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对高龄生育子代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对高龄生育子代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高龄生育 CUMS 情绪 学习与记忆 突触可塑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的传统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平均结婚年龄以及生育年龄推迟。高龄生育会给孕产妇及其子代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常期处于压力环境中,也会导致机体产生各种病症。之前研究的重点在于高龄生育对产妇自身以及围生儿的影响,而本实验的研究重点是利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模型模拟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经受的社会压力,进而研究高龄生育与青龄生育SD大鼠成年子代以及它们在应激环境时,情绪、行为及学习记忆等功能表现是否有差异,以及其相关细胞水平的机理。本实验中发现:1、CUMS降低子代大鼠的糖水偏好,使其表现出快感缺乏。2、子代大鼠经过CUMS后,在开放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的探究能力和自发活动性都受到明显损伤。高龄生育雄性子代比青龄雄性子代有更强烈的探究好奇心,但它们自主活动性比青龄龄生育雄性子代弱,且经过CUMS,高龄生育雄性子代更易受到影响,表现出更焦虑的状态。另外高龄生育雌性子代的自主运动能力更易受到慢性应激的损伤影响。3、CUMS损伤高龄与青龄生育雄性子代的情境恐惧记忆,但可能不会影响雌性子代情境恐惧记忆,且高龄生育子代的线索恐惧记忆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在正常情况下,青龄雌性生育子代表现出更好的情境恐惧记忆,且,青龄雌性生育子代的线索记忆也优于高龄雌性子代。4、在水迷宫中,CUMS组和对照组的逃避潜伏期都随着训练时间次数的增加而缩短,也即子代大鼠学习能力没有受损。但CUMS损伤雄性子代大鼠的记忆能力,而对雌性子代没有明显损伤。另外,青龄生育雌性子代的空间记忆提取能力可能优于高龄生育雌性子代。5、通过对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研究发现,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的作用下,高龄与青龄生育雌性子代海马CA1区的LTP的诱导被抑制,而LTD诱导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雌性子代中却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综上,CUMS和亲代生育年龄都影响子代大鼠的情绪及学习记忆能力,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性,另外,CUMS与亲代生育年龄的交互作用也影响这种差异性。结论和意义:本实验利用CUMS模型,通过行为学和电生理技术,从行为学和细胞水平探索生育年龄、子代环境应激和性别差异对子代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期为相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高龄生育 CUMS 情绪 学习与记忆 突触可塑性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6
- 第一章 绪论16-30
- 1.1 引言16
- 1.2 高龄生育16-17
- 1.3 高龄生育对子代认知和情感功能的影响17-18
- 1.4 应激18-22
- 1.4.1 应激通路19-20
- 1.4.2 应激对CNS的影响20-22
- 1.5 应激与情绪22
- 1.6 应激与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22-30
- 1.6.1 海马结构23-25
- 1.6.2 海马组织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25-30
- 第二章 CUMS模型子代的建立及检测30-35
- 2.1 引言30-31
- 2.2 实验方案31
-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31-33
- 2.3.1 实验动物31-32
- 2.3.2 实验仪器、药品32
- 2.3.3 CUMS模型建立32-33
- 2.3.4 糖水偏好测试33
- 2.4 统计学处理33-34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34
- 2.6 小结34-35
- 第三章 CUMS对子代情绪及行为的影响35-42
- 3.1 引言35
- 3.2 实验方案35
- 3.3 材料与方法35-37
- 3.3.1 实验动物35-36
- 3.3.3 实验仪器36
- 3.3.4 开放场36
- 3.3.5 高架十字迷宫36-37
- 3.4 统计学处理37-38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38-40
- 3.5.1 开放场38-39
- 3.5.2 高架十字迷宫39-40
- 3.6 小结40-42
- 第四章 CUMS对子代条件恐惧记忆的影响42-46
- 4.1 引言42
- 4.2 实验方案42
- 4.3 材料与方法42-43
- 4.3.1 实验动物42
- 4.3.3 实验仪器42-43
- 4.3.4 条件恐惧记忆43
- 4.4 统计学处理43-44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44-45
- 4.6 小结45-46
- 第五章 CUMS对子代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46-50
- 5.1 引言46
- 5.2 实验方案46-47
- 5.3 材料与方法47
- 5.3.1 实验动物47
- 5.3.2 实验仪器47
- 5.3.3 水迷宫47
- 5.4 统计学处理47-48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48-49
- 5.6 小结49-50
- 第六章 CUMS对子代海马CA1区突触功能可塑性的影响50-58
- 6.1 引言50-51
- 6.2 实验方案51
- 6.3 实验动物51
- 6.4 材料与方法51-56
- 6.4.1 实验试剂51
- 6.4.2 实验器材表51-52
- 6.4.3 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的配制52
- 6.4.4 海马脑切片的制备52-53
- 6.4.5 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的制备53
- 6.4.6 场电位记录53-54
- 6.4.7 数据处理54-55
- 6.4.8 实验结果与分析55-56
- 6.5 小结56-58
- 第七章 讨论58-62
- 第八章 展望62-66
- 8.1 衰老和生育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62-63
- 8.2 亲代通过甲基化影响子代的情感和认知功能63-64
- 8.3 小结64-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86
- 附录 A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蕾;张良成;郭永正;;突触可塑性及相关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9期
2 彭敏,朱熊兆;心理应激与突触可塑性[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3 ;衰老从40岁开始[J];生物学通报;2004年08期
4 沈方,张晓明,朱f^;学习记忆与突触可塑性及相关物质的研究[J];解剖学杂志;2004年05期
5 孙树敏;刘皓;;神经生长相关蛋白与突触可塑性[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毛慕华;刘宗生;胡江元;;长时程突触可塑性中的突触标识[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7 席艳;万建华;邓锦波;;突触可塑性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和体视学测量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年05期
8 肖胜;章军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和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9 冯波;胡鹏;王蓉;;突触后致密区与突触可塑性[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涛;;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神经振荡和信息流研究(英文)[J];生理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慧;王青云;;突触可塑性影响下的第一类神经元网络的同步分析与放电转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吴鹏飞;胡壮丽;杨远坚;王芳;陈建国;;巯基化合物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3 董智强;陈旭;曹立梅;;神经激肽B1受体与突触可塑性[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建国;王芳;胡壮丽;王伟;吴文宁;;能量代谢调节激素对离子通道和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5 吴正治;李明;李映红;张晓丽;贾秀琴;陈蔓茵;;天泰1号对自发老年性痴呆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电镜定量研究[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贺文彬;张俊龙;陈乃宏;;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雍政;颜玲娣;宫泽辉;;噻吩诺啡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8 吴巧凤;卢圣峰;余曙光;;沉默突触在突触可塑性及针灸促神经康复中的作用探讨[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澎涛;潘彦舒;黄启福;贾旭;严京;王永炎;;解毒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前胜;董胜璋;陈学敏;;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与学习记忆[A];2003年全国免疫毒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都军区总医院 张虎军;大脑越用越灵有科学依据[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炜彦;Aβ损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姚高毅;二氧化硫诱导学习记忆损伤的分子机制及阻断MAGL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郭琳;PM_(10)及其代表性多环芳烃诱导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其分子机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刘丹;褪黑素2受体、糖原合酶激酶-3、蛋白磷酸酯酶-2A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耿媛;高频rTMS改善老龄相关认知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及相关代谢物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张斌;Shp2活性在突触可塑性中的调控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苏立达;小脑浦肯野细胞长时程突触可塑性若干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史学锋;阈下神经活动对大鼠视皮层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张萱;早期维生素A缺乏对智力发育及突触可塑性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庄平;培养大脑皮层感觉运动神经元活动依赖突触可塑性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菊;双受体激动剂CI-1206在Aβ1-42所致小鼠空间记忆障碍和突触可塑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孙婷婷;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对高龄生育子代情绪和学习记忆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霍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D];延安大学;2016年
4 王玮;一种融合多种可塑性的脉冲神经网络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杨波;富勒醇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离体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叶晨静;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赵江;研究突触后膜NMDA受体在突触内外侧向移位对突触可塑性的可能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8 高杨;非动作电位依赖的突触前后配对刺激诱导大鼠视皮层突触可塑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广辉;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动力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晓丽;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龄小鼠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7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08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