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重复IVF-ET周期助孕结局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11-14 04:07

  本文关键词:重复IVF-ET周期助孕结局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重复周期 活产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1、探讨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2、探讨重复IVF-ET周期助孕结局与周期次数的关系。方法:这项研究选取于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开始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部分不孕不育患者,共5246名。通过从生殖中心病案室查阅相关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重复IVF-ET周期治疗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全部患者在开始治疗前都要提供生育证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具有IVF/ICSI-ET的临床指征,无禁忌症。排除标准如下:(1)接受除IVF-ET外的其他助孕技术治疗的患者,例如促排卵治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等;(2)有取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进行移植的取卵周期;(3)之前周期已获得活产的患者;(4)相关资料不完整者。比较第1取卵周期及第2取卵周期均未获活产后进行第3取卵周期获得活产者(A组=72人)与未获活产者(B组=207人)在前2个取卵周期中相关信息的差异,包括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基础促卵泡生成素值(basic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值(basic luteinizing hormone,bLH)、Gn(gonadotropin)启动日黄体生成素水平(Gn启动日LH)、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日黄体生成素值(hCG日LH)、hCG日雌激素值(hCG日E2)、获卵数、优胚数、冻胚数、可利用胚胎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从而得出重复IVF-ET周期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依据开始接受IVF-ET治疗时的年龄将所有患者(共计5246名)分为小于35岁组(35岁)、35岁至不满40岁组(≥35岁且40岁)和大于等于40岁组(≥40岁),分别比较总体人群及亚组内不同取卵周期间的成功率有无差异,从而探讨重复IVF-ET周期助孕结局与周期次数的关系。结果: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第一取卵周期和第二取卵周期中,最终年龄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P0.05)。2.总体上讲,在该人群中,第一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52.6%,第二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38.3%,第三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29.1%,大于等于第四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23.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在小于35岁组(35岁),第一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59.2%,第二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45.2%,第三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39.0%,大于等于第四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38.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在35岁至不满40岁组(≥35岁且40岁),第一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40.0%,第二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28.0%,第三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25.5%,大于等于第四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8.7%,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在大于等于40岁组(≥40岁),第一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21.2%,第二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19.6%,大于等于第三个取卵周期的成功率为5.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是重复IVF-ET周期助孕结局(活产)的唯一预测因素。2、IVF-ET成功率随女性年龄增加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随着IVF-ET周期次数增加,IVF-ET周期成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年龄小于35岁(35岁)时进行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而言,在先前IVF-ET周期失败情况下,可以选择尝试重新开始第四个及以上IVF-ET周期;对于年龄超过35岁但不满40岁(≥35岁且40岁)时进行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而言,在先前IVF-ET周期失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重新开始第三个IVF-ET周期,但不建议继续进行第四个及以上IVF-ET周期;对于年龄大于等于40岁(≥40岁)时进行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而言,在先前IVF-ET周期失败情况下,可以选择重新开始第二个IVF-ET周期,但不建议继续进行第三个及以上IVF-ET周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萍;张烁;杨晓丽;;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J];中国优生优育;2014年03期

2 柯慧;陈薪;刘玉东;叶德盛;何于夏;陈士岭;;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after Three Ovarian Stimulation IVF Cycles for Poor Ovarian Responders According to the Bologna Criteria[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3年03期

3 周颖;朱丽丽;石红;;影响胚胎移植与着床成功率的多种因素总结与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何帆;甘晓玲;胡丽娜;;促排卵治疗与卵巢癌发生风险关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5 郑晓瑛;邱月;;中国不孕症疾病经济负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3期

6 焦雪丹;李予;王文军;马芸;陈向红;杨冬梓;张清学;;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重复周期助孕结局的回顾性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年05期

7 计红苹;武丽杰;;心理因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7期

8 王玢;孙海翔;王俊霞;张宁媛;胡娅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重复周期的妊娠结果[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年11期

9 朱浩彬;胡佩诚;乔杰;;初次与重复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的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11期

10 李秋华;全松;陈雷宁;李红;高瑞花;倪郝;余敏;陈思梅;罗琛;;160例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183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83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