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联合经皮电穴位刺激对分娩镇痛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心理干预联合经皮电穴位刺激对分娩镇痛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经皮电穴位刺激对分娩镇痛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均为单胎足月产、头位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采用心理干预、经皮电穴位刺激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自控镇痛(PCA)用药量及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两组产妇对分娩者痛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PCA用药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为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妇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产妇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对分娩镇痛措施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经皮电穴位刺激用于分娩镇痛,可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改善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状态,提高产妇对分娩镇痛措施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 北京太和妇产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714.3
【正文快照】: 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产妇分娩的四大因素之一,且分娩可致产妇产生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且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分娩效果及生产后机体恢复均有一定的影响[1]。本研究选取顺产且均为单胎足月产、头位的初产妇共计200例,采取心理干预、经皮电穴位刺激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慧英,姚雪英;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J];浙江预防医学;2004年07期
2 邱瑾婷;;待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03期
3 玄吉龙;南云哲;;朝族与汉族待产妇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21期
4 陆旭;;产妇围分娩期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符进;时利群;;产褥期产妇不良心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08年08期
6 林景志;;待产妇的心理及其护理[J];工企医刊;2008年02期
7 王婉婷;;待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9期
8 竺建辉;;难产产妇及其家属心理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09年06期
9 黄瑛;;分娩产妇的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7期
10 张红梅;杨秋云;;心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君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祁楠;;心理干预对伴有抑郁症状产妇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肖慧;;心理护理与非语言沟通在产妇分娩期的应用及护理[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夏凌霞;;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6 江桂英;王安荣;;运用家属学校模式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舒德喜;揭兴钰;;剖宫产产妇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6年
8 李少平;;心理干预对分娩效果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黄彩云;;急诊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10 史小娟;;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A];2012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纳;医院及助产士遭索赔27万[N];广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亚山;坐月子,,“做身体”:产后经验、母职叙事与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15年
2 刘璐;莱芜市产妇产后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祁娜;产妇产后恢复与膳食结构相关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4 曾芳芳;某市公立医院产妇分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5 潘红静;产后瑜伽操的创编及其对产妇形态机能恢复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李玉红;产褥期产妇及其配偶的抑郁现况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7 白晓慧;早产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佩;椎管内阻滞后产妇神经损伤的相关原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龙素琼;云南陆良农村妇女产后保健需求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运宏;心理咨询对剖宫产产妇焦虑、镇痛及泌乳素影响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92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192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