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3.0T 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特征及其与DWI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09:04
第一部分前列腺癌3.0T 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特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3.0T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探讨DCE-MRI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5例前列腺癌(PCa)和7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或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分析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类型,并计算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和最快强化率(Rmax),比较穿刺证实阳性组(癌组)与阴性组(非癌组)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阳性组SI-T曲线以速升缓降型和速升平台型为主,阴性组以持续缓升型为主,平台型曲线良恶性病变有重叠。阳性组Tmax、SImax、Rmax分别为(17.24±3.28)s、(1.59±0.26)%、(9.00±2.34)%,阴性组分别为(39.16±8.98)s、(1.21±0.28)%、(3.23±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3、-10.81、-22...
【文章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d(前列腺癌).a.抑脂T2WI,左侧外周带大片状低信号累及中央腺体,
-d(前列腺增生).a.抑脂T2WI,双侧外周带未见异常低信号;b.DCE-MRI,
-d(前列腺癌).a.抑脂T2WI,双侧外周带结节状低信号;b.DCE-MRI,早期明显结节状强化;c.SI-T曲线,呈速升平台型和速升缓降型;d.抑脂T2WI,受侵精囊腺呈大片低信号,未受侵组织呈高信号;e.DCE-MRI,受侵精囊腺早期明显强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列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与扩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性[J]. 李鹏,杨文君,陈志强,杜奕,李燕,郭玉林,王燕蓉,王晓东,侯登华,蔡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02)
[2]3.0T 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应用研究[J]. 李鹏,杨文君,陈志强,杜奕,李燕,郭玉林,王燕蓉,王晓东,侯登华,蔡磊.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11)
[3]前列腺癌动态增强MRI的多样性表现及特点[J]. 刘莉,吴宁,欧阳汉,戴景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12)
[4]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至激素难治期危险因素分析[J]. 吴翔,周利群,何志嵩,李学松,宋刚,张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12)
[5]联合应用MR波谱分析与扩散加权成像定量指标行前列腺癌定量诊断[J]. 郭雪梅,王霄英,李飞宇,蒋学祥.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04)
[6]以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对前列腺MRS检查评价指标选择的研究[J]. 王翠艳,王霄英,李新民,郭雪梅,武乐斌,蒋学祥.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03)
[7]DCE-MRI与DWI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的价值[J]. 吴道清,陈自谦.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02)
[8]前列腺癌扩散加权成像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 陈志强,郭雪梅,王霄英,李飞宇,郭玉林,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06)
[9]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 张玉琴,王毅力,董海波. 放射学实践. 2009(03)
[10]VEGF和VEGF-C表达增加与前列腺癌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 沈百欣,钱立新,张炜,杨杰,宋宁宏,张杰秀,邵鹏飞,徐郑,虞梅林,王震,王心如.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6(S2)
本文编号:3488584
【文章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d(前列腺癌).a.抑脂T2WI,左侧外周带大片状低信号累及中央腺体,
-d(前列腺增生).a.抑脂T2WI,双侧外周带未见异常低信号;b.DCE-MRI,
-d(前列腺癌).a.抑脂T2WI,双侧外周带结节状低信号;b.DCE-MRI,早期明显结节状强化;c.SI-T曲线,呈速升平台型和速升缓降型;d.抑脂T2WI,受侵精囊腺呈大片低信号,未受侵组织呈高信号;e.DCE-MRI,受侵精囊腺早期明显强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列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与扩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性[J]. 李鹏,杨文君,陈志强,杜奕,李燕,郭玉林,王燕蓉,王晓东,侯登华,蔡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02)
[2]3.0T 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价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应用研究[J]. 李鹏,杨文君,陈志强,杜奕,李燕,郭玉林,王燕蓉,王晓东,侯登华,蔡磊.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11)
[3]前列腺癌动态增强MRI的多样性表现及特点[J]. 刘莉,吴宁,欧阳汉,戴景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12)
[4]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至激素难治期危险因素分析[J]. 吴翔,周利群,何志嵩,李学松,宋刚,张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0(12)
[5]联合应用MR波谱分析与扩散加权成像定量指标行前列腺癌定量诊断[J]. 郭雪梅,王霄英,李飞宇,蒋学祥.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04)
[6]以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对前列腺MRS检查评价指标选择的研究[J]. 王翠艳,王霄英,李新民,郭雪梅,武乐斌,蒋学祥.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03)
[7]DCE-MRI与DWI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的价值[J]. 吴道清,陈自谦.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02)
[8]前列腺癌扩散加权成像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 陈志强,郭雪梅,王霄英,李飞宇,郭玉林,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06)
[9]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 张玉琴,王毅力,董海波. 放射学实践. 2009(03)
[10]VEGF和VEGF-C表达增加与前列腺癌进展的相关性研究[J]. 沈百欣,钱立新,张炜,杨杰,宋宁宏,张杰秀,邵鹏飞,徐郑,虞梅林,王震,王心如.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6(S2)
本文编号:3488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48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