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经胸超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及赘生物形成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发布时间:2021-05-24 17:41
  目的:探究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及赘生物形成诊断中经胸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59例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进行经胸超声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胸超声赘生物阳性检出率为47.46%,与手术病理诊断的61.02%相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7.14%的患者有2个赘生物,89.29%的赘生物为2~15mm。主要分布于肺动脉瓣、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结论: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损害及赘生物形成的诊断中,经胸超声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清晰呈现赘生物数量、大小、活动情况、分布情况等,同时还能评估瓣膜反流程度、心脏功能,为疾病诊断、手术方案制定、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33(1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经胸超声及手术病理诊断赘生物情况比较
    2.2 经胸超声检查中赘生物分布情况及特点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J]. 刘秋颖,王璐璐,张云山,姚文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11)
[2]超声检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 贾俊叶,刘敬,郭上玮.  河北医药. 2017(18)
[3]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价值[J]. 洪灿,刘素君,周佳,刘红雨,丁正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17)
[4]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及赘生物形成[J]. 谭易芬,李慧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03)



本文编号:3204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204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