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及其临床应用
本文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及其临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皮肤老化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替代治疗 局部作用
【摘要】: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加速了皮肤的老化,补充雌激素可改善皮肤老化。雌激素或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雌激素受体(ER)作用于皮肤,非局部使用雌激素和局部使用雌激素的疗效相当,但局部使用雌激素的安全性更好。植物雌激素较雌激素生物活性低,安全性好。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关键词】: 皮肤老化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替代治疗 局部作用
【正文快照】: 衰老是机体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的自然变化过程,皮肤的老化是人体衰老的最直接表现。因而防止皮肤老化成为当今女性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应用雌激素延缓皮肤衰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1]。雌激素作用于皮肤的分子途径与作用于其他非生殖组织相同,即通过雌激素受体发挥生理作用。女性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刘振明;金宏威;张亮仁;;雌激素受体36亚型的同源模建以及配体设计[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孝斌;饶婷;程帆;;雌激素对雌鼠下尿路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易忠胜;莫凌云;刘红艳;张爱茜;;植物性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作用的对接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向若兰;侯林浦;马旭;;快速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方法的建立[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许丹宁;川允波;;雌激素受体及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五届全体会议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小武;祝善乐;范玉华;赵小明;殷树仪;;大鼠心内神经节中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张爱茜;高常安;王连生;;基于受体结构的污染物雌激素受体亲合力快速判别[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胡礼宏;郭建荣;;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胡礼宏;郭建荣;;雌激素受体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达和意义[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黄曼婷;林守清;沙桂华;;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作用下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表达[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何屹;雌激素受体可抑制暴饮暴食[N];科技日报;2014年
2 熊昌彪;北京s虐禄酒盖牍手壹用诵乱┭蟹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江西医学院一附院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熊建萍;怎样合理地治疗乳腺癌[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刘燕玲;中美合作推进抗乳癌药物研发[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乾;食管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吴焕磊;雌激素受体及相关代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及生存的关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彦林;CDK11相关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雌激素受体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陈小宁;雌激素受体和视黄酸受体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仇玮yN;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RSRC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6 翁春艳;雌激素受体配体对二氢睾酮诱导的内皮细胞保护效应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7 张力;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合成和代谢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曹猛;牙周膜中成纤维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雌激素对细胞骨分化能力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熊志红;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FHL2的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10 袁瑞;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a基因多态性及表达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帅;利用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雌激素神经保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赵延芳;雌激素受体在青海地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海大学;2016年
3 李红;雌激素受体在金钱鱼生殖调节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4 李淑亚;宁夏部分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关联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5 朱焱;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与窖蛋白-1在皮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宁萌萌;基于雌激素受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的药物筛选及药理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王冰;三氧化二砷诱导雌激素受体表达的体外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梁正仪;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关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9 郑红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质代谢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10 杨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2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3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