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T在直径≤4cm肾脏富血供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MDCT在直径≤4cm肾脏富血供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肾肿瘤 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直径≤4cm肾脏富血供肿瘤的CT平扫表现及多期增强扫描的图像特点,探讨增强MDCT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肾脏富血供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肾脏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并在治疗前两周内行CT扫描的肾脏肿瘤(直径≤4cm)1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MDCT扫描使用GE HD750及东芝Aquilion ONE 640层动态容积CT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于注药开始后35s、65-75s、3-5min行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AW4.0工作站(GE Healthcare, USA)分析所有病例的CT图像,图像均经两名经验丰富(从事体部CT诊断工作5-10年)的影像专业医师分别阅片,并得出肾脏病变的一致性诊断。判读及测量内容包括:肿瘤形态(类圆形、不规则形),肿瘤生长方式(内生型、外生型),肿瘤生长部位(肾上极、肾门水平、肾下极),外生性肿瘤与肾实质交界面(圆钝、楔形征),肿瘤内部结构(囊变、中心瘢痕、钙化),肿瘤强化模式(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肿瘤CT值(平扫、皮髓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强化百分比=[(各期CT值—平扫CT值)/平扫CT值]。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形态、生长方式及内部结构等表现采用χ2检验,患者年龄、肿瘤平扫及三期增强CT值、肿瘤强化百分比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ROC曲线用来检测CT值在区分肾脏病变种类方面的能力,对于CT值与其它三种肿瘤均有差异者,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和 Youden指数,得出区分肿瘤类型的最佳CT值阈值及其特异性、敏感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利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结果1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富血供肿瘤(直径≤4cm),其中透明细胞癌74例,嫌色细胞癌13例,嗜酸细胞腺瘤10例,乏脂肪错构瘤17例。四类肿瘤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28:9、5:8、4:6和4:13,其中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乏脂肪错构瘤男女性别发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类肿瘤患者年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4例肾透明细胞癌中:病灶形态不规则者14例(18.9%),外生型生长者52例(70.2%),其中出现楔形征者5例(9.6%),瘤内囊变者43例(58.1%),钙化者7例(9.5%),出现低密度的星芒状瘢痕者9例(12.2%),有假包膜者26例(35.1%),增强扫描皮质期不均匀强化者54例(73.0%)。13例肾嫌色细胞癌中:病灶形态不规则者2例(15.4%),外生型者9例(69.2%),其中2例有楔形征(22.2%),瘤内囊变者6例(46.2%),钙化者1例(7.7%),均未见中心瘢痕,出现假包膜者5例(38.5%),皮质期不均匀强化者5例(30.8%)。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中:病灶未见形态不规则者,外生型者6例(60.0%)且无楔形征,瘤内囊变者仅1例(10.0%)、钙化者3例(30.0%),出现中心瘢痕者5例(50.0%),假包膜者仅2例(20.0%),皮质期不均匀强化者7例(70.0%)。17例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瘤中:病灶形态不规则者3例(17.6%),外生型者14例(82.4%),出现楔形征者8例(57.1%),瘤内囊变者4例(23.5%),钙化者仅1例(5.9%),未见中心瘢痕,出现假包膜者2例(11.8%),增强扫描皮质期不均匀强化者7例(41.2%)。肿瘤生长方式为外生型时,肿瘤与周围正常肾实质是否成一定夹角即有无“楔形征”可作为区别乏脂肪错构瘤与其它三种肿瘤的一种依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出现假包膜的征象对区分四种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但可鉴别肾脏肿瘤的良恶性(P0.05)。肿瘤内部是否出现中心瘢痕征象可区别嗜酸细胞腺瘤和其它三种肾肿瘤,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在增强扫描实质期,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平均CT值(130.31±26.31HU)仅显著高于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的CT值(均P0.05),与肾乏脂肪错构瘤无明显差异。在增强扫描排泄期,四种肿瘤平均CT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肾嗜酸细胞腺瘤(100.82±10.36HU)、肾乏脂肪错构瘤(85.3±10.13HU)、肾透明细胞癌(81.13±15.04HU)、肾嫌色细胞癌(70.08±7.96HU)。嫌色细胞癌的CT值显著低于其它三种类型肿瘤的CT值(所有P0.05),嗜酸细胞腺瘤的CT值显著高于其它三种类型肿瘤的CT值(所有P0.05),乏脂肪错构瘤的CT值低于嗜酸细胞腺瘤的CT值,高于嫌色细胞癌的CT值,其与透明细胞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质期,四种肿瘤强化百分比之间两两比较,仅透明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强化百分比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4)。在排泄期,嫌色细胞癌与透明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瘤肿瘤强化百分比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乏脂肪错构瘤与其它类型肿瘤强化百分比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其中嫌色细胞癌强化百分比较其它三种类型肾肿瘤最低,为(0.94±0.41)。根据上述结果,分别绘制排泄期嫌色细胞癌及嗜酸细胞腺瘤与其它类型肿瘤CT值分布的ROC曲线,CRCC及RO与其他类型肿瘤CT值分布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0.869, Youden指数最大值分别为0.48、0.678。以CT值为78HU为临界值,区别其与其他三种类型肿瘤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4.6%和90%,以CT值为99HU为临界值,区别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他三种类型肿瘤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7.8%和80%。结论在直径≤4cm的肾脏富血供肿瘤中,在排泄期肿瘤CT值或强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肾嗜酸细胞腺瘤、肾乏脂肪错构瘤或肾透明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临界值有一定参考意义,以CT值≥78HU,基本可以排除肾嫌色细胞癌,其特异度和敏感度为84.6%、90%;CT值≥99HU,区别肾嗜酸细胞腺瘤其它三种类型肿瘤的特异度敏感度为87.8%、80%。同时结合观察肾透明细胞癌易于囊变,肾嗜酸细胞腺瘤可见中心瘢痕,肾乏脂肪错构瘤可见楔形征等特征性CT表现,对不同类型肿瘤间的鉴别诊断十分有意义,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
【关键词】:肾肿瘤 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11;R730.44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3
- 符号说明13-14
- 研究背景14-16
- 材料与方法16-18
- 结果18-21
- 讨论21-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2
- 附表、附图32-41
- 文献综述41-62
- 参考文献55-62
- 致谢62-63
-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63-6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孝禹,卢晨,殷于磊,肖立;肾嗜酸细胞腺瘤[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24期
2 吕坚伟;冷静;刘强;黄旭元;;肾嗜酸细胞腺瘤1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3 吕坚伟;冷静;刘强;黄旭元;黄翼然;;肾嗜酸细胞腺瘤10例[J];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02期
4 付光庆;鄢世兵;朱育春;杨宇如;;肾嗜酸细胞腺瘤1例[J];四川医学;2006年05期
5 唐浩;刘义成;涂茜;刘海滨;梅海清;舒章华;;肾嗜酸细胞腺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6期
6 王建宁;门同义;张晓明;李现铎;李青;王振声;;肾嗜酸细胞腺瘤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7年29期
7 李群;马振申;张裕华;李爱银;林东升;;肾嗜酸细胞腺瘤二例并文献复习[J];放射学实践;2007年11期
8 贾亚薇;杜联芳;;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8期
9 张瑞;;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8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20期
10 汪洋;江泓;谈旭东;林林;;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翔;严春寅;温端改;侯健全;欧阳骏;袁和兴;;肾嗜酸细胞腺瘤6例临床诊治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祝兴旺;金玮;宋永胜;;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分析(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郑军华;张海民;王光春;;肾脏嗜酸细胞腺瘤1例报告[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唐文豪;侯小飞;赵磊;王国良;黄毅;马潞林;;后腹腔镜右肾上腺嗜酸细胞腺瘤切除术1例[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车宪平;王凡;韩瑞发;;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报告)[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景美;章宜芬;孟凡青;吴鸿雁;;双侧肾脏多发性杂交瘤(嗜酸细胞腺瘤-嫌色性肾细胞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7 禹静;牛晓燕;于宁;李翔;付伟伟;;多普勒超声在肾嗜酸细胞腺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苏晋伟;杨新宇;王静华;李峻;何群;金杰;;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在泌尿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要点[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t;我国肾脏肿瘤鉴别研究出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慧;MDCT在直径≤4cm肾脏富血供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6年
2 顾利锋;肾嗜酸细胞腺瘤20例的临床诊治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3 黎德林;肾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附16例报告)[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2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82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