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提高肝纤维化通透性及促进基因传递

发布时间:2017-09-08 15:09

  本文关键词:诊断超声介导微泡提高肝纤维化通透性及促进基因传递


  更多相关文章: 超声检查 微泡 肝纤维化 基因传递


【摘要】:目的探讨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肝纤维化组织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介导基因转染肝纤维化大鼠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80只大鼠在建模第4周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纯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和诊断超声联合微泡组。分别进行肝纤维化微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基因转染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伊文思蓝(EB)在肝纤维化组织内分布情况,同时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组织内EB的含量,评估不同分组微血管通透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诊断超声联合微泡组纤维化肝实质内可见明显的EB红色荧光。诊断超声联合微泡组纤维化肝组织中EB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相比其余3组,诊断超声联合微泡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最多,基因转染效率最高。结论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在提高纤维化肝脏微血管通透性的同时可促进基因传递。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4医院特诊科;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超声检查 微泡 肝纤维化 基因传递
【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3jcyjA10065)
【分类号】:R575.2;R445.1
【正文快照】: 肝纤维化是对肝脏慢性损伤的一种不适当修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基因干扰技术是当今抗纤维化治疗的热点[2-3]。有效的基因传递是基因治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研究[4]发现,超声介导微泡破裂技术可一过性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基因传递,已成为一种新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向东,周颖,单江,刘伊丽;蛋白微泡声学造影剂在缺血再灌注心肌中排空现象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年06期

2 李彬,万明习,王素品;纳米包膜造影微泡在脉冲超声场中的瞬态非线性特性研究[J];声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张群霞,王志刚,冉海涛,李晓东,郑元义,景香香;不同超声强度及微泡对基因和组织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4期

4 张虎,王宏宇;微泡和超声 从诊断到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08期

5 魏倕;谢志行;;带球壳微泡和空化气泡的超声特性研究[J];声学技术;2007年03期

6 杨莉;刘政;左松;谭开彬;高云华;付赤学;李秋颖;;脂膜微泡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制备[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5期

7 刘学兵;王志刚;许川山;夏新蜀;张勇;李攀;冉海涛;谭勇;;一种新型载光敏剂的微泡制备及其基本物理特性研究[J];激光杂志;2008年05期

8 朱蔚;周翔;罗燕;彭玉兰;田野;王冬梅;柳晓军;李珂;庄华;解慧琪;;“流动的肺泡?”——超声谐振微泡定向增加组织局部供氧的理论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10期

9 李彬,万明习;纳米包膜造影微泡的小波检测技术研究[J];声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徐亚丽;高云华;刘政;谭开彬;付赤学;;微泡超声爆破助溶血栓机制的离体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建华;萧淑宜;何景光;区文财;邱春花;冯桂英;;微泡联合低强度治疗超声对犬睾丸组织及细胞影响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张群霞;王志刚;冉海涛;李晓东;郑元义;景香香;;不同超声强度及微泡对基因和组织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姜学平;程茜;钱梦,

本文编号:814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814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