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9:0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在肠梗阻的诊断及确定病因、梗阻部位及梗阻程度的临床价值。 材料及方法 对拟诊肠梗阻的189例病人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64层GE light speed VCT机和16层GE Light Speed Pro CT机,增强扫描应用对比剂碘普罗胺(优维显)370mg/mL,注射速率3.5mL/s,剂量80ml,以轴位图像为基础,将薄层容积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获得兴趣区的MPR图像、曲面重组(CPR)图像、滑动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图像。分别对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梗阻程度作出诊断,然后与手术及肠镜活检后的病理结果进行逐一对照。比较两阅片者在单独观察横断位图像和横断位结合多平面图像诊断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两阅片者双盲法阅片的诊断一致性,肠梗阻诊断的信心指数评分,分别评价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灵敏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判断准确率、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 结果 1.两阅片者在单独观察横断位图像和横断位结合多平面图像诊断肠梗阻时,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2%和95.2%,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14,P=0.1432﹥0.05值),但是不同阅片者的诊断一致性进一步提高(K值分别为0.61、0.72),两种方法间信心指数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5﹤0.05)。运用横断位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诊断肠梗阻的信心评分明显提高。 2.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4.8%、96.3%、98.4%、88.1%、95.2%;Youden指数=91.1%;阳性似然比=25.6;阴性似然比=0.04。 3.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0.7%。肠道本身病变、肠道内病变、肠道外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94.7%、87.2%。 4.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梗阻平面的判断总符合率为82.4%。十二指肠为100%、空肠为76.2%、回肠为68.6%、盲升结肠为90.9%、横结肠为85.7%、降结肠为100%、乙状结肠为91.7%、直肠为100%。如果将病例分为十二指肠组、空回肠组及大肠三组其诊断符合率100%、71.4%、93.3%。三者诊断符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χ2=9.92,P=0.007﹤0.05),十二指肠及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 5.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及完全性肠梗阻中,对肠梗阻是否存在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5%、100%。两者诊断符合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79,P﹤0.05值)。两者间对肠梗阻原因部位的诊断符合率65.8%、92.0%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3.2,P﹤0.05值)。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及病因部位的诊断的符合率较高。 6.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单纯性肠梗阻及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8%、83.9%,对单纯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但两者的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3.4592,p=0.0629)。 结论 1.两阅片者在单独观察横断位图片和横断位结合多平面重组图片诊断肠梗阻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利用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增加肠梗阻的诊断信心,并可使不同阅片者间诊断一致性增加,多平面重组技术是肠梗阻诊断的重要补充。 2.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中无论是梗阻病因、梗阻平面及梗阻程度各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肠梗阻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3.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中,十二指肠及大肠梗阻诊断符合率高,而空回肠梗阻诊断符合率低。 4.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中对空回肠梗阻及不完全性肠梗阻诊断符合率略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因及部位的诊断符合率略低。
【学位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656.7;R816.5
【部分图文】:

构成图,病例,构成图


手术及肠镜证实病例梗阻部位的构成图

构成图,肠梗阻,构成图


手术及肠镜证实的108例肠梗阻病因的构成图

乙状结肠,病人,近端,位图


图 3:图 3A-E 为同一病人,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图 A 为 CPR 图像,图 B、C分别为矢状位和横断位图片,可见“移行带”位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肠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狭窄近端肠管扩张,远端萎陷。图 D、E 为病理标本及切片图。图 F-G,为横结肠癌的病人,移行带位于横结肠,可见肠壁不规则狭窄。图 G 为术中所见。图H-I 为直肠癌的病人,分别为横断位及矢状位图片,移行带位于直肠。图 4:为升结肠癌合并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图 A 为 CPR 图像,可见升结肠肿块浸润肠壁,远段肠管萎陷,近端大肠及小肠均扩张,小肠内见液体及固定物质的混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逊;;带壳的瓜子和肠梗阻[J];婚育与健康;2011年24期

2 方瑜;;小儿肠梗阻误诊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2期

3 米振生;李学华;;90例老年肠梗阻的病因分析[J];山东医药;2011年30期

4 傅红璟;林伊娜;姚春玲;;综合疗法治疗肠粘连致肠梗阻[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9期

5 周师南;;老年嵌顿疝合并肠梗阻患者10例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11年15期

6 高魁;托娜;;少见原因引起的肠梗阻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6期

7 王小金;余洁;夏道辉;;超声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江西医药;2011年06期

8 曾志强;;胆囊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0期

9 高山;;经口服泛影葡胺对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7期

10 陈友康;;结肠癌并梗阻手术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琳;肠梗阻导致肠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2 纪建松;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3 于向阳;肠梗阻导致肠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Ⅱ[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4 游朕;大鼠低位小肠梗阻肠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梅峰;成年哺乳动物小肠Cajal间质细胞可塑性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6 王禾;腹部手术后粘连的预防[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7 任东林;小承气合剂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周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梗阻机制及奥曲肽干预对肠道动力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马震;粪便标本基因标记物mRNA表达检测及其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石卉;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传军;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9年

2 孙效松;177例老年肠梗阻临床诊疗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金鹏;术中应用肠梗阻导管做内支架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陈林;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肖冬梅;肠梗阻CT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D];川北医学院;2012年

6 闫瑞鹏;活血清下汤对肠梗阻导致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传宝;744例肠梗阻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杨小云;胶囊内镜在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寇文平;滋血润肠汤防治粘连大鼠模型肠梗阻的实验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08年

10 应炯明;恶性肠梗阻的姑息治疗[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4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54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