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08 15:10

  本文关键词: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时间—强度曲线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块 新辅助化疗 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背景乳腺癌已经成为当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且越来越年轻化。目前尚未有明确的预防方法,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减少其死亡率的最常用方法就是通过影像学检测来达到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这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步骤。由于大多数中国女性的乳房相对较小并且腺体致密,传统的乳房X射线检查难以清晰显示和明确诊断出较小的乳腺肿块。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伤性、图像实时动态、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和能清晰显示肿瘤周边和内部的血流分布等优点而成为了中国女性乳腺癌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流速较低的血流以及管腔较细的微血管结构显示相对较差,这一局限性在直径≤2.0c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尤为突出。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不断拓展,特别是在肝脏、肾脏、乳腺和甲状腺等器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超声造影剂直径小于红细胞直径,经静脉注射后其可通过肺循环达到组织或器官,并且能够在血液和微泡之间产生较大的声阻差,增强了它在血液中散射的回声信号,从而提高了超声的对比显像。超声造影剂能够使直径70μm的血管显像,充分显示肿瘤内部的微血管结构,大大提高了其内部细小血管的检出率以及低速血流的敏感度,因此有助于显示直径≤2.0cm乳腺肿瘤的血管灌注特征,从而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当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措施依旧是手术切除[1]。然而,大量的后期临床随访发现,有一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的情况,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乳腺癌患者进行的一种协助性治疗方式,即早期化疗、术前化疗。研究表明,不论是术前化疗还是术后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2-3]。但是,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新辅助化疗(NAC)能有效减小乳腺癌病灶的范围、缩小手术面积,能够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因此,nac已经被作为局部进展性乳腺癌的标准化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怎样应用无创性的影像学手段准确地评估nac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恶性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通常约为正常组织的1.9倍。因此,ceus技术能使恶性肿块的新生血管检测可视化,显著提高了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定性检查的敏感度。目的1、研究和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直径≤2.0cm乳腺良恶性实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相关定量参数上的区别,以及其实时超声造影的灌注特征。2、探究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是否能够准确地评估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nac)疗效,并为其早期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资料和方法1、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9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因临床触诊发现乳房包块就诊于西南医院门诊部或者住院部治疗的患者共63例,肿块的直径均≤2.0cm,直径为(1.44±0.45)cm。患者检查时,首先应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肿块的方位,检查其形态、范围以及血供特点,然后启用ceus模式,在注入sonovue(bracco,italy)超声微泡造影剂之后,动态观察该肿块超声造影的灌注情况,观察总结乳腺良、恶性实性肿块的造影图像特点。然后,运用qontrast图像分析软件处理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定量参数,研究探讨其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上的不同。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者外科手术获得病理诊断,其中良性30例,恶性33例。2、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收集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到我院行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并在我院接受te方案(即第一天经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和表柔比星60mg/m2,总共治疗四个周期,每21天作为一个周期)进行新辅助化疗以及化疗后手术的患者。再告知本次研究目的、潜在的风险以及益处之后,确定10名患者愿意参与本次研究,同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10名参与者的性别均为女性,年龄:35-64岁。接受te方案治疗之前肿块病灶的最大直径为20.56±7.06mm。患者检查时先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乳腺肿瘤的位置以及测量其最大直径。随后换用造影探头,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实时动态观测病灶的造影图像特点,重新测量造影后肿块的最大直径。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实时超声造影(ceus)测得的肿块大小将分别于术后病理标本的实际数值进行对比。最后,动态图像由qontra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相关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定量参数。结果1、本研究中,76.67%(23/30)乳腺良性肿的增强方式表现为离心性增强,乳腺良性病灶中有73.33%(22/30)的增强程度为低增强,78.79%(26/30)的增强类型为均匀性增强。而乳腺恶性肿块中有75.76%(25/33)的增强方式显示为向心性增强;87.88%(29/33)乳腺癌病灶的增强程度为高增强,90.91%(30/33)乳腺恶性肿瘤的增强类型是不均匀性增强。经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实性良恶性肿瘤的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在达峰时间(timeofpeak,tp)上具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此外,直径≤2.0c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在峰值强度(peakintensity,pi)以及曲线上升支斜率(ascendingslopeofthecurve,k)上存在显著的不同,乳腺癌组明显高于良性组,二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是73.02%,特异度是73.33%,敏感度是72.73%;当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实时超声造影(ceus)检查后,通过良恶性病灶在造影图像特点以及定量参数的区别,诊断的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82.54%。2、本研究中,10名患者在行新辅助化疗后,其中有7名(7/10,70%)的病灶减少超过了50%,3名(3/10,30%)的病灶减少小于50%;没有患者出现病灶完全消失或者病灶增大的现象。由实时超声造影(ceus)检查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明显大于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的数据,二者之间的区别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标本相较,行ceus检查测得的数据与其差别较小,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经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得的数据明显小于ceus所测数据(p0.05)。经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行nac前后乳腺癌的感兴趣区(roi)在达峰时间(tp)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峰值强度(pi)以及曲线上升支斜率(k)上的具备统计学差异,乳腺癌nac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1、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能够实时动态观测直径≤2.0cm的良、恶性乳腺肿瘤内部的灌注特征,清晰显示肿块内部的新生血管结构,提高了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2、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评估乳腺恶性肿块的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效果方面更具优势,主要表现在能清晰显示化疗后肿瘤血管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时间—强度曲线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块 新辅助化疗 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1;R737.9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英文摘要5-9
  • 中文摘要9-13
  • 第一章 前言13-15
  • 第二章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15-22
  • 2.1 引言15
  • 2.2 材料与方法15-17
  • 2.3 结果17-19
  • 2.4 讨论19-22
  • 第三章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22-29
  • 3.1 引言22
  • 3.2 材料与方法22-24
  • 3.3 结果24-26
  • 3.4 讨论26-29
  • 全文总结29-31
  • 参考文献31-35
  • 文献综述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35-43
  • 参考文献40-43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圈良;唐静;;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分析与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10期

2 王飞;康新立;王为服;岑松;戴宇平;邓春华;孙祥宙;;实时超声造影在局限性肾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年22期

3 李锐;张萍;郭燕丽;华兴;张晓航;薛雅芳;陈朝辉;;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4 张诚;周爱云;;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18期

5 何年安,王文平,丁红,李超伦,徐智章;实时超声造影引导肝占位穿刺活检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9期

6 杨洁;张学兰;梅丽霞;白莉;;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年10期

7 张志荣;;实时超声造影在肾脏局限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技术;2013年03期

8 徐娜;秦虹;王蕾;李娟;;实时超声造影对附件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4期

9 徐娜;秦虹;王蕾;李娟;田先芝;郭华林;;实时超声造影对附件包块鉴别诊断的价值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3年11期

10 杨海云,罗葆明,段红艳,文艳玲,智慧,欧冰,马健鸿;实时超声造影对局灶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赤球;朱向明;李国杰;江峰;翟大明;许立龙;张凡;;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郭君;梁媛;严剑英;;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徐栋;钱超文;;实时超声造影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徐本华;丁红;王文平;;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实时超声造影的初步临床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徐本华;丁红;王文平;;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实时超声造影的初步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齐信王;陈方红;朱夏蓓;兰文胜;汤步炎;洪晓萍;孙终霞;;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上的应用[A];200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徐栋;陈丽羽;钱超文;杨琛;唐序;边晔萍;;实时超声造影对于肝局灶性病变定性价值方面的初步分析[A];200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董宝玮;;实时超声造影技术[A];2007年超声造影新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文平;李超伦;黄备建;丁红;何年安;徐智章;;实时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蒋天安;翁慧芳;赵齐羽;陈芬;敖建阳;黄敏;陈燕;;肝脏外伤的实时超声造影表现[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由;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陈敏;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与病理对照评价肝纤维化分期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张诚;实时超声造影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D];南昌大学;2014年

4 徐本华;实时超声造影评价甲状腺实性结节性质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广e,

本文编号:814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814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