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磁共振视放射纤维束示踪及纤维束神经导航初步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12 01:29
   第一部分视放射白质纤维束示踪技术的初步评价 目的:本部分旨在探索临床可接受的视放射成像扫描计划和相应图像后处理方法。方法:选取10例正常志愿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8岁,用1.5T磁共振仪,敏感梯度(MPG)数选择6、14、32个方向,进行DTI检查,每个序列DTI扫描时间约5分钟。将所采集图像根据MPG不同分成3组。利用DTI studio软件,采用多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视放射纤维束。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比较3组图像信噪比(SNR);视放射Meyer袢显示情况;3组图像视放射纤维束平均长度与密度。结果:3组图像的SNR间没有显著性差别;6MPG与32MPG组间在Meyer袢显示方面有显著性差异;3组资料两两比较,其平均纤维束长度与密度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1.5T场强,32MPG,约5分钟扫描时间,采用多ROI后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临床较为满意的视放射纤维束图像。 第二部分扩散张量成像在健康成人视放射研究中的初步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视放射白质纤维束分布及视放射Meyer袢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R扫描,获得DTI图像资料。然后采用DTI Studio软件行图像后处理,结合多个ROI方法重建图像。测得左、右侧视放射MT(Meyer袢远端与颞极距离)值及左、右侧视放射纤维束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两侧视放射MT值的离散趋势进行统计描述;左、右两侧MT值、FA值行配对t检验。 结果:25名志愿者共重建出49个视放射纤维束,MT值:43.24(30.62---59.74)mm;标准差:7.71mm;变异系数:18%。24名志愿者视放射左、右两侧视放射纤维束的MT分别为(43.49±8.12)、(43.21±7.54)mm;左、右两侧视放射纤维束的FA值分别为(0.53±0.10)、(0.53±0.07);左、右两侧MT、FA指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t值分别为:0.12、0.00,P值分别为:0.91、1.00。结果表明两侧视放射MT、FA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放射Meyer袢MT值变异较大;术前测量MT值有助于预测颞叶切除术后视野缺损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术后视野缺损的发生率。 第三部分扩散张量成像在神经导航中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束神经导航在脑内病灶切除术中应用价值,开展纤维束神经导航的临床应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行纤维束神经导航手术治疗的病例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4.5岁(19—70岁);采用DTI Studio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利用POWER DICOM 3.50软件进行图像格式转换(BMP向DCM);术前纤维束图像融入导航系统,实现纤维束神经导航;并结合有关文献对DT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4例病人均于术前将主要白质纤维束融入导航图像,指导手术过程。术前观察纤维束受压移位7例(7/14);纤维束受恶性肿瘤累及显示中断3例(3/14);纤维束与病灶关系密切,但移位不明显4例(4/14)。术后随访结果:14例患者中术后病灶所涉及的功能较术前改善者4例(4/14),同术前者9例(9/14),功能较术前更差者1例(1/14)。结论:扩散张量成像有助于颅内新生物诊断和鉴别诊断,对颅内病灶术前手术计划制定提供有力帮助;神经纤维束导航有助于提高病灶全切率,保护具有重要功能的白质纤维束,提高疗效。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445.2
【部分图文】:

纤维束,密度比,资料


75.09119.2087.27101.01115.4189.55101.5084.1263.73112.5194.3374.2668.2199.7782.7295.312411,J表1.2:各组Meyer拌显示的比较(‘,+”表示显示良好,“一,,表示显示不良或不显示)MPGMeyer拌显示情况1432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不同MPG组纤维束密度比较

纤维束,长度比,资料,密度比


75.09119.2087.27101.01115.4189.55101.5084.1263.73112.5194.3374.2668.2199.7782.7295.312411,J表1.2:各组Meyer拌显示的比较(‘,+”表示显示良好,“一,,表示显示不良或不显示)MPGMeyer拌显示情况1432左侧右侧左侧右侧左侧右侧不同MPG组纤维束密度比较

顶枕沟,图像,十字交叉,标绘


图2.la图为重建的三维图像;b图为横断面图像,十字交叉虚线为标绘线;箭示“顶枕沟”表明冠状位图像d为通过顶枕沟的图像。c图为矢状位图像,“蓝线”区为第1个ROI放置区,逻辑运算为“or”;d图为冠状位图像显示“蓝线”区为ROI放置区,逻辑运算‘。and,,。图2.2三维图像显示M、T两点所取位置,MT距离的测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朝荣,孙安琼,兰永乔;磁共振成像评价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4年08期

2 柯祺,许灼新,龙翔宇,赵小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保守治疗的MRI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年02期

3 徐福礼,陈燕萍,赵修义,张雪林;颅内畸胎瘤的MRI诊断(附5例报告)[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年04期

4 张嵘,梁碧玲,钟镜联;甲状腺肿瘤的MRI诊断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9年04期

5 张小明,沈天真,冯晓源,陈星荣;Gd-DTPA增强MRI诊断心肌梗塞[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3年00期

6 胡茂忠;周庆华;;磁共振成像对脊髓损伤致性功能障碍的预后判定[J];性学;1996年04期

7 陈大龙,陈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年04期

8 杭杲,严靖,李敏,胡振民;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MRI诊断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张怡璐 ,陆亚萍 ,朱建新 ,钱大雁;低磁场MRI增强对脑转移瘤的诊断[J];交通医学;2002年04期

10 杨军克;急性脊柱外伤的MRI检查价值[J];右江医学;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相芬;DTI图像去噪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敬;磁共振视放射纤维束示踪及纤维束神经导航初步应用[D];苏州大学;2009年

2 黄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MRI诊断分析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金合;膝关节半月板径向移位的MRI观察及临床意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张琳琳;磁共振波谱对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5 尚英杰;双源CT和3.0T磁共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陈建照;肝特异性超超微顺磁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耿艺;AQP-4在创伤性脑水肿的表达及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8 傅雪;锰神经毒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9 杜凤其;锰中毒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80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880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