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上消化道毗邻不明起源肿物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20-10-31 00:53
   研究背景 上消化道毗邻不明起源的占位性病变病因非常复杂,除常见的各种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还有例如结核,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节病,反应性淋巴结增生等的少见疾病。这些病变大部分无症状,但也有患者表现为进食梗阻、咳嗽、咳痰、胸闷,腹胀、腹痛,发热,皮肤黄染等。这些病变经CT、MRI及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发现,如何确定疾病性质成为临床医师常见的问题。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如PET-CT等只能发现病变,对这些起源不明肿物的进一步病因诊断常常较为困难,且包括腹腔镜、纵隔镜在内的手术探查虽能确诊疾病性质,但创伤大,费用高,目前单纯以诊断为目的手术探查越来越为微创技术取代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是近来发展较为迅速的能获得病理学组织的方法之一。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对上消化道毗邻不明来源肿物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通过检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镜室数据库,筛检出自2007年4月-2012年9月期间因上消化道毗邻不明起源肿物就诊我院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的患者共37例(男28例,平均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经腹部或/和胸部CT等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排除了原发消化系统肿瘤和已知原发灶的转移性肿瘤。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排除心肺疾病及凝血障碍性疾病,停用影响凝血的药物一周。术前禁食8小时。超声内镜评估病变各超声影像学特点,用19G或22G细针穿刺病变送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作出EUS-FNA诊断,以手术或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 结果 37例患者中35例(95%)经FNA获得诊断所需组织。所有病人获得最终诊断,其中5例行手术证实,32例电话随访获得。最终诊断为恶性疾病有25例。EUS-FNA对于确诊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00%、100%、85.7%。最终诊断非恶性疾病12例,包括非特异性炎(1),结核(4),间质瘤(2),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粘液腺瘤(1),神经性纤维瘤(1),结节病(1),不确定(1)。EUS-FNA确诊仅确诊其中4例。术后1例纵隔囊性病变出现胸痛加重,吞咽困难加重,CT显示囊性病变体积增大,经保守治疗后好转。3例术后轻度腹痛。总37例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 EUS-FNA对于鉴别上消化道毗邻不明起源肿物的良恶性准确性及安全性好,但对于非恶性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有限。EUS的影像学特点对于鉴别这类病变良恶性价值有限。在我国,结核是我国常见导致上消化道毗邻的不明起源肿物的非恶性疾病。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445.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和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DeWitt J.;Jowell P.;LeBlanc J. ;徐瑞;;超声内镜引导胰腺转移瘤的细针穿刺:一项多中心试验[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2 黄清海,金震东;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与治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5期

3 张兴;王继见;;超声内镜在直肠癌治疗前分期方面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8期

4 吴杰,贾业贵,李承红,李红燕,陈时,胡赤丁,张勇,甘洪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12期

5 李闻,程凤岐,王志强,孟江云,杜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临床应用初探[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年04期

6 许国铭;超声内镜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1999年01期

7 谢毅!济南市(250062),付越榕!济南市(250062);超声内镜在胰腺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中的应用[J];肿瘤防治杂志;1999年04期

8 彭贵勇,房殿春,杨建民,李向红;超声内镜在胃浸润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03年09期

9 孙思予;介入性内镜超声学及发展前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年05期

10 Sasaki Y.;Niwa Y.;Hirooka Y. ;徐小洁;;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用于探明结肠和直肠黏膜下和黏膜外肿块[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雨迁;超声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2 钟丹丹;超声内镜与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3 邹晓平;内镜超声检查对胃癌诊断及分期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江月萍;超声内镜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5 王凯旋;超声内镜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腹腔神经丛照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李靖涛;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及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李文捷;胃间质瘤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微创治疗[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洁;超声内镜用于胰腺占位诊断及胰腺癌p53基因治疗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冯野;利用细针穿刺的细胞形态定量分析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宏武;c-Myc、FAK、Her-2、CCND1及TopoⅡa在乳腺癌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雪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上消化道毗邻不明起源肿物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13年

2 纪璘;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13年

3 张雯;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D];泰山医学院;2011年

4 赵静丽;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内镜治疗的指导价值[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湘莲;超声内镜对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赵堂海;应用超声内镜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D];青岛大学;2002年

7 王建东;应用超声内镜诊断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8 张兴;超声内镜术前诊断胃癌和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张敏;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诊断及辅助治疗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李大勇;超声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3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63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