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5 06:33

  本文关键词: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替比夫定 母婴传播 免疫细胞


【摘要】:目的:1.探讨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疗效及不良结局的比较;2.从细胞免疫水平方面讨论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与新生儿、婴儿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关系研究方法:1.运用双向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山西省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生产的HBs Ag阳性且HBV DNA≥106拷贝/m L的孕妇及其新生儿130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HBs Ag阳性母亲进行基线资料收集(包括一般情况、流行病学资料、替比夫定使用情况等),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将HBs Ag母亲分为暴露组(服用替比夫定)和对照组(未服用替比夫定),于分娩前采集母亲肘静脉血5m L。两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主、被动免疫前)采集其股静脉血3m L,按照0,1,6月免疫接种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且在其出生24小时内注射200IU HBIG。对婴儿于12±1月龄进行随访。采集婴儿的股静脉血,保存备检。2.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分别检测母亲、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血清的HBs Ag、anti-HBs、HBe Ag、anti-HBe、anti-HBc。3.运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母亲、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HBV DNA。4.运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新生儿、婴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s)、CD4+CD25+Treg相对比例。结果:1.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的疗效1.1两组新生儿情况的比较暴露组新生儿HBs Ag浓度、HBe Ag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16,P=0.161;t=-0237,P=0.813)。暴露组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0%)低于对照组(4.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945,P=0.331)。暴露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17.39%)低于对照组(2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155,P=0.694)。1.2两组婴儿HBs Ag、HBe Ag、HBV DNA、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比较暴露组婴儿HBs Ag浓度、HBe Ag浓度、HBV 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婴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婴儿HBs Ag阴转率(36.22%)高于对照组(16.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000,P=0.989)。暴露组婴儿HBe Ag阴转率(81.08%)、HBe Ag血清学转换率(75.6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2=7.286,P=0.007;c2=6.285,P=0.012)。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组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5.41%)低于未服用组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3.952,P=0.047)。1.3不同HBe Ag状态孕妇使用替比夫定与婴儿HBe Ag阴转、HBe Ag血清学转换和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HBe Ag阳性母亲和HBe Ag阴性母亲暴露组婴儿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阳性母亲暴露组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3.23%)低于对照组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233,P=0.04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替比夫定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发生乙肝疫苗应答的风险是未服用替比夫定母亲所生婴儿的0.320倍(OR=0.320,95%CI:0.012~0.890),服用替比夫定是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保护因素。2.两组孕妇、新生儿及婴儿的不良结局比较暴露组孕妇的阴道出血率及腹痛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新生儿畸形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婴儿的肺炎感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3.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对新生儿、婴儿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响3.1 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对新生儿、婴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外周血CD3+T细胞、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6,P=0.124;Z=-0.419,P=0.675)。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64,P0.001)。暴露组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外周血CD4+T/CD8+T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67,P=0.062)。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外周血CD4+T细胞高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P=0.038)。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外周血CD3+T细胞、CD4+T/CD8+T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20,P=0.071;Z=-1.876,P=0.061)。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外周血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579,P=0.563)。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外周血CD4+T细胞显著高于新生儿期(t=2.999,P=0.036),且婴儿期CD4+T细胞与新生儿期CD4+T细胞差值有统计学意义(t=-2.044,P=0.048)。3.2 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对新生儿、婴儿B细胞的影响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外周血B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5,P=0.956)。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1,P=0.880)。暴露组和对照组的B淋巴细胞比例婴儿期均高于新生儿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3 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对新生儿、婴儿DCs细胞的影响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婴儿外周血m DC、p DC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和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m DC、p DC比例均高于新生儿时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4 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对新生儿、婴儿CD4+CD25+Treg的影响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2,P=0.257)。暴露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5,P=0.512)。暴露组和对照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CD4+CD25+Treg细胞比例高于婴儿时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组婴儿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显著高于未服用组,提示替比夫定具有HBe Ag血清学转换率高的特点,抑制HBV DNA复制,进而阻断HBV母婴传播。2.HBs Ag阳性母亲服用替比夫定组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显著低于未服用组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提示HBs Ag阳性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联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以显著降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3.HBe Ag阳性母亲暴露组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提示HBe Ag阳性且高载量孕妇可以通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进而降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4.服用替比夫定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外周血CD4+T细胞显著高于未服用替比夫定的HBs 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且婴儿外周血CD4+T细胞高于新生儿期。提示HBs Ag孕期服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能通过提高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进而降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4.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绍勤;李文勇;彭秋萍;钱宜丹;王淑平;明全;黎春宇;;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年03期

2 王洁冰;张洪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17期

3 张薇薇;李儒贵;谭华炳;占国清;杜卫星;袁学华;;替比夫定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04期

4 李浩;;替比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年09期

5 董红筠;宓余强;王敬;郑树文;张红;魏荣环;徐亮;伍喜良;平蕾;陈炜;;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对替比夫定疗效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年10期

6 卢银平;董继华;刘朝;陆蒙吉;杨东亮;;替比夫定(素比伏)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J];传染病信息;2008年04期

7 许敏颖;徐灵;金筱;;抗乙型肝炎病毒药替比夫定的研究综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21期

8 刘国旺;唐克诚;李谦;袁桂玉;李海;;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08期

9 张文胜;苏菲;;替比夫定耐药机制与对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2期

10 万谟彬;;现代医学4P模式与替比夫定临床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丹;尹德辉;;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治疗经替比夫定治疗两年以上血清学应答不充分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30例[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梁伟峰;刘鹏;;替比夫定临床应用初步观察[A];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7年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林丹;尹德辉;;替比夫定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24周临床疗效观察[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程丹;陈炎生;刘文涛;黄新造;;替比夫定耐药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新发和再发传染病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江远;张玲;吴国庆;杨继源;;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肌酸激酶升高的多因素分析[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陈曦;梁冰;刘双燕;焦健;刘松涛;;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林丹;尹德辉;;替比夫定治疗45例慢性乙型肝炎52周临床疗效观察[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绪海;林丹;;紫河车联合替比夫定优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姚展成;陈明纯;廖文燕;张艳萍;吴毅;李丽燕;冯晶;林美珊;陈楚昂;郑定纲;庄见齐;;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效果和安全性研究[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卡世全;;替比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36例疗效观察[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立新;乙肝治疗新药替比夫定将上市[N];健康报;2005年

2 宋欣荣;替比夫定在瑞士获得批准[N];科技日报;2006年

3 北京地坛医院 蔡皓东;用替比夫定如何防肌病[N];保健时报;2010年

4 王振坤;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新药[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宋新荣;替比夫定能更快更强抑制乙肝病毒[N];科技日报;2006年

6 致闻;替比夫定可有效治疗乙肝[N];医药经济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旭;替比夫定长期治疗可改善肝脏组织学[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黄芳;“替比夫定”可有效治疗乙肝[N];医药导报;2005年

9 王雪飞;替比夫定治疗乙肝Ⅲ期临床试验有结果[N];健康报;2006年

10 王乐民;替比夫定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萍;替比夫定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友杰;替比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温海秀;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武静;替比夫定对人T淋巴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君;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5 石亮亮;核苷类抗乙肝药物替比夫定及其前药的合成[D];湘潭大学;2011年

6 张庆英;替比夫定对乙肝病毒转基因鼠孕期的影响及对母婴阻断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张玮;慢性乙型肝炎接受替比夫定达完全应答后序贯普通干扰素巩固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黄鸿菲;替比夫定对慢性HBV感染孕妇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9 潘家超;替诺福韦酯与替比夫定路线图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孙尉翔;替比夫定的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8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88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