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子宫内膜癌MR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与HIF-1α、BRCA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11:33

  本文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R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与HIF-1α、BRCA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HIF-1α BRCA1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与MRI诊断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HIF-1α和BRCA1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MRI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价值,及与HIF-1α、BRCA1表达相关性,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癌临床评估和预后的科学性,为诊断、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本研究收入经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正常子宫20例作为对照组。MRI检查采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扫描仪,子宫内膜癌以及正常子宫者检查前均未做任何放化疗。被检查者MRI检查前适量饮水,使膀胱保持适度充盈,检查中仰卧位,平稳呼吸。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扫描(DWI)以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扫描后对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相关MRI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分别计算子宫内膜癌灶和子宫内膜、肌层的强化率及DWI不同b值时的信号强度及ADC值;采用不同MRI方法分析判断癌灶浸润肌层深度、宫颈情况及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和BRCA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选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子宫内膜癌DCE-MRI呈现渐进性、轻度强化的过程,其信号的强度低于内膜和明显强化的肌层。在注入对比剂约40s时候子宫各层迅速强化。内膜、肌层及内膜癌灶强化率分别为91.61%,204.25%,205.33%,其中肌层、子宫内膜癌灶强化率均显著高于内膜,P0.05。(2)不同b值,子宫内膜癌灶的信号强度始终比正常内膜和肌层高,其中肌层的信号强度为最低。方差分析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伴随者b值的增加,弥散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3)不同b值,子宫内膜癌灶、正常子宫内膜和肌层ADC值均不同,其中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adc值高于内膜及癌灶,其中癌灶为最低。而且伴随者b值的增加,adc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4)通过不同的成像方法进行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判定结果以及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t2wi对子宫肌层浸润的准确判定率为73.3%,dce+t2wi为83.3%,dwi+t2wi为90.0%。应用配对卡方检验t2wi与dce+t2wi,dce+t2wi与dwi+t2wi的成像方法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2wi与dwi+t2wi的成像方法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采用不同的成像方式进行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情况的判定结果,根据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t2wi对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的准确判定率达到88.3%,dce+t2wi为93.3%,dwi+t2wi为95.0%。应用配对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成像方法对判断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的准确性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dce-mri+dwi判断子宫内膜癌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55例。其中低估3例,高估2例。其准确率为91.7%(7)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与60例子宫内膜癌hif-1α和brca1阳性表达,统计结果显示,hif-1α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与子宫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和60%,差异有显著性,p0.05;brca1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68.3%,有显著性差异,p0.05。(8)hif-lα在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组阳性表达率50.0%,深肌层浸润组阳性表达率为83.3%,经统计学数据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rca1在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组阳性表达率68.8%,深肌层浸润组阳性表达率为66.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子宫dce-mri能够清晰的显示子宫各层的动态强化过程,早期子宫肌层增强显著。但是40s时候,计算得出子宫内膜癌癌灶的强化率要高于正常内膜,延迟后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增强更加明显。(2)dwi子宫内膜癌癌灶对比正常子宫内膜、肌层具有更高的信号,弥散加权图像能够突出的显示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病灶与正常子宫结构有一定的鉴别价值。(3)比较t2wi,dce-mri+t2wi,dwi+t2wi3种分析方法,dwi+t2wi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更准确。(4)DCE-MRI联合DWI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位置和大小。对肌层,宫颈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较高的判断价值。(5)HIF-1α、BRCA1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子宫内膜癌组在DCE-MRI的强化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符合子宫内膜癌HIF-1α表达阳性率增加,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生理特点;BRCAI基因突变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因此,子宫内膜癌MRI征象与肿瘤细胞HIF-1α、BRCA1的表达呈相关性。(6)HIF-1α的表达和子宫内膜癌病理、MRI判断存在相关性,而且随着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的增加阳性率增多。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HIF-1α BRCA1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33;R445.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3
  • 中英文缩略词表13-14
  • 前言14-18
  • 第1章 MRI动态增强和DWI征象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作用18-27
  • 引言18-19
  • 材料和方法19-21
  • 1、研究对象19
  • 2、MRI检查19-20
  • 2.1、MRI检查设备19
  • 2.2、MRI检查前准备19
  • 2.3、MRI扫描序列及参数设置19-20
  • 3、数据后期处理20
  • 3.1、弥散加权扫描(DWI)处理20
  • 3.2、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处理20
  • 4、统计学分析20-21
  • 结果21-24
  • 1、正常子宫MRI动态增强表现22
  • 2、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DWI的对比22-24
  • 2.1、正常子宫内膜、肌层与子宫内膜癌灶在不同b值时候DWI信号强度对比22-23
  • 2.2、正常子宫内膜、肌层与子宫内膜癌灶在不同b值时ADC值对比23
  • 2.3、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闭孔内肌信号强度对比23-24
  • 2.4、不同b值子宫内膜癌ADC值对比24
  • 讨论24-26
  • 小结26-27
  • 第2章 MR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中的应用27-40
  • 引言27-28
  • 材料和方法28-30
  • 1、研究对象28
  • 2、MRI的检查方法28
  • 3、图像分析28-30
  • 3.1、肿瘤浸润深度情况的判断29
  • 3.2、对于子宫颈间质受侵的判断标准29-30
  • 4、统计学分析30
  • 结果30-36
  • 1、病理组织及分期结果30-31
  • 2、不同成像方法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及影响因素分析31-35
  • 3、不同成像方法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情况35-36
  • 讨论36-39
  • 小结39-40
  • 第3章 子宫内膜癌MRI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及其与HIF-1α、BRCA1表达相关性研究40-55
  • 引言40-41
  • 材料和方法41-44
  • 1、临床资料与研究对象41
  • 2、MRI检查41-42
  • 2.1、MRI检查设备41
  • 2.2、MRI检查前准备41
  • 2.3、MRI扫描序列及参数设置41-42
  • 2.4、MRI图像观察及诊断标准42
  • 3、HIF-1α 和BRCA1免疫组化检测42-44
  • 3.1、主要试剂42
  • 3.2、主要仪器42-43
  • 3.3、组织切片43
  • 3.4、免疫组化的主要步骤43
  • 3.5、免疫组织化学法判断标准43-44
  • 4、统计分析44
  • 结果44-51
  • 1、DCE-MRI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44-47
  • 3、DCE-MRI+DWI对肌层浸润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47
  • 4、DCE-MRI+DWI对宫颈间质浸润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47-48
  • 5、DCE-MRI+DWI对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48
  • 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48-49
  • 7、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肌层深度与HIF-lα 阳性表达的关系49-50
  • 8、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肌层深度与BRCA1阳性表达的关系50-51
  • 讨论51-54
  • 小结54-55
  • 全文总结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3-64
  • 综述64-71
  • 参考文献69-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樊赛军;;BRCA1:一种新的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基因[J];中国肺癌杂志;2012年08期

2 鲁小敏;茅国新;吉浩明;;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19期

3 南润玲;尚培中;朱习琴;;BRCA1和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年05期

4 吴氢凯;罗来敏;吴洪军;陶雯琪;陆洪芬;施达仁;冯洁;;BRCA1蛋白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2期

5 曾薇;单利;帕提古丽;韩志刚;刘莉;马玲;王强;张琰;;BRCA1表达与术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年12期

6 杨文杰;董立慧;岳秀兰;白晓荃;;散发性大肠癌BRCA1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崔s,

本文编号:724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724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