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乳腺超声检查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及评估其癌灶大小的效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0 18:21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诊断及评估其癌灶大小的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245例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测量可见肿块最大径,根据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分为TNBC组(n=53)和非TNBC组(n=192),比较两组术前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十折交叉验证权重最大的高通量特征参数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分析术前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测量TNBC患者肿瘤最大径与术后病理测量值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TNBC组与非TNBC组在边界是否清晰、有无毛刺征、高回声晕、钙化、腋窝淋巴结转移、纵横比和血流分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边界清晰、无毛刺征、无高回声晕、无微小钙化、血流分级<Ⅱ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均是TNBC的独立预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十折交叉验证,预测大小、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HER-2评分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权重最大的高通量特征参数分别为基于ROI纹理特征的协方差均值...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术前影像学检查
    1.3 术后病理学检查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比较
    2.3 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TNBC的关系分析
    2.4 权重最大的高通量特征参数预测TNBC病例相关指标的效能分析
    2.5 术前超声、MRI及术后病理测量TNBC患者肿瘤最大径情况分析
    2.6 术前超声与MRI、术后病理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征象与P53的相关性[J]. 杨继辉,朱灿,沈严严,王松,刘红雨,刘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2)
[2]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研究[J]. 李佳伟,方舟,周瑾,童宇洋,时兆婷,常才,郭翌,余锦华,汪源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9 (02)
[3]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超声特征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基础[J]. 李佳伟,时兆婷,侯英敏,张凯,钱雨,曾炜,范亦武,常才.  中国癌症杂志. 2019(01)
[4]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效能对比研究[J]. 汤伟,杨孟,高毅,王奇峰,沈茜刚,顾雅佳,彭卫军.  中国癌症杂志. 2018(11)
[5]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声像特点及诊断分析[J]. 孔繁云,何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05)
[6]色素上皮衍生因子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J]. 周丹,许鹏程,张敏,于洋,吴爱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01)
[7]3.0TMRI预测三阴性乳腺癌[J]. 江森,洪又佳,肖莹,张凡,李仰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11)
[8]数据挖掘算法对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的优化及良恶性分类研究[J]. 孙梅,严传波,张雨,毕雪华.  科技通报. 2017(10)
[9]三阴乳腺癌中CXCR1和CXC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赵晓婷,孙洁,刘爽,白阳,王星,初瑞,王翠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10]三阴型乳腺癌的MRI特征[J]. 李艳玲,李晓婷,曹崑,张晓鹏,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5(02)



本文编号:3664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664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