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危险因素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特点 HPV感染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85例,阴道排液增多31例,其他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怀孕3次及以上、存在生殖器感染、HPV感染或吸烟等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宫颈疾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感染、文化程度、生殖道感染、流产次数、怀孕次数以及吸烟等都是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单位】: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特点 HPV感染
【分类号】:R737.33
【正文快照】: 宫颈上皮内瘤变,简称为CIN,是与宫颈浸润癌有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宫颈上皮内瘤变通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宫颈肥大、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及早发现和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是降低宫颈癌的重要手段[1]。因此,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燕;宣仲英;边丹秀;陈瑜;;淑宁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7年08期
2 高冬梅;才华;;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分析[J];工企医刊;2008年04期
3 李涛;;宫颈上皮内瘤变防治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8期
4 邢大宏;;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9年21期
5 贺锦曦;李爱禄;饶靖红;李纯孝;;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3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年30期
6 倪少纯;;宫颈上皮内瘤变12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年12期
7 周桂芝;;宫颈环形电切除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0例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10期
8 常青,任玉香,龙玲,梁志清;8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9 郑巧荣,崔金全,程艳;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胸苷酸磷酸化酶表达[J];医药论坛杂志;2005年04期
10 翟锦娣;宫颈上皮内瘤变136例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瑞霞;杨丽;;3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戴志琴;吴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马建婷;邵华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关系[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俞梅;朱兰;郎景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林群;;宫颈上皮内瘤变56例病例分析[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凤娣;朱华;胡燕;;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的临床研究[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费何;;对比增强超声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初探[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8 吴玉宁;;宫颈上皮内瘤变30例临床病理分析[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9 张淑兰;;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进展[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志刚;游可理;廖燕婷;李静;;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全宫切除术19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丽;人乳头瘤病毒整合状态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2 邹冬玲;microR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陈煜\,
本文编号:1114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1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