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及突显网络的功能连接
本文关键词: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及突显网络的功能连接
更多相关文章: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脑网络 独立成分分析
【摘要】:目的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MS)患者脑静息态默认网络(DMN)及突显网络(SN)功能连接(FC)的异常。方法对我院22例SMS患者(SMS组)及22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对所得数据进行ICA分析,并利用SPM8比较两组脑网络FC的差异,同时分析差异脑区的时间序列信号(FC分数)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MS组DMN的FC减弱的脑区包括双侧内侧额上回、边缘叶及双侧楔叶,FC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前扣带回、右侧距状皮层;SMS组SN的FC减弱的脑区为双侧内侧扣带回,FC增强的脑区延伸到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两组FC分数与EDSS评分及病程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SMS患者静息态DMN、SN均存在FC异常,可能与继发于脊髓病变的逆行性神经元变性或功能网络重构有关。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脑网络 独立成分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523)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3]544)
【分类号】:R744.51;R445.2
【正文快照】: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髓鞘脱失和轴索退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多个系统的损害(如感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认知障碍、视力受损等),而脊髓型多发性硬化(spinal form of multiple sclerosis,SMS)是患者仅以脊髓病灶为主引起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菊生,肖波,谢光洁,周文斌,杨欢;多发性硬化66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王薇薇,吴逊;多发性硬化合并癫痫发作[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3 杨全玉,崔亚平,张晓曼;以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10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4 邢荣秀,王艳辉,马来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及结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金友雨,金石;多发性硬化与误诊[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2期
6 魏东宁,李嘉慧,耿晓非,樊双义;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一例临床病理报告[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7 许贤豪;多发性硬化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8 马建军,孙翠萍,徐军,冯周琴;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年03期
9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1年06期
10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的治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熙;刘明媛;管阳太;;多发性硬化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陆正齐;张炳俊;胡学强;鲍健;伍爱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经典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庄立;;临床孤立综合征转化为多发性硬化的预测指标及治疗[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张华;许贤豪;国红;乔立艳;吕继辉;殷剑;彭丹涛;候世芳;文诗广;矫毓娟;刘江红;谢琰臣;孟晓梅;王红;齐田孝彦;;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磁共振检查特点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柳U,
本文编号:760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76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