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常胎儿脊柱发育的标本磁共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03:06

  本文关键词:正常胎儿脊柱发育的标本磁共振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胎儿标本 骨化中心 生长发育 磁共振成像


【摘要】:第一部分正常胎儿脊柱各段长度与孕龄及性别相关性的标本磁共振研究目的研究正常胎儿标本颈、胸、腰、骶尾椎各段长度与孕周变化的关系,绘制正常胎儿脊柱长度生长曲线并了解不同性别间差异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利用3.0T MR扫描仪对65例16~42孕周新鲜胎儿标本中符合要求的60例正常胎儿标本行全脊柱3D-T2WI序列扫描,对所得图像分别以C4、T6、L2、S2椎体为中心进行三方位重建,在正中矢状位上测量脊柱各节段的长度,分析它们与胎龄的关系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胎儿脊柱各段长度与孕周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颈椎长度(cm)=0.193+0.117×孕周,R2=0.94,PO.05;胸椎长度(cm)=-0.761+0.272×孕周,R2=0.98,P0.05;腰椎长度(cm)=-0.401+0.147×孕周,R2=0.98,P0.05;骶尾椎长度(cm)=-0.646+0.158×孕周,R2=0.96,P0.05。脊柱各段长度在胎儿期生长发育有着时间上的不平衡性,有两个发育高峰,分别为23~26孕周及31~34孕周;同样在这两个发育高峰,C4、T6、L2、S2椎体高度生长速度最快。脊柱各段长度的发育在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孕中晚期,胎儿脊柱各段长度的生长发育与胎龄均呈良好相关性,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椎体生长发育的相关径线是评估胎儿脊柱发育的可靠指标。第二部分 正常胎儿脊柱骨化中心生长发育与孕龄相关性的标本磁共振研究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研究孕中晚期正常胎儿标本寰、枢椎及骶尾椎初级骨化中心的发育规律。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65例16~42孕周胎儿标本,利用3.0T MR先行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扫描,从中选出60例未见明显畸形的胎儿标本再对胎儿颅颈交界区、骶尾椎脊柱区结构进行3D-T2WI序列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依据以下椎体结构进行各方位重建,分析它们初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及随孕周的变化:寰椎侧块、寰椎前弓、寰椎后弓、枢椎椎体、枢椎齿状突、枢椎椎弓根、骶尾椎体骨化中心。结果在3.0 T MR图像上,可以清晰观察到寰椎由前弓、后弓及两个侧块组成;寰椎有两个初级骨化中心,分别位于左、右寰椎侧块,16孕周时能观察到寰椎侧块骨化中心,寰椎前、后弓直至胎儿期结束仍未骨化;枢椎有3~4个初级骨化中心,分别为位于椎体、左、右椎弓根及齿状突,16孕周可显示枢椎椎体及椎弓初级骨化中心,18孕周能辨识齿状突骨化中心,22孕周后齿状突骨化中心出现率为100%,整个胎儿期齿状突骨化中心与枢椎椎体骨化中心由软骨连接;16孕周时已经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胎儿S1~S3椎体的初级骨化中心的出现;22孕周时S5椎体骨化中心的出现率为100%,胎儿第一尾椎初级骨化中心在25孕周左右出现,30孕周及以后基本上都可见到第一尾椎初级骨化中心,其余部分尾椎直至42孕周时仍未出现初级骨化中心。以上观察到的各结构初级骨化中心的面积随孕周逐渐增大。结论3.0 T MRI可以清楚的显示胎儿脊柱初级骨化中心的发育变化,其生长发育遵循特定的时间规律,枢椎齿状突、S5椎体初级骨化中心在22孕周及以后出现率为100%,出现时间较恒定,可作为估算胎龄的重要参数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R7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滨;李欣;陈欣;;儿童Klippel-Feil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7年04期

2 苗明明;林祥涛;刘树伟;张忠和;王光彬;;正常胎儿标本腰椎发育的磁共振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年02期

3 何敏;张波;杨太珠;;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1326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326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