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E-钙粘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23:09

  本文关键词:E-钙粘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E-钙粘蛋白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原发不孕


【摘要】: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不孕,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健康和生育能力。目前,E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普遍接受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但是随经血逆流的子宫内膜碎片得以存活并致病,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对于异位病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认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获得侵袭能力而参与EMs的发病过程。E-钙粘蛋白(E-cadherin,CDH1)是上皮细胞表面Ca2+依赖性细胞粘附分子,主要参与形成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是上皮细胞表面重要的分子标志,其表达水平降低将引起上皮细胞间连接系统的异常,使细胞的活动性增加,是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重要标志。相关研究证实,异位病灶处上皮细胞表面的E-cadherin表达水平和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相比显著降低,并且E-cadherin表达阴性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是具有侵袭性的。因此E-cadherin表达降低可能与EMs的发病过程相关。E-cadherin基因的任何突变均可能引起E-cadherin表达异常,对E-cadherin基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EMs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拟探讨E-cadherin基因多态性与EMs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E-cadherin基因多态性与EMs发病风险的关系。采集EMs患者和健康对照妇女的静脉抗凝血各5ml,于4℃保存。一周内采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所有外显子和3’-UTR所有变异位点,主要是SNPs位点。对直接测序结果的17个SNPs位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6个可能的差异性SNPs位点—rs16260、rs28372783、rs1801552、rs1801026、rs8049282、rs13689。扩大样本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技术检测病例组(651例)和对照组(655例)这6个SNPs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情况。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版软件包,以双尾P0.05为标准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差异行t检验。各位点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行χ2检验,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采用χ2检验。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EH和2LD软件分析等位基因连锁不平衡状态。并进一步采用χ2检验分析病例组中原发不孕患者与有孕产史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计算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1病例组的平均年龄是34.60±7.3(20~50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是34.48±7.3(20~50岁),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DNA直接测序结果分析2.1 DNA直接测序总共检测有17个SNPs位点,其中15个位点在NCBI数据库上有记载,而2个位点尚无相关记载,位于3’-UTR+759和3’-UTR+1445。2.2对DNA直接测序结果的17个SNPs位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筛选出6个可能的差异性SNPs位点—rs16260、rs28372783、rs1801552、rs1801026、rs8049282、rs13689。2.3 3’-UTR的8个SNPs位点,即3’-UTR+54至3’-UTR+1502,约1450个碱基,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除外rs145920869(3’-UTR+221)和rs74957007(3’-UTR+475)两个位点,其他6个SNPs位点为紧密连锁。3 E-cadherin基因多态性与EMs发病风险的关系扩大样本验证6个可能的差异性SNPs与EMs发病风险的关系,统计分析显示,这6个SNPs—rs16260、rs28372783、rs1801552、rs1801026、rs8049282、rs1368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4 E-cadherin基因多态性与EMs相关原发不孕的关系将病例组患者按照是否原发不孕进行分组(其中未婚患者除外),分为原发不孕组和有孕产史组,进一步分析6个SNPs与EMs相关原发不孕发病风险的关系。统计分析发现,与EMs有孕产史患者相比,rs8049282CT多态的C、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原发不孕患者及有孕产史患者中分别为91.5%、8.5%和85.4%、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8,P=0.012);与C/T+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EMs患者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OR值为2.33(95%CI=1.36~3.99)。当两组按照年龄进行校正后,与C/T+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EMs患者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OR值为2.54(95%CI=1.45~4.44)。与对照组相比,rs8049282CT多态的C、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原发不孕患者及对照组中分别为91.5%、8.5%和85.2%、14.8%,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6,P=0.009);与C/T+T/T基因型比较,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OR值为2.25(95%CI=1.32~3.83)。当两组按照年龄进行校正后,与C/T+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EMs患者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OR值为2.70(95%CI=1.45~5.00)。另外,rs1801552TC多态的T、C等位基因频率在EMs原发不孕患者及有孕产史患者中分别为42.5%、57.5%和35.1%、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P=0.032);与C/C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OR值为1.93(95%CI:1.07~3.48)。但是按照年龄进行校正后,rs1801552多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无关(P0.05)。其它多态位点rs16260、rs28372783、rs1801026、rs1368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1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外显子和3’-UTR的SNPs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无关。2 E-cadherin基因rs8049282CT多态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相关,即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原发不孕的发病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11.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天思;赵瑞华;;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胚胎着床影响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4年17期

2 刘颂平;温坚;;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3年02期

3 徐晓宇;丛慧芳;;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机制探讨[J];医学综述;2011年13期

4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深入和发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年04期

5 郎景和;;重视疑难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09期

6 胡电,古航,金志军,刘彦,熊英,章青;孤啡肽与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的相关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01期

7 谭先杰,郎景和,刘东远,沈铿,许秀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罡;siRNA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敬华;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上皮钙黏素与β-连环素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3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63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