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ADC早期预测和动态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放疗对腮腺分泌功能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学位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R739.91;R730.55
【部分图文】:
均有显著的性差异( P<0.01)。各部分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1)。脊髓的 ADC 值在放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表 1 不同时间段的各部腮腺 ADC 值(×103mm2/s)与放疗前比较**p<0.01部位 放疗前 15th25th放疗结束患侧深叶(P1) 1.14±0.14 1.33±0.35**1.43±0.24**1.48±0.29**患侧浅叶(P2) 1.13±0.19 1.29±0.31**1.39±0.18**1.45±0.32**健侧深叶(P3) 1.13±0.31 1.31±0.26**1.40±0.19**1.47±0.27**健侧浅叶(P4) 1.12±0.17 1.28±0.21**1.38±0.22**1.44±0.34**脊 髓(P) 0.02±0.008 0.021±0.006 0.022±0.007 0.022±0.008
双侧腮腺各部分(P1、P2、P3、P4)的体积在放疗前、15th、25th、放疗结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见表 2)。各部分在放疗前、15th、25th、放疗结束不同时间段腮腺的体积四组比较均有显著的性差异。各部分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 2 不同时间段的各部腮腺体积大小(cm3)与放疗前比较**p<0.01部位 放疗前 15th25th放疗结束患侧深叶:P1 5.42±0.71 5.23±0.52 4.32±0.45**3.70±0.62**患侧浅叶:P2 19.18±2.37 18.34±2.49 17.12±3.12**15.23±3.26**健侧深叶:P3 5.66±0.83 5.38±0.76 4.36±1.12**3.96±0.97**健侧浅叶:P4 20.07±2.69 19.48±1.94 17.67±2.48**16.32±2.62**
6例(10%)患者出现了2级口干症状。在放疗25th时,有7例(患者未出现口干症状,15 例(25%)患者出现了 1 级口干症状,36 例患者出现了 2 级口干症状,2 例(3.3%)患者出现了 3 级口干症状结束时有 6 例(10%)患者仅表现出 1 级口干症状,38 例(63.3%出现了 2 级口干症状,11 例(18.3%)患者了出现 3 级口干症状。表 3 60 例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口干症状的变化(例数)与放疗前比较**p<0.01分级 放疗前 15th25th放疗结束0 60 12 7 5Ⅰ 0 42 15 6Ⅱ 0 6 36 38Ⅲ 0 0 2 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梅;;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护理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13期
2 张莹莹;Jun-Li Luo;;中美两国头颈部肿瘤规范化诊疗差异浅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年01期
3 郭玉霞;;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8年18期
4 李云;罗乐;何倩;张琳;韩亚骞;刘峰;刘林;马宏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30期
5 高婕;姜永亲;Zhao Jin-Zhi;Zheng Hong;Li Li-Ya;;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体质量下降的风险因素[J];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14期
6 陈飞;余婷婷;刘晓安;;参麦注射液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减轻放射性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28期
7 周婷;;头颈部肿瘤切除游离皮瓣修复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J];现代养生;2017年08期
8 刘海姣;;临床护理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人人健康;2017年18期
9 王艺洁;奎晓艳;陈东琼;吕艳存;;临床路径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20期
10 戴奇刚;;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72例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水洪;~(18)F-FDG代谢功能图像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韩敏;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和周期素D_1在头颈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04年
3 张耀伟;MDM2和MDM4基因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飞;DWI-ADC早期预测和动态检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放疗对腮腺分泌功能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2 孙海艳;DWI-ADC鉴别脂肪瘤与脂肪肉瘤的价值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由伟;循环肿瘤细胞及纤维蛋白原在评估头颈部肿瘤预后中的作用研究[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4 谢梅容;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5 聂彩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8年
6 何佳;探究病人相关因素在延误头颈部肿瘤患者早期诊治中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7 谭淑慧;基于形变配准的头颈部肿瘤自适应IMRT方案的剂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盛馨;头颈部肿瘤IGRT摆位误差、临床疗效及急性放疗毒性反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9 祁永红;MR DCE-TIC、DWI-ADC结合~1H-MRS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D];青海大学;2016年
10 刘婷婷;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9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4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