围较大累及一侧半球多个解剖层面时,CTA常可发现责任血管狭窄/闭塞,达到96.4%(27/28例);(5)侧枝循环良好的患者,梗死面积小,临床预后较好;(6)本组15例患者接受了ASL检查,其中1例4D CTA-CTP发现血管发育异常, CTP表现为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TTP延长,ASL未见异常;2例TIA患者,CTP-CTA阴性,ASL灌注阴性。其余12例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本组数据显示延迟时间1500ms为最佳采集时间点,13/15例(86.67%)患者在这个时间点CBF图像质量及分辨率最好,2/15例(13.33%)患者在2000ms时间点CBF图像质量及分辨率最好。12例中1例桥脑梗塞CTP灌注阴性,ASL灌注阴性;1例右侧脑室旁腔隙梗塞灶,CTP阴性,ASL阴性;另外10例中4例为大面积缺血累及2个以上解剖层面,CTP及ASL均为阳性;另外6例患者缺血灶面积较小,仅累及1个解剖层面,CTP阳性,ASL阴性。4例ASL阳性患者中,3例ASL图显示CBF减低,1例CBF升高,检查的敏感性仅为33.33%,特异性为100%。4例ASL阳性患者的CTP-CBF值与ASL-CBF值无统计学差异(P=0.025)。 结论(1)4D CTP-CTA灌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可作为急诊的常规检查。(2)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P-CTA成像使得CT第一次实现全脑动态成像,准确判断缺血后脑组织各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合动态CTA,提高了显示脑血液动力学病理变化的能力,是一种可靠的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依据。相对于以往其他CT灌注的主要优势在于:(a)覆盖范围增大,达到全脑覆盖;(b)CTP扫描的同时得到CTA的信息,缩短了扫描时间,且无需注射额外的对比剂;(c)CTA可以动态三维显示从纯动脉期到纯静脉期及期间任意时相的血流状况;(d)一站式扫描大大降低了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3)4D CTP-CTA技术,时间分辨率大大提高,可以显示各个时项的血流状态,有望成为替代DSA显示侧枝血管的新型影像手段,是评价侧枝循环及脑灌注状态的切实可行的,可靠的和有效的方法,提高人们对侧枝循环病理生理特征的理解。(4)关于静脉窦血栓及血管畸形的CTP表现,有待大样本量的进一步研究。(5)本组试验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采用大孔径1.5T MR扫描仪获得的ASL图像分辨率不及CTP图像,且扫描时间较长。但是对于面积较大的病变,且患者存在碘过敏等禁忌症及肾功能不良者,ASL技术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445.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P-CTA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4D CTP-CTA评价脑缺血后侧枝血流对脑灌注状态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SL技术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符号说明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咏梅,周红;P-选择素、溶酶体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2 陈颖华;苏容;;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5例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6年16期

3 朱勇;胡治平;;缺血性脑卒中MCP-1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年01期

4 吕晓琴;;巴曲酶治疗老年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9期

5 徐敏;章军建;;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年06期

6 蔡毅军;;通窍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吴其中;王大力;张江;;溶血磷脂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齐英斌;白春艳;周艳;刘敏;马爽;孙宏侠;江新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9期

9 韩敏;;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06期

10 赵静;郑岚;翁迎风;李焕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法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涓;一站式CTP-CTA与磁共振ASL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芳;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陈思涵;武汉城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现状调查[D];武汉大学;2012年

5 涂秋云;长沙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姜铭;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效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汪桂艳;蒙古族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鞠忠;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1年

9 管永靖;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原位活体动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邓淑敏;CYP4F2、CYP4A11及LTC4S基因多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珂;健脾益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再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于杉;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风险预测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瑞霞;口服降纤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姚月娴;肥胖、吸烟和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毕玉华;脑电图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夏添;HIF-1α在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赵莲萍;三维梯度回波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邹光新;玉林地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鄢琦;西洛他唑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朱秋艳;人工寒潮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及尼莫地平药物干预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5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45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