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Ho联合VBM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运动皮层功能重塑的fMRI研究
本文关键词:ReHo联合VBM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运动皮层功能重塑的fMRI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脊髓型颈椎病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感觉运动网络 局部一致性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
【摘要】: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技术的局部一致性(Re Ho)和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SM)解压术前、后静息状态下大脑感觉运动网络(SMN)内的局部功能连接改变情况及其脑区灰质体积的改变,探讨CSM患者静息态下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结构与功能的损伤机制及其参与术后功能重塑的神经机制。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38例CSM与38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健康志愿者进行rs-f MRI扫描,并进行随访复查;基于Re Ho和VBM方法,采用独立或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CSM患者解压术前、术后大脑感觉运动网络内局部功能活动、感觉运动皮层灰质体积改变情况,及Pearson线性分析异常脑区Re Ho值及灰质体积改变情况和临床功能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1例CSM术后3月按时复查,17例未能如期复查。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SM患者术前静息状态下左侧中央前、后回的Re Ho降低,而右侧顶上小叶的Re Ho增高;CSM患者术后3月复查,左侧中央前、后回Re Ho值较术前明显升高,较健康对照组右侧顶上小叶Re Ho减低(GRF校正,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SM患者术前左侧小脑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后回灰质及双侧岛叶灰质体积减低;CSM患者术后3月复查,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颞中回及颞上回、右侧丘脑、双侧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较术前减低,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灰质体积增加;较健康对照组,双侧岛叶灰质体积减低及双侧小脑前叶灰质体积增加(GRF校正,P0.05)。术前及术后3月复查时CSM患者组异常区域Re Ho值、灰质体积与JOA评分、NDI评分及病程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SM患者解压术前后存在感觉运动皮层静息状态下局部功能连接活动异常,提示脊髓病变可影响到内源性的脑活动;解压术后局部功能连接活动趋于正常提示皮质重塑参与CSM术后功能的恢复;CSM患者术前术后感觉运动皮层存在结构性损伤与功能重塑。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感觉运动网络 局部一致性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R681.5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前言9-14
- 1.1 脊髓型颈椎病的危害9
- 1.2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治疗现状9-10
- 1.3 脊髓型颈椎病的fMRI研究意义10-12
- 1.4 目前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MR技术12-14
- 第2章材料与方法14-18
- 2.1 研究对象14
- 2.2 研究方法14-18
- 2.2.1 数据采集14-15
- 2.2.2 结构数据VBM组间分析15-16
- 2.2.3 SMN内ReHo组间分析16-18
- 第3章 结果18-24
- 3.1 一般资料统计18-19
- 3.1.1 临床资料18
- 3.1.2 颈髓压迫MRI评估18-19
- 3.2 SMN内ReHo的组间分析19-21
- 3.2.1 术前CS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9-20
- 3.2.2 术后CSM患者与术前CSM比较20
- 3.2.3 术后CS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0-21
- 3.2.4 异常脑区ReHo值与临床量表相关分析的结果21
- 3.3 SMN内灰质体积差异脑区分析21-24
- 3.3.1 术前CS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1-22
- 3.3.2 术后3月CSM患者与术前CSM比较。22
- 3.3.3 术后3月CS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2
- 3.3.4 灰质体积改变与临床量表相关分析的结果22-24
- 第4章 讨论24-31
- 4.1 ReHo原理及分析方法24
- 4.2 VBM分析方法应用24-25
- 4.3 SMN的结构与功能25-26
- 4.4 CSM患者解压术前、术后SMN内ReHo异常26-28
- 4.5 CSM患者解压术前、术后SMN内VBM异常28-30
- 4.6 差异脑区ReHo值、灰质体积与临床量表相关分析30-3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31-33
- 5.1 结论31
- 5.2 展望31-33
- 致谢33-34
- 参考文献34-40
- 附录40-4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3-44
- 综述44-48
- 参考文献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玮,马绪臣,金真,张磊;健康成人戴用软鉭垫紧咬运动时脑激活区域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 郝冬梅;李明爱;;不同状态下运动皮层连通性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9期
3 金伟;人脑运动功能的MRI技术初探[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年12期
4 谭长连,吴大兴,刘亚东,颜莉蓉,袁术文,卓尚丕,贺忠,杜万萍,司徒卫军;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运动皮层的定位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5 吴慧;牛广明;韩晓东;高阳;张颖;郭冬玲;;累及运动皮层颅内肿瘤病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郑芳,郑则慧;大鼠运动皮层来自胼胝体的同位和异位神经元[J];解剖学杂志;2001年03期
7 朱文珍,漆剑频,王承缘,夏黎明,胡军武,冯定义;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运动皮层的定位[J];放射学实践;2002年01期
8 邹挺;刘乡;;尾核头部在刺激感觉运动皮层对NRM调控活动中的作用[J];针刺研究;1991年Z1期
9 李勇杰;神经源性疼痛与运动皮层刺激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10 黄伟雄;靠近感觉、运动皮层的颅内肿瘤的功能影像导向外科手术[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华平;冯晓源;;全臂丛撕脱伤膈神经-肌皮神经移位术后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诸葛启钏;李建策;潘进钱;黎金林;叶盛;张宇;吴近森;钟鸣;郑伟明;瞿宣兴;;运动和语言功能核磁共振在显微手术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云亭;;fMRI原理和应用[A];第二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水源;李勇杰;胡永生;;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丘脑痛一例[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李学梅;患者移植“新手”脑神经可重新操控[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莹;人大脑运动皮层的可塑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安维民;运动相关区域脑肿瘤的功能与神经纤维束的MR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3 高歌军;臂丛神经损伤后大脑运动皮层功能重组[D];复旦大学;2003年
4 沈浩;成年大鼠健侧颈7移位术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及其受体的变化[D];复旦大学;2008年
5 朱凡;大鼠压杆实验系统设计及运动皮层神经解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孙华平;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后运动皮层重组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娄莉;大鼠健侧颈7神经移位桥接对侧患肢神经后体感皮层和运动皮层的功能重组[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海英;篮球运动员运动认知加工过程中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纪春阳;瘫痪病人初级运动皮层定位与功能保护的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2年
3 周灿;恒河猴运动皮层手区切除后运动皮层手面区可塑性变化及针刺的作用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王云玲;fMRI在运动皮层区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5 黄键澎;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的功能重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谢力;恒河猴合谷穴区肌萎缩后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的可塑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邓间开;恒河猴面神经切除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林洁;生理状况下针刺合谷穴和面口部穴位对躯体运动皮层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赵峰;双上肢缺失残疾人初级运动皮层功能重组fMRI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谭永明;ReHo联合VBM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感觉运动皮层功能重塑的fMRI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624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62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