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锰酸钾纳米晶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肿瘤靶向成像与治疗研究
本文关键词:氟锰酸钾纳米晶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肿瘤靶向成像与治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氟锰酸钾纳米晶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生物相容性 肿瘤 药物输运
【摘要】:在过去几十年中,纳米医学的飞速发展大大丰富了诊断与治疗技术。作为一个典型实例,磁性纳米粒子逐渐发展成为新一类的MRI诊断试剂,其中部分正走向临床试验阶段。顺磁的锰类造影剂由于其明显的优势如低毒、弛豫效率高等,已经逐渐成为磁共振造影剂研究的热点,但其距离临床还有一定的距离。本硕士论文主要研究将钙钛矿结构的KMnF3纳米晶发展为高效低毒的MRI造影剂,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载药治疗。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1)靶向肿瘤血管整合素的纳米探针研究,首先通过EDC耦合反应将RGD肽结合于KMnF3纳米晶,该纳米造影剂在动物体内展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特异性的识别整合素,从而可以靶向至肿瘤部位,显著提高肿瘤MR成像对比度,在比商业造影剂的剂量低两个数量级的注射量下,仍然可以显著提高肿瘤显影效果。2)探索葡聚糖包覆的KMnF3纳米晶作为新的肝癌T1核磁造影剂。在细胞增殖、氧化应激、细胞膜完整性等细胞纳米毒性测试中,该葡聚糖修饰的KMnF3纳米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将其应用于原发性和结肠癌转移性肝癌模型中,肿瘤病灶最小辨别尺寸可达到0.4mm。3)纳米晶的诊疗一体化研究,将抗癌药物紫杉醇耦合于KMnF3纳米晶表面,纳米晶对紫杉醇负载率高达(0.7 mg/mg锰离子),显著提高了紫杉醇的溶解度,在弱酸环境下释放药物为90%左右。乳腺癌模型MR成像中,相对于注射前,肿瘤信噪比增加了170%,对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总之,本论文围绕KMnF3纳米造影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通过偶联技术将靶向基团或抗癌药物结合其表面,合成出三种生物相容性纳米造影剂,对其进行表征及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实验,初步研究了多功能纳米载体在药物传输和磁共振成像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在生物活体药代动力学,探讨肿瘤靶向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及成像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KMnF3纳米晶生物相容性良好,弛豫效率高,表面易修饰,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氟锰酸钾纳米晶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生物相容性 肿瘤 药物输运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TB383.1;R73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发展新一代锰纳米系统MRI造影剂9-17
- 1.1 肿瘤的MRI诊断9-10
- 1.2 MRI造影剂10-11
- 1.3 锰造影剂的优势11-13
- 1.3.1 弛豫率11-12
- 1.3.2 生物相容性12-13
- 1.4 锰造影剂的主要种类13-16
- 1.4.1 小分子锰螯合物13-14
- 1.4.2 氧化锰14-15
- 1.4.3 Mn掺杂氧化物15-16
- 1.4.4 非氧化物Mn类16
- 1.5 总结与展望16-17
- 第2章 肿瘤可视化高灵敏磁共振成像造影剂17-25
- 2.1 引言17-18
- 2.2 材料与方法18-20
- 2.2.125nm羧基端PEG-KMnF_3合成18
- 2.2.2 c(RGDyK)肽偶联KMnF_3纳米颗粒合成18
- 2.2.3 弛豫效率测试18-19
- 2.2.4 细胞毒性测试19
- 2.2.5 乳腺癌老鼠体内MRI测试19
- 2.2.6 免疫化学染色与肿瘤电子显微镜切片19-20
- 2.3 结果与讨论20-24
- 2.4 结论24
- 2.5 附录24-25
- 第3章 发展生物相容性T1显影增强纳米晶用于原发和转移性肝癌MR成像25-36
- 3.1 引言25-26
- 3.2 实验步骤26-28
- 3.2.1 葡聚糖修饰KMnF_3纳米晶,制备与表征26
- 3.2.2 MTT法和台盼蓝染色26
- 3.2.3 氧化应激测试26-27
- 3.2.4 器官分布和血液分析27
- 3.2.5 全血分析27
- 3.2.6 组织病理学27
- 3.2.7 原发性肝癌模型27-28
- 3.2.8 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28
- 3.2.9 体内MRI和病理切片28
- 3.3 结果与讨论28-34
- 3.4 总结34
- 3.5 附录34-36
- 第4章 紫杉醇包覆KMnF_3纳米粒子用于体内癌症诊疗36-46
- 4.1 引言36
- 4.2 实验部分36-39
- 4.2.1 试剂与器材36-37
- 4.2.2 合成PEG偶联KMnF_3纳米粒子37
- 4.2.3 纳米粒子紫杉醇(PTX)负载和负载量计算37
- 4.2.4 体外释放测试37
- 4.2.5 纳米粒子对肾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毒性评估37-38
- 4.2.6 卵巢癌小鼠模型38
- 4.2.7 体内MR成像38-39
- 4.2.8 肿瘤切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39
- 4.2.9 紫杉醇偶联纳米粒子的抗肿瘤效果39
- 4.3 结果与讨论39-45
- 4.3.1 紫杉醇偶联KMnF_3纳米粒子的表征39-40
- 4.3.2 体外药物负载与释放40-41
- 4.3.3 体外毒性41-43
- 4.3.4 卵巢癌体内MR成像43-44
- 4.3.5 体内抗肿瘤活性44-45
- 4.4 总结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7
- 附录57-5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祺;陆u&晖;郑安呐;管涌;危大福;黄添华;李书召;;化学键合法制备长效抗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及其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4期
2 刘畅;许贯虹;;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新型造影剂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年09期
3 张紫欣;梁宇霆;孟颖;;卵巢癌的MR分子成像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04期
4 吴婕;徐晶;李云杰;谢红军;;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成骨细胞毒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3年12期
5 焦翼飞;李涛;曾水林;;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在锰转运过程中的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6 李阳;牛军峰;张驰;王正早;郑梦源;商恩香;;水中金属纳米颗粒对细菌的光致毒性机理[J];化学进展;2014年Z1期
7 朱玲英;郭大伟;顾宁;;纳米银细胞毒性体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4年22期
8 杜志泽;王晓慧;海热提;王玉琳;李媛;;CuO NPs短期暴露对SBR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9 杨佳佳;万柏坤;明东;;纳米材料对神经系统电生理特性的影响[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5年01期
10 周群芳;孙成;刘伟;江桂斌;;基于稀有泩鲫模型研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毒理学效应[J];科学通报;201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群;宋小霞;刘志军;万红平;;新型纳米锰造影剂的纳米毒理与磁共振成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倩;NaGdF_4:Yb~(3+),Er~(3+)磁性—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改性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杨晓南;水中纳米TiO_2特性及对SBR活性污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黎雪莲;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3年
4 张义冉;镉致大鼠肝BRL 3A细胞的毒性机理及NAC的保护作用[D];扬州大学;2013年
5 王守立;纳米银骨水泥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胡云睿;纳米银及其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祁秀秀;基于两亲性聚合物的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刘焕亮;典型纳米材料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效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9 张松;CD105靶向金磁纳米粒的合成及其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MRI和CT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10 梁国海;新型MRI造影剂的研制及基于磁性弛豫开关技术的分子诊断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元龙;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及其应用[D];郑州大学;2013年
2 姜享旭;硅基纳米材料拉曼平台在细胞分析检测的应用基础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吴雪梅;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对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艳丽;纳米银对AML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刘晓庆;纳米粒子对BSA毒性损伤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孔杰;银/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7 罗琴;载银丝素/聚氨酯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8 申学舟;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对照研究及联合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9 贾芳;纳米二氧化钛对青春期小鼠睾酮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10 刘新杰;新型纳米磁共振造影剂的制备及其用于细胞成像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9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56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