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颈髓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23:53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常见的一组颈髓病变进行MR弥散张量成像(MR-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DTI)研究,探讨MR-DTI技术在颈髓病变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收集病变组33例颈髓病变(包括颈间盘突出致颈髓慢性损伤23例、颈髓急性损伤5例、颈髓炎症3例、颈椎管内肿瘤2例)和对照组1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GE公司Signa excite 1.5T HD Echo speed超导型磁共振机,采用8通道颈髓线圈行常规MR及MR-DTI检查;其中MR-DTI技术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Echo-planar Image, EPI)扫描技术,选取15个梯度方向及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500s/mm2,扫描时间为4分54秒。扫描完成后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T2WI矢状面来决定被分析的层面。在选定的脊髓层面内b值等于0的图像放置大小相等的感兴趣区,每个大小为12个像素,分别测定各相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颈髓急性损伤、颈髓慢性损伤及对照组获得参数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P值取0.05)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在应用MR-DTI技术进行白质纤维束重建中,设置FA值下限为0.18。在病变组及对照组设定合适区域,重建白质纤维束图。 结果: (一)FA值、ADC值 1.正常人颈髓MR-DTI的FA值=0.657±0.058 , ADC值=(0.958±0.136)×10 ~(-3)mm~2/s。 2.颈髓慢性损伤MR-DTI的FA值=0.467±0.054 , ADC值=(1.158±0.280)×10 ~(-3)mm~2/s;与对照组对比:颈髓慢性损伤中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DC值明显增高,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颈髓慢性损伤,常规T2WI诊断的敏感度为56.5%(13?23);MR-DTI的FA值、ADC值诊断敏感度均为100%。 3.颈髓急性损伤MR-DTI的FA值=0.384±0.076 , ADC=(0.891±0.248)×10 ~(-3)mm~2/s;与对照组对比,颈髓急性损伤的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DC值略降低,两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4.颈髓的慢性损伤与急性损伤比较,颈髓急性损伤较慢性损伤的FA值明显降低,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二)MR白质纤维束成像 MR-DTI上正常人颈髓白质纤维束分布均匀、走向自然,颈髓病变组MR-DTI显示白质纤维束在病变区的异常改变是:颈髓慢性损伤直观显示白质纤维束走行扭曲、移位、局部纤细或断裂;颈髓急性损伤直观显示白质纤维束走行混乱、明显断裂;颈髓炎症及颈椎管内肿瘤病例显示病灶区纤维束肿胀、走行方向改变、受压移位及断裂等。 结论: 1.MR-DTI技术在颈髓慢性损伤中的FA值降低、ADC值升高,MR-DTI可以探测到常规MRI上T2WI序列未能发现的颈髓慢性损伤病灶。 2.MR-DTI技术在颈髓急性损伤中的FA值降低,MR-DTI可为颈髓损伤程度的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在颈髓疾病中,MR白质纤维束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脊髓纤维束受损的情况。
【学位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445.2
【部分图文】:

慢性损伤,颈髓,椎间盘突出,白质


脊液搏动伪影),b ADC 图,c白质纤维束图。a b c2. 23 例颈髓慢性损伤中,常规 T2WI 上只有 13 例可见确切的高信号灶,而 10 例在 T2WI 上未见异常征象;在 MR-DTI 上 23 例 FA 图均显示局部变细,ADC 图示受压部位出现黄绿色低信号,白质纤维束图中可见损伤区域白质纤维束异常征象,包括走行扭曲、移位、局部纤细或断裂(图 2)。

颈髓,急性损伤,低信号,纤维束


a b c d e图 3 颈髓急性损伤的 T2WI 及 MR-DTI 图像 a T2WI 示颈髓局部低信号伴高信号;b FA 图显示病灶区为黄绿色低信号区;c ADC 图上信号混杂;d、e 白质纤维束图显示多处纤维束断裂(箭头)。4. 3 例颈髓炎症在 MR-DTI 中 FA 图示病灶区颈髓增粗,见片状黄绿色低信号,白质纤维束图直观显示白质纤维束肿胀、走向紊乱(图 4)。图 4 颈髓炎症的T2WI及 MR-DTI 图 像 aT2WI 示 颈 髓 局 部 片状高信号;b FA图示病灶区为黄绿色信号;c、d 白质纤维束图示局部纤维束肿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乔晓峰;杨建华;朱光宇;赵立新;;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14期

2 郭成;刘桂芳;;脊髓磁共振扩散成像进展及临床应用[J];齐鲁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3 朱向玉;武乐斌;王光彬;;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疾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01期

4 吴海云;刘志兰;王丹;刘芳;张磊;;扩散张量成像对颈椎病脊髓早期损伤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22期

5 王友;欧阳刚;徐寿勇;周林赟;浦英彦;;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老年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老年医学;2012年06期

6 李旭;秦东京;曹新山;姜兴岳;张迪;王静;;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DTI征象与JOA评分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7 郑孝岭;;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初步评价视放射[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10期



本文编号:2861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61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