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LA-PDT联合放疗对常氧与乏氧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
本文关键词: 放疗 光动力疗法 -氨基酮戊酸 发光二极管 SKOV细胞 出处:《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5-ALA)介导的LED-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放疗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常氧与乏氧下SKOV3细胞各实验组经不同浓度的5-ALA培养4 h后,由不同功率密度的635nm红光和6 Gy X线照射,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常氧与乏氧下0.1~0.7 mmol·L-1范围内,5-ALA无细胞毒性与放射增敏性(P0.05);5-ALA0.1 mmol·L-1,随着药物浓度与红光功率密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X线与5-ALA-PDT联用,Ra×Rb/Rc比值分别为2.13、1.49,且常氧下联用与顺序无关,乏氧下有关(P0.01)。结论:常氧与乏氧下X线与PDT联用都是协同作用,但乏氧下联用效果弱于常氧,且先X线照射后PDT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联用方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hotodynamic therapy mediated by 5-ALA-5-aminolevulinic acid. Methods: SKOV3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5-ALA for 4 h under normoxic and hypoxic conditions. It was irradiated by 635nm red light and 6Gy X-ray with different power density. Results: the cytotoxicity and radiosensitization of 5-ALA were observed in the range of 0.7 mmol 路L ~ (-1) at 0. 1 mmol 路L ~ (-1) under normoxic and hypoxic conditions. The survival rate of 5-ALA0.1 mmol 路L-1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rug concentration and red light power density. The ratio of Ra 脳 Rb/Rc of X-ray and 5-ALA-PDT was 2.13 ~ 1.49, and the combination under normoxic condition was independent of sequence.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X ray and PDT under hypoxia and hypoxia is a synergistic effect, but the effect of combined use under hypoxia is weaker than that under normoxic. And X-ray irradiation after PDT may be a better combin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药剂科;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分类号】:R737.31
【正文快照】: 据Jemal等[1]报道,2008年全球新增卵巢癌病例225 500例,死亡140 200例。卵巢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0%~30%。临床治疗一般采取手术与化疗为主、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式,但放疗作为辅助治疗尚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孙建衡[2]概括了6种放疗的适应证,其中指明放疗对手术切除残留、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志勇;李步洪;;基于LED的光动力疗法光源设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7期
2 宋梦姣;刘宏;葛宁;韩栋梁;张继青;申玉莉;杨瑞玲;;甘氨双唑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放射增敏效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孜,王国庆,李明众,刘隽悦;术中大剂量放疗对宫颈癌Ⅱ_b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4期
2 王成双;张春梅;;卵巢癌治疗现状[J];安徽医药;2012年03期
3 唐郢,周琦,朱晓玲;新辅助顺铂联合化疗在宫颈鳞癌治疗中的作用[J];癌症进展;2004年05期
4 苗劲蔚,孔为民,牛巨伟,张卫华,邓小虹;吉西他滨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J];北京医学;2004年04期
5 骆丽娟;黄金珠;;妇科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与现代医学治疗之比较[J];北京中医;2006年02期
6 开丽比努·依马木;马彩玲;;宫颈癌的诊断治疗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年06期
7 王琳冬;朱登祥;孙黎;郝秀轻;张林西;;NS-398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8 阎昕;郭玉;;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2年09期
9 刘秀兰;宝莹娜;;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李秀凤;李宗明;;宫颈癌术后两种补充放疗方法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5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卢芙蓉;徐丽婷;;26例宫颈癌患者护理体会[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2 罗俊华;李真;曹霞;胡章华;魏荣;;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A];妇科肿瘤疑难病例讨论会暨妇科微创技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相关基因的改变[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邓小峰;空心硅纳米粒子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胆管癌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3年
3 张辉;新型多功能无机半导体/聚合物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生物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欣;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相关基因的筛选[D];济南大学;2011年
2 司玮;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放疗后膀胱炎和直肠炎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董云;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剂量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蒋志峰;电化学治疗对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5 钟薇;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Ⅳ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6 陈芳;中成药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离体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D];南昌大学;2007年
7 吕银;宫颈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剂量学分布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8 薛建红;35例中晚期外阴癌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达君;NMP238,HSP70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敏感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郭金凤;扶正祛瘀法对宫颈癌术后放疗作用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捷;刘孟忠;蔡玲;胡永红;刘慧;李巧巧;崔念基;;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Ⅱ期临床研究[J];癌症;2008年06期
2 阮志华,杨和平,曾勇,庞学利;MTT法在测定细胞放射敏感性中的运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何振宇;李凤岩;童琴;廖志伟;管迅行;王岩;;甘氨双唑钠联合DDP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4 任维维;李征;米登海;杨克虎;田金徽;张质钢;;甘氨双唑钠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Meta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2年06期
5 黄启禄;吴逢铁;范丹丹;;均匀照明的发光二极管阵列仿真与对比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王芹;李进;岳井银;穆传杰;;MTT比色法检测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体外研究[J];山东医药;2008年08期
7 李步洪;谢树森;WILSON Brian C;;光动力学疗法剂量学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06期
8 徐丽娟;于壮;史小利;张永春;;甘氨双唑钠并同步放化疗对Ⅱ~Ⅲ期宫颈癌近期疗效[J];齐鲁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9 李响;梁健刚;关中;徐志坚;彭解人;;甘氨双唑钠对离体乏氧喉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3年02期
10 李步洪;谢树森;;功能型光敏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晓凤;曹兰芳;朱菁;王海嵘;钟济华;陈芳源;韩洁英;欧阳仁荣;;ALA-PDT在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R中的实验研究[J];应用激光;2008年01期
2 何东红;刘娟;赵俊英;;ALA-PDT治疗70例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3 汪洁;杨森;周文明;;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2年06期
4 夏育民,徐世正,张春荣;更昔洛韦与ALA-PDT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1期
5 贾红岩;秦毓青;王瑞芹;王德旭;;艾拉-光动力(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药物封包方法的改进[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29期
6 刘艳;;ALA-PDT疗法配合平疣散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7 李双凤;熊芬;;ALA-PDT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10期
8 黄波;徐国林;;ALA-PDT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1年08期
9 王会民;李丽;陈慧荣;赵霞;;ALA-PDT三阶段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20期
10 郑江华;时德;赵渝;陈祖林;;钙信号在ALA-PDT诱导SW480细胞凋亡及细胞自身保护机制中的作用[J];癌症;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武;钱革;李振鲁;;ALA-PDT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吕婷;王秀丽;王宏伟;缪飞;李晶晶;;ALA-PDT对紫外线致小鼠皮肤癌的预防作用及机理研究[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汪洁;;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研究进展[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汪洁;;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杨戈;杨建文;林昭春;;ALA-PDT联合高频电离或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医从性及男女患者疗效差异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丽;宫颈柱状上皮移位患者HSV-2的检测及5-ALA-PDT体外抗HSV-2作用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李欣;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对表皮葡萄球菌浮游菌和生物膜抗菌效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4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442156.html